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国立虎尾科技大学 扎实技术底蕴、创新实践领航

楼主: takepee (唐朝美女佛弱洁)   2020-05-04 17:01:26
2020-05-04 16:15 联合新闻网 / 《评鉴》双月刊
国立虎尾科技大学(以下简称本校)以机电工程领域创校,自云林工专改制至今
即将迈入40年。秉持着“诚正精勤”的精神,以培养理论与实务技术兼具之专业
人才为目标,在经历岁月的磨砺之下,遵循校务发展之愿景,持续透过精实的工
业技术,为国育才,辅成产业的创新与永续经营。
过去数十年间,本校历经全期“教学卓越计画”、“发展典范科技大学计画”、
“技职再造计画”、“教学创新先导计画”及“大学社会责任实践计画”等各类
增能计画厚植教育根本,发展迄今成为“具重点特色发展的精致型卓越科技大学”
。然在国家发展快速变迁下,高等教育正面临巨大变革,少子化、全球化及资讯
化等冲击迎面而来,挑战着高教端资源整合与因应能力。本校逐年检视校务发展
策略,一方面强化特色领域以提升竞争力,另一方面瞄准未来科技趋势,擘划前
瞻人才培育方案。
承上所述,本校持续整合工程、电资、管理及文理四大学院,建构跨域交流之平
台,透过产业议题分析、关键技术链结及教学创新实践等策略导入,完善学生学
习历程,达成知能并进之教学目标。虎尾科大自2019至2020年,连续2年获得
Cheers杂志所办理大专校院校长互评“办学绩效最佳TOP20”之肯定,未来亦将承
续本校工业底蕴与实证精神,持续精进、迈步前行。
“智慧智造X创新实践”─培育精实跨域科技且具正向影响力人才
本校于高教深耕计画构想之初,即建构跨单位纵向整合及横向连结的支持平台,
采用世界咖啡馆模式,办理共识会议,以包容多元观点、分享跨域知识、对焦共
同愿景为主轴发展行动方案。其次,全面检视校务发展现况,从行政面、制度面
、教师面、学生面延伸至产业面,综观全局,更以创新思维共体推动“智慧智造
X创新实践”的核心发展计画;以“智造”做号召,呈显本校全体上下思维转型之
历程。
本计画致力于培养未来10年间所需人才,并围绕核心目标,形成学生培育链、教
师职能发展链、场域硬件链、校务公共化资讯链、产业技术链、社会责任链六大
链结系统,建构稳固之循环模式。此外,本校透过校务研究反馈,由点、线、面
逐步稳健及精进整合型实施策略。各项策略之推展,紧扣高教深耕计画的核心指
标,以落实教学创新及提升教学品质、发展学校特色以及提升高教公共性与善尽
大学社会责任。透过系统链结及八大策略之整合施行,以健全校园共构共享之生
态系统。策略发展构面如图所示。
跨域学习与翻转创新
本校高教深耕计画透过全体上下的思维翻转,为教学系统带来新的刺激与正向循
环。虎尾科大透过全方位的教学策略,以完善教学支持系统为主轴,提供学生从
入学至毕业及就业间,整合性的学习支援。在教学制度面,本校全面盘点校院系
课程,松绑课程修习规范,鼓励系所透过课程地图检证,调降必选修学分数。增
修“适性学习弹性学分课程试行要点”,以扩大跨领域学习范畴。弹性学分课程
包含拓展学生学习面向的“微学分课程”,培养深度学习与认知能力的“深碗课
程”及鼓励自发性学习行为之“自主学习课程”,参与学生已逾3,000人次。另于
教学活化面,推动实뀊・珛{变革及创新教学支持,前者鼓励教师采用创新教学模式,导引学生跳脱旧有
学习思维与框架;后者强化教师职能,透过教师社群、观课共学等方案,辅助教
师增能以提升总体教学质量。
创造多元的学习历程,提供学生适性学习的支持机制是本校持续精进的关键要素
。本校自执行高教深耕计画迄今,已于第一阶段完善各类课程推动与补助机制;
鼓励专兼任教师开设问题导向学习(PBL)、设计思考(DT)等课程,以提升学生
面对真实世界下复杂课题的问题解决能力。课程开设采专家学者共同审议,以确
