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108年工工所心得(OR组)

楼主: eddiemorra (挺)   2019-06-01 22:42:05
考前借由刷了许多前辈的心得文来增加自信,也希望小弟的心得文能够帮助大家。
壹、 个人背景与组别选择
应届国立科大本科;大约于17年11月报名补习班,但碍于专题及”惰性”直到18年6月才
认真准备,在此建议如果决定要报考研究所,真的要有所觉悟,最大的敌人只有你自己;
由于个人较不喜欢捉模不定的感觉,再加上较喜欢数学跟逻辑问题,因此决定报考OR组
贰、 报考系所及成绩
结果
清大甲组   正取
台大OR组 备取4
交大乙组 正取
成大甲组 备10
中央不分组 正取
参、 书单及各科准备要点
原先打算生管至少要跟过一次课程,考量时间及准备效率还是将火力集中于统计及OR,故
在此仅以统计及OR为主。
统计书单:
1. 张翔六版提纲挈领学统计
2. 张翔统计700题
3. 台清交成中央-工工所近六年考古题 (非全齐)
作研书单:
1. 李昊-作业研究
2. 韩旭-作业研究经典600题
3. Hiller-作业研究 9/e
4. 李昊-考古题详解研究所分章题库【作业研究】
5. 台清交成中央-工工所近六年考古题 (非全齐)
准备的进程
(一) 暑假
统计-基本上就是跟着老师的进度走,我的习惯是在课堂上做笔记,并于下课后审思有哪
一个部分不懂,并且搭配700题里的基本题练习,还有准备间隔两周的课堂小考,每一次
的小考都很重要(!),个人认为分数不是重点,重点在于可以见识到该章节题目可以如何
变化,每一次小考都会花一些时间检讨,虽然我完全没领过礼物。
作业研究-由于老师没有开面授课,因此OR于数位学堂上课;约莫在八月下旬就看完一次
进度,正课内容偏向基本题型居多,且上课模式采用解题教学,建议能够搭配交大王老师
的开放式课程来准备。
暑假准备时间>>统计:作研 7:3
(二) 九月至十二月
统计-反复读了章节三至章节八好几次,老师在章节上的安排真的别有心致,每个章节环
环相扣,后续诸多的统计方法皆是基于章节三至章节八的理论,因此投资了许多时间及心
力,也导致迟至十二月中旬才真正的跑完课程内容;我没有参加题库班,虽然少了许多的
资源,好处是比别人多了一些可以自由安排的时间。
作业研究-这段时间以600题为主轴,个人属于钻牛角尖型,很常纠结于困难复杂的题目,
导致学习效率非常糟糕,基本观念都念熟后,再去研究复杂的题目应该会比较恰当些;再
来是课程进度则是听完第二次,建议可以用高倍速观看,跳过已经懂的环节,重点要摆在
还搞不清楚的地方。
准备时间>>统计:作研 8:2
(三) 一月至考前
统计-在这个阶段进入无限刷考古题以及检讨的循环,一天写2年的考古题(一间);由于清
大会考证明题,约莫在考前两个礼拜开始准备证明,为求有万全准备课本上的证明几乎都
有准备外加数理统计的少部分,在这个阶段我认为挫折感是最大的,原因在于你不知道你
现在准备的有没有用,”傻傻地念下去就对了”老师这么说;时常勉励自己尽力就好,一
直陷在懊恼的情境中,只会让你的成绩停滞不前且减少进步的机会。
作业研究-基本上还是以大量刷题为主,以准备证明题为辅;一开始接触考古题的时候,
累积几个月来的自信马上被击溃,好在有厉害的战友能相互指导及在考前约莫一个月拿到
的考古题详解才让我慢慢的恢复信心;这个阶段信心非常重要,心态千万别崩,要崩留到
落榜在一次崩。
准备时间>>统计:作研 4:6
肆、心得分享及建议
1.读累了就适时的放松,我认为唸书有效率才是重点,举凡益智游戏或是看场电影,
对我而言都是相当好的放松方式。
2.找几个战友互相督促或是交流资讯,个人认为这个相当重要,尤其是在讨论作业研
究的时候,有些流于台面的考古题详解并非为正确解,这时候更是凸显战友的重要性了。
3.生活习惯要尽早调整好,让身体习惯早睡早起,因为考试场次最早可能是八点;考
前太紧张再加上太晚调整作息,考中央前只睡了三个小时,这点个人非常后悔!
4.至于要不要实习,考试生个人建议不要,一来是如果考上了要找老师,你要向公司
请假,二来是你在进入研究所前没办法自由安排进修的时间。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