[心得] 109政大政治所考研心得

楼主: timmy6666 (建中朱学恒)   2020-05-05 17:51:53
因为满晚才决定考研的,加上又打从一开始就当练笔,所以我一月底才开始准备,不过很
幸运的有了还可以的成绩,也幸运能够备上
诚然我不是个可以当作参考的理想榜样,而且政治系所的心得文也不少,但是考思想组的
心得却相对少见,因此权且还是抛砖引玉一下,给大家做个准备方向上的参考
《背景、选考动机》
119非本科系学生,无双辅,但修过政治系部分,以及哲学系关于政治哲学的一些课程
总成绩座落在82左右,系排中后
政大政治除了考政治学外分三个选考,分别为比较政治、中西政治思想史、政治学方法论
,并根据各选考科的报考人数多寡来决定总名额的分配,通常大家总是考比较政治为主
之所以选中西政治思想史,一来是因为比政太杂,以我的准备时间比较难负担;二来是思
想史较为冷门,比较有机会;三来多少也是跟自己兴趣有关
《考取系所及成绩》
政大政治(选考中西政治思想史):备取一(正取二名)
政治学(加重计分60%):60(96)
中西政治思想史:60
总分:156
最低录取分数:163.8
最低录取标准:156
《书单》
此处为完全读完的部分
政治学 陈义彦 五南
西洋政治思想史 陈思贤 五南
中国政治思想史 萧公权
本校中国哲学史 上课讲义 詹康
此处书为只稍微翻一下的
改变人心的民主精神 赖瑞戴蒙 天下文化
现代性的政治反思 蔡英文 中研院人社中心
当代政治思潮 蔡英文 三民
比较中西政治思想 张翰书 五南
总统与国会 舒格尔特 韦伯
当代政治哲学 威尔金里卡 上海三联
比较选举制度 王业立 五南
其他借了没翻的,包括李帕特的诸多著作以及中哲的各式读物就不附上了
另外我也读了一些系所老师的文章,主要是张其贤老师的,资料来源则是他开的中国政治
思想史的云端资料
《政治学准备过程》
首先,政大的政治学题型满固定的,固定四题英文名词解释,搭配三大题申论,其中有一
题必定是研究方法设计。
另外在申论的部分,这次分别考的是台湾选举制度改革、设计研究方法解释民主国家抗议
事件的多寡,以及民主化理论分析
在原先大学时修课的部分,相关课程我总共只上过选举投票行为以及公共政策,因此也只
有有一点点基础。在毒蛇上,我一样是拿陈义彦老师的政治学作为打底书,用做书摘的方
式把整本书读过一遍。由于我很晚才开始,基本上读完剩下的时间也不多了,因此只就民
主化理论、选制、政治制度设计等稍微翻了一下专书,了解大概的脉络即可。
由于政大有专有名词翻译的部分,所以除非你英文真的很好,不然建议在准备时额外抄写
一份专有名额的中英文对照好应付专有名词翻译,这点我就因为时间不够做的不多,导致
前面写起来满卡的。
至于三题申论,选制改革本来就我的兴趣所以写的还算顺手,民主化过程也幸好考前有稍
微看下书因此也写的出东西。最苦手的是研究方法,由于我原有科系完全没教过量化研究
,我也没特别去读,直到考前最后一晚才想到要看,只能在那边死背各变量的定义QQ。但
除了专有名词不熟外,这次的研究方法题目其实也不难,因此我也还能写的出东西。
《中西政治思想史准备过程》
在政治思想上,我上过哲学系老师开的政治哲学,包括当代政治哲学(主讲罗尔斯、诺齐
克)、西洋政治思想典籍导读(主讲卢梭、休谟),中国哲学史(主要讲先秦思想),以
及外校中文系的一堂韩非子
政治思想的内容如此广阔,其实也不好着手,但幸好政大政治只有一位教中国政治思想的
老师(张其贤),命题中国政治思想的应该也只可能是他,因此抓他的专业做考前猜题是
有一定机会的。他主要做的是老庄哲学,而事实上本次中哲二题中的确有一题韩非,题目
也非常有黄老学的味道。
至于西洋政治哲学上,政大主要也只有两个老师,分别是陈建纲跟这两年才开始任教的周
家瑜。我虽然没有针对两位老师的专长做准备,但应该也是一个可以考虑的思考方向
在中哲上,基本上政大的考法其实也都有文字翻译的部分,因此满吃个人的古文程度的。
因为家学因素,这个我本来就比较拿手,因此也没什么好提点的,只能说要精进古文最好
的方法还是多读多看。
因此在准备上,由于考题以先秦居多,因此我就跟着张其贤的中国政治哲学的课程大纲,
再参酌以前中哲上课的笔记自己设计读书内容,萧公权的那本本身也是张老师开设的中国
政治思想史的参考读物。
中哲我认为在入门上吃的是本身的悟性以及对古文的理解程度,因此我多半都看看带过,
萧公权的书稍微做完笔记后,把张老师的中国政治思想史的云端论文都看过一遍就去交差
了。而本次考韩非思想比较,以及孟子与礼记中对人性的比较,如何解题我觉得却也算是
开放。
在西洋政治哲学的部分,我的打底书是陈思贤老师的西洋政治思想史以及蔡英文老师的当
代政治思潮,一样也是都先用做书摘的方式读过一遍,不懂的再去额外找资料出来唸。
说真的陈思贤老师的编辑方式满有趣的,不是一味采线性式的解说,主题主题式的让人比
较好懂,对中世纪宪政主义的补充也是一般在讨论西洋政治哲学时容易忽略的点。不过本
书比较缺乏近代乃至当代的讨论,因此我以蔡英文老师的当代政治思潮作为补充的主要读
物,至于其余的书我也只是稍微翻翻而已。
在考题上,我觉得政大政治在考西哲时似乎很爱考效益主义,前两年已经考过了,没想到
今年还是有考,后来才知道这也是因为这算是陈建纲老师的研究专长。(题外话,周家瑜
老师好像专长是做霍布斯跟马基维利)
不过今年两题都满开放式的,效益主义那题我认为我写的不算好,少吊了很多书袋,没有
分析各种效益主义而是直接用供需曲线模型以及外部成本去回应问题;另外一题要我择一
理论支持民主政治,实在开放到我不知道要写什么,最后则很古典的找了个潘恩交差。
《后记》
说真的,我不觉得我是个读书的好榜样,毕竟并不是什么太认真的学生(汗),也因此吃
了些亏,至少如果当初花更多时间我一定好好把专有名词跟英文念更好QQ
最后还是要跟大家说,不管先前准备的如何,考试的时候真的还是不管怎样都尽量写,能
掰什么都尽量掰,把你所知道的都写出来就对了。希望大家也都能如愿考上自己心目中的
理想学校。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