保课程之创新性,部分课程更引入教学创新助教,协助教师达成教学目标,累积
开课数已破百门,修习学生数逾5,000人次。经本校108年校务研究分析显示,创
新教学法之导入对学生学习成效提升具显著性,且成长率达9.07%,足见效益。
107年新设精密机械工程科,以实务技能为首要教学重点,导入IBM的P-TECH
(Pathways in Technology Early College High School)创新教育模式,透过
盘点当前业界需求,反馈课程设计之规划,协助学生提前掌握职场所需技能,强
化未来职场适应力。本校第一届五专生于108年间受邀美国纽约参与全球Planet
P-TECH大会,与来自16个国家、200多所学校的师生进行跨国交流。同年,参与由
IBM、友嘉集团、中钢集团等知名大厂共同办理的Engineers
Week工程师周跨校友谊赛,在全台数十所高中职及三大P-TECH学校
(北科、虎科、高科)之中脱颖而出,以优异成绩于竞赛中勇夺冠军。
师徒教育与实务领航
务实教学的精神实践,来自于“动手实践”的学习过程。为有效强化知识与产业
技术间之整合应用。本校以师徒教育作为实施策略,补助开设“师徒制课程”,
并建立定期检核制度,以确保教与学之间的有效连结。其次,打造中部创新自造
基地,鼓励学生自组技术社群,从共学及自造中激荡成长;整合数位科技以因应
教学需求,建置STEAM实作空间,开设各类跨学科教学与实作工作坊课程。107年
间完成实作环境优化─设立iPAS实作基地,瞄准重点产业,规划五大实作能力鉴
定场域,聚焦巨量资料分析、电路板制程、3D打印积层制造、电动车机电整合及
智慧生产进行人才培育
,透过严谨的训练,辅导学生考取产业认可之专业证照。
科技在全球化下快速发展,促使产业持续创新,具备多元跨域能力之人才成为产
业市场需求主流。本校积极发挥特色领域优势,针对深化技能与跨域专长学习,
订定“跨域专长学程试行要点”,打破‘系本位主义’,关注全球化整合性议题
,导入业界专家共授。107年设置“航空维修学士学位学程”,以扎实航太产业实
务技能为主轴,学程规划采2+2方案实施,扎根基础学科,理论与实务并进发展;
另规划检定训练课程,修毕达2,400小时以上的课程总时数,即可取得训练证明并
具备考照资格,此举旨在辅助并激励学生于大学四年间,同步取得学士学位及民
航局认证之“航空器维修工程师”证照,清晰且强化学生就业竞争优势。此外,
本校采用符合业界规格之实务教学场域,建置国立学校唯一一级训练场─航空维
修训练中心(Aviation Maintenance Training Center, AMTC),并于108年间通
过交通部民航局审核新制认证,获准成立“B1类基础训练”,未来可望成为亚太
地区飞航维修人才培训基地。
此外,与世界级标竿学校人才培育机制同步,本校设置“智能机械与制造学士学
位学程”,培育具备工业4.0技术专精人才,学程规划涵盖资讯工程、加工制造与
管理、机电与控制三大模组,并以本校特色领域研究中心─“智能机械与智慧制
造研究中心”作为实务实践场域。该中心致力于推动工具机与精密机械产业的智
能机械与智慧制造转型,研究成果影响力遍及全球相关产业。该学程携手德国亚
琛工业大学(RWTH Aachen University)、弗劳恩霍夫协会(Fraunhofer-Gesellschaft)、英国布鲁内尔大学(Brunel University London)、曼彻斯特大学(The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等校共同合作,聚焦先进技术,引入国际级师资共授,以厚实师
徒制教学模式为主轴,108年间遴选优秀学生30名赴海外机构、学术单位实验室进
行实习与交流,有效增进国际移动力,加乘学生的自我价值。
