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发过誓,如果我有上榜一定要上来回馈给版友
虽然我可能没什么特别的亮点好看XD
目录
一、背景与动机
二、成绩
三、各科准备心得分享
四、时间分配
五、心得与建议
六、感谢
一、背景与动机
我是林口医院大学本科系毕业(很勤劳朴实的那间)
系排约50%,就是个讨厌的科目求过就好,喜欢的才比较认真去学那种
当初大二时X硕就进来招生,原本也是要跟同学一起直接报下去准备考试
后来想想之后没有那么强烈的动机要想念研究所,或许先当完兵工作
一阵子回来确立自己的目标再来决定要不要考,或是会转换跑道
直到大四同学们成绩出来之后,普遍考的都还算不错(以我们系近几年的战绩来说)
有一点刺激到我想要考的心,后来再加上一些私事的发生
确立了我要报考的明确动机,我还记得应该是在3/19报了补习班并开始准备
二、成绩
我的考试成绩不像版上各位大神亮眼,笑着看过就好
数学 软件 硬件 英文 正备取
台大电丙 17 50 22 58 落榜
交大资联 44 37 49 网工备16X 资亥备7X
清大资工 68 40 备10X
成大资联 62 70 52 资工备3X AI备2X 医资备X
成电通甲 49 59 22 落榜
台科资工 70 78 正3X
中央资工 65 50 62 备18X
中山资工 48 49 60 备1X
中兴资工 67 56 备3X
政大资科 缺考
三、各科准备心得分享
许多人写得比我更好更详细,这边就不详细叙述太多,不想看可以跳过
线性代数:
这科在大学时教授是印度人,连要听懂他说话都很困难了,更别说要学到啥
所以基础跟0是差不多的概念,不过由于我比较喜欢数学,准备起来算是容易的
线代真的非常重观念,而且连贯性很强,除了某一些部份之外
在准备时务必对前一个章节有至少70%的理解我才会觉得接着往下读
而且听完课,念完笔记讲义务必要做题目,并且要多加去思考
越往后面学会越感受到这个好像在哪里看过,或是好像解过类似的,但方法不同
我一开始是完全舍去掉证明题的,后来才发现这样不行,虽然说现在考的学校很少了
但是光是弄懂证明的过程中就能帮助你厘清很多观念,然后也可以把子嘉的TF多写几遍
教材方面绝对推荐黄子嘉那两本以及笔记,还有现代启示录,3B1B,及MIT的OCW都很棒
这科真的是CP值很高的一科,其实我到后面放在这科的时间变少很多
考到一半我也发现了,所以切记务必常常写题目
离散数学:
这科在大学时学的就算不错,不过因为时间问题学校只上了一小部分
并且在高中时排组也学得不错,对我来说到最后我的离散是比线代强的
不过离散要难起来是真的很难的,今年除了交大的一两题写到有点慌
其余方面都觉得还算OK(不要问我电机丙发生什么事 我也不知道==)
这科相对线代来说章与章之间就比较没什么关系了,所以真的卡住的话也不用太慌
教材方面也是首推黄子嘉两本,特别是上册绝对要熟,下册的某些部分真的可以不用念
写题目也是很重要的,简单的证明题也最好都要会,难的就算你看过也不一定会
主要重点就是把握基本题,其实就够了
计算机组织:
这科是我在大学的两大弱科之一,一般人都认为这科算简单,可能我太废了
我都听不懂教授在讲什么他们都一次就懂了== 不过有上课听过很多名词还是有点帮助
到最后真的念通了才发现真的很简单,只是东西多
其实我是最后在念第三遍的时候才有点感觉的,另外如果是本科的强烈建议在上实验课时
好好做,像是数位逻辑、计算机组织、微处理器实验,都对计组有很大的帮助
教材方面也是张凡的两本,基本上就是白算盘翻过来的,看一遍不会就看两遍,看两遍不
