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非本科生考建筑研究所的觉悟(转PO)

楼主: chiaju (仔仔)   2019-07-25 20:46:07
回想当初报考建筑所与准备作品集的过程是个仓促又冲动的决定(笑)。
还记得去年年底交大建筑所报名的最后一天,
我的好战友屎妮同学问我要不要报名,
当时的想法是一个人没勇气下决定,
两个人就厚脸皮天下无敌,一个义气相挺的状况下,
在报名截止的前一个小时冲动的把报名费给汇出去了。
关于报考历程,原初只想报考交大而已,
但自知准备的时间仓促,也有许多不足,
早晚已做好会被刷掉的最坏打算。
不过是凭借一股勇气,觉得机会来了,就别放掉,
放手一搏一鼓作气的解决它吧!
虽说机会是留给准备好的人,尽管准备的不是很充分,
勇于尝试也会是过程中很好的经历。
既然都给自己一次机会了,作品集也做了,
那何不就多方尝试更多的可能,给自己更多的机会呢?
于是陆续又冲动的报了后续几间学校。
“When you want something,
all the universe conspires in helping you to achieve it.” – Paulo Coelho, The Alchemist
当你真心渴望某样东西时,整个宇宙都会联合起来帮助你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
在准备的过程中,我觉得自己是个幸运儿,
虽然并非总是那么的幸运。
在冲动报名建筑所后,
紧接着是在所剩不多的时间内去找教授们写推荐信,
真的很谢谢教授愿意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帮我写推荐函。
至于作品集还是在考完期末考后,
距离截止日剩一个礼拜的时间催生出来的,
严格说来只有五天的时间,因为中间档案没存到,得从头来过,
交件前两天才把作品集完成寄给筑.建设计的老师,
真的很谢谢老师在这么临时紧凑的状况下,还特别拨空帮我校阅。
《交大考试》
在交大的考试上,因为是第一次面试,
与其说是考试,更准确的说是去体验、学经验。
面试教授注重的是你的临场反应,
在应答时不妨从生活经验着手,
重点在于能加深教授对你的印象,
在团体面试时所提问的四题中,尽管有一两题没答得很好,
但其中有一题的应答促成了教授对另一题提问的内容,
其实心里是有点开心的,因为至少有吸引到教授的注意。
而作品集做得再好跟面试基本上是两回事,
教授不一听会很认真听你的回应,
尤其刻意背稿的说词与不自信更难吸引教授的目光。
不过这次考试主要的败笔还是在英文,
尽管觉得自己的英文实力也有一点水准,但真的不能妄自菲薄,
阅读速度、细微的文法区别和字汇量是关键,
这件事告诉我们平常就要养成加强英文的习惯。
《实践考试》
另外在实践的考试,术科的准备方法没有别的,
就是多练考古题。
至于面试,自信心的建立很重要,
在实践的面试时,我并不是很有自信,
尽管教授觉得我放在作品集中的照片拍得还不错,
但提到我那有如云霄飞车般跌宕起伏的成绩时,
我一时也不知该如何应答,整个很不自信,结果可想而知。
《淡江考试》
至于在淡江的的面试,因之前交件时被系主任遇到,很幸运的被记住了名字。
在面试时又再度被问起成绩的事,
因在每次面试过后,我都会把当天的问题再回想过,
并重新思考该如何应答会更为合适,
有过一次经验,这次回答起来就游刃有余多了。
因大学非建筑系,
要念建筑研究所要多花比原建筑系的学生二、三年的时间,
所以这次面试时,教授的问题多绕着这方面打转,
此时最重要的就是要展现出唸建筑的决心,
因为建筑是条漫长的路,当你决定选择走建筑这条路,就必须要有所觉悟。
既然知道了该走哪条路,要走多久就不那么重要了。
要知道建筑师都是大器晚成的。
当你的决心都写在脸上时,相信我,教授一定看得到。
不过最后还是要建议一下,做好万全的准备才是最保险的事。
不经一事,不长一智,尽管几次失利了,也别灰心,
多有几次经验也会越来越熟练。
这几次面试下来我觉得比较可惜、也比较不足的地方是在于准备的内容,
除了实践会较为着重对于自身的探寻外,
其他学校也相当注重人与自然环境等较为有议题性的话题,
会引导教授对这样作品集的内容提问,
也能在面试中增强自己的记忆点。
作品集方面,文字不用太多,图会是第一眼吸引人的关键。
原 淡江大学 机电系
【录取】淡江大学_建筑学系硕士班
文章引自:筑.建 - Architecture design works
https://is.gd/ujqh68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