适性辅导与增能扶助
本校透过多元选才,并提供学生各种辅助学习机制。设置“五间厝书院”,包含
对经济与文化不利学生,提供多元入学管道及相关协助措施,以增加其就近就学
机会。另规划“展翅飞翔培育计画”,于“学业辅导”、“生活扶助”及“就业
辅导”三大面向给予支持。借由技职向下扎根计画,办理各类高中职生体验学习
活动,提供各类就学资讯,协助探索未来发展方向;建置学生群组,适时了解学
生学习需求,提供即时服务;补助各类训练课程,使其安心就学。上述方案支持
系统已逐步完善,且经校务研究分析显示,参与计画之学生总体学习表现皆优于
未参与计画之学生。
对于学生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可能导致的学习落差,本校亦提出适时适性学业辅
导策略。以“盲于学”、“惰于学”、“拙于学”、“勤于学”、“精于学”作
为阶段分野,发掘学生潜能,找寻学习目标,激发动机并有效提升学习成效。整
合资源应用导入,如强化学习资源,开设补救教学课程,针对学术科不足处予以
精进;组建住宿社群,借由同侪伴读机制落实学习互助。此外,教学场域设备更
新、图书馆资源扩充等,亦有效提供更舒适的学习环境。除于学习面所提供之增
能方案外,策略发展的最后一哩路,则透过技术训练课程,产业见习活动之规划
,协助学生顺利接轨产
业。综观过去两年间的发展,针对在校生同期分析,学习成效均显著提升,显示
上述策略规划深具效益。
议题洞察与区域共生
真实世界议题复杂且多变,如何让学识与技术整合应用得宜,是肩负知识传递与
生命关怀的虎科大,长久以来致力实践的目标。本校配合教育部大学社会责任实
践计画,强化学校与区域间之连结,推动师生参与,并以“人才培育”及“在地
实践”为主轴发展。106年推动“四生”共构模式,以“生产─区域产业链结,
地方产业新生”、“生活─传艺生活关怀,翻转偏乡教育”、“生态─在地环境
永续,社区共生共构”及“生命─在地社会关怀,乐活终身学习”作为发展要项
,整合创新课程之推动,鼓励师生针对城乡议题提出解方;培养深度洞察力,在
梳理议题脉络的同时,됊ㄓ伄鵀a方的理解与关怀。108年发起“在地连结先导计画”链结联合国17项永续
发展目标(SDGs),由本校跨领域师生团队邀约合作伙伴,聚焦地方议题,规划
发展“水林好事藏花生创生计画”,导入无人机之应用,协助地方产业智能化;
“水产废弃物产业活化计画”,聚焦沿岸余用资材再生,以蚵壳再制实践环境永
续;“创新偶戏传产先导计画”,透过科技导入,再现传统文化美学等。同年,
本校师生团队以“鱻联网计画”为题,参加由经济部工业局主办的“创业归故里”
创新创业竞赛,以自动化技术结合区域产业,降低养殖业者负担,荣获季军及补
助创业奖金160万元,成为学校携手地方促进产业聚落与文化生活圈的创新发展之
典范。
本校身处于以农立县的云林,每年农产产值超过400亿元,为全国之冠,然农务人
口减少与区域人口老化问题,成为当前急需解决之课题。故本校在教育部大力支
持之下,于108学年度正式设立“农业科技系”,导入师徒制双轨训练模式,有效
整合学科知识与实务场域训练,未来将采全学年实习制度,建置青年人才回流系
统,促进地方产业永续发展。
从满足需求到创造需求,再创技职新典范
在面对世界快速变迁之际,本校透过总体思维的翻转,以“智慧智造×创新实践”
为题,厚植本校高教深耕计画发展目标,更呼应校务发展走向,聚焦特色领域,
落实跨域学习与人才培育,从满足未来产业发展需求出发,进而达成创造需求之
目标。在创新实践的同时,虎尾科技大学期望成为孕育新世代专业技术人才的摇
篮,从教学品质,再创技职教育新典范。
https://udn.com/news/story/6928/4537859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