会就再看第三遍,题目方面我认为这科考的东西都没什么变,甚至有些太旧的东西在做题
目就会发现可以不用理它了
作业系统:
我的两大弱科的第二科,对我来说我喜欢这科大于计组就是了
但这科真的东西很多又很杂,不过既然是人设计的,其实很多东西都跟现实很类似
多去想一些例子会比你去死背还有更大的帮助
教材方面就是看洪逸笔记就对了,再来是我认为恐龙本不用从头去翻
把它当作字典书,看到哪边如果怎么看都看不懂,就去找原文
有时候原文的解释真的一看就懂,然后恐龙后面的题目也是挑部分的来作
如果有在写题目就会发现那些大概是会考的,还蛮明显的,只是有点多而已
然后薛智文有出一本作业系统也很不错,如果真的想看中文版就看这本吧
不过我是把笔记看了满熟的之后才买的,所以其实都没什么用到就是了
资料结构:
这科算是考科中在大学就学的很好的一科了,因为学校老师教得很认真,作业也很..恩
基本上在念这科时相对来说我花很少的心力就是了
强烈建议本科生在写任何程式作业时认真点,对资结与trace code的能力会加强非常多
教材方面也是看洪逸笔记就很够了,至于要不要背起来一堆code就看个人
我自己是没有特别去背,慢慢把架构写出来,并且真的懂怎么会运作的
会比死背的记忆还来的好也来的深,好啦其实只是我懒而已....
算法:
很多人会说这是CP值最低的一科,我自己觉得对,但也不对
其实里面很多东西都与资结或离散有一些关系
我会建议留在最后再念,而且是对资结跟离散有一定掌握之后再来念
会轻松很多,然后其实基本跟常考的题目真的不多
如果有那种连老师都写一大串写超久的题目我觉得就可以不用看了
一个是不见得会再考出来,就算考出来了你也不见得会写
除非你到最后对其他部分都很有把握了,再来想这部分,但正常人应该是没有这种时间
教材方面林立宇的那本真的把基本的都读通了,算法部分拿个6成或更高真的没问题
然后CLRS那本又贵又重,我买来好像翻没超过2次吧==
四、时间分配
我大概从三月到七月中把课程全部看完(除了Algo),时间上面大概是中午吃个饭
12:30开始上课然后到18:00,买回宿舍边吃饭边看剧或实况
大概休息到20:00去图书馆念今天上的课,然后到24:00回来洗澡再小玩一下睡觉
如果感觉到有点跟不上进度的话我就会暂停去看tkb,而是将下午替换成念书
毕业之后我就去政大旁的市图念书,因为市图日、一开9:00~17:00,其他是8:30~21:00
日、一的话基本上就是吃完早餐,念到中午去吃个饭,回来念到闭馆
然后回家吃饭看个OCW约1~2小时,其余时间休息
至于二~六一开始是吃完早餐念到中午去吃午餐,然后念到晚餐吃完再回来念到闭馆,
后来由于这样我回去会太想吃消夜,而且去吃晚餐再回来这一段也花将近一小时
所以我就把晚餐移到后面一点直接唸到19:00~19:30再去吃饭,后来觉得效果不错,
相对来说念的时间少一点点而已甚至差不多,就一直沿用了
科目方面的话我一律是早上头脑最清醒时念线代/离散,然后下午念资结/OS,及计组
算法我到九月左右开始念,由于资结掌握的不错我通常都分在资结一起念
大概念到十月还十一月时我念完两遍,一开始想说开始刷考古会不会太早,就念第三遍了
不过到十二月才发现不对劲,应该要开始练考古了,当时很白痴的我想说二月考
那明年开始刷还有两个月(2-0=2),到一月才发现不对阿干,是2-1=1
现在回想起来真的有够智障的== 因为我也有报题库班,所以时间超紧凑的
五、心得与建议
考研究所真的是一条很辛苦的路,特别是资工所近年考的人越来越多了
回想起我当时大二没有一股脑跟着一起报名是对的决定
因为我是那种没人能逼我做什么事的,所以其实在考高中,考大学我都是满痛苦的
另一方面是我姊学历都强到炸掉,我在家就被归类为不爱念书的这种(不过也没说错啦)
再来是我大考的成绩其实都落在模拟考区间中的最低值,没有往下掉,但都不是平均之上
一开始认为是我自己运气不好,有点不敢考,直到这次考完研究所想法才有所改变
我认为是我以前真的念的不够熟而已,这次虽然我考的不是顶尖
但是其实比我预想中的好一点
另外我建议如果没有研究过念书技巧,或是你觉得你读书的效率很不佳
可以稍微花一点点时间去研究,当然这方面很主观,我只是分享我自己的心得
我大概在九月去参加了一个讲座,讲的人宣称是台大资工毕业的,所以才吸引我去听
不过后来调查其实有点类似在直销就是了,不过免钱的我就还是去听一下了
反正大致上就是他说他以前也是倒数几名,后来花了一些时间研究怎么念书
就一路保持某名私校第一名,至今还没人破他记录,反正就是各种吹自己
那课程也是瞎78贵,当然我是没有报,不过他有部分却说对了
以前常常老师都是教我们科目上的知识,却没人教过我们怎么念书
事实上在准备的过程中才发现原来我以前是不会念书的那种
其实身边的天才真的没有想像中的那么多,真的很强的人通常早就都出国或去哪发展了
很多人只是拥有好的念书技巧,并且很早就开始默认并套用在他自己身上
所以常常会遇到有些人你觉得他好像没有什么特别的,念的时间也很少,就有不错的成果
其实不见得代表他比较聪明,只是他在无形中找到一个适合他的方法罢了
这方面还有太多领域以及知识我不知道的,这边只是小小分享一下我的想法
另外考古题的时间我建议在唸完第二遍之后就可以开始做了
甚至是如果你第一遍就掌握得很不错,也能直接开始做,并从中去加强自己的弱项
我这次的一大败点就是我花太多时间整个去读了,应该要早一点开始加强弱项
而且也读了满多不会考的部分,不过从结果看来或许有部分是好的
因为几乎是没有因为哪边计算错误而失分的部分,虽然还是有些地方因为观念错误而错
不过相对以前考过的大考来说进步不少了
再来是战友的部分,我认为其实还是挺重要的,我是到考完才认识战友哈哈哈
一个是讨论题目上有战友讨论真的方便很多,如果没有的话也强烈建议加个群
像我就是在群里面看sky葛格解救大家,sky葛格超强><
如果也不想加群的话,也能够上ptt问,其实大家都很乐意解答
如果有题目或观念卡住一定要尽快解决,我这次的一大缺点就是拖太久才解决
不管是上网找资料,问老师,问战友,问ptt版友,反正不要卡在心中就对了!
然后奉劝各位找教授真的要好好找,绝对要亲自去实验室问过
我就当初原本跟一个老师聊得很开心,结果去实验室才发现一团死气
还好有很多人及时解救了我...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六、感谢
首先要感谢我的家人给我经济的支柱,虽然他们不怎么有言语上的鼓励
甚至还常常会唱衰我说阿不会上啦,随便念个私立不就好了
不过很庆幸我不需要边工作来维持生计,不然结果可能会差非常多
再来要感谢每位教过我的老师,无论是学校的,补习班的,对我都有很大的帮助
在求学的路程上我自己觉得遇到的老师几乎都非常棒,即使我的高中大学都非顶尖
我认为遇到的老师都对我有很大的帮助
还要感谢政大古早味每天满足我的胃,真的超好吃的==
而且周围的店我也觉得都不错
会说政大是美食沙漠的一定是没念过小弟我这间超级勤劳朴实的学店
最后感谢我考完才认识的战友XD
虽然已经考完了,但是还是有很多话可以聊
也因为都经历过这段辛苦的路程 认识没几天就聊了很多,非常开心
最后希望在研究所的路程上我能够一路保持热忱,顺利毕业QQ
也祝各位Ptt版友心想事成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