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成大企研正取(代po)

楼主: guagua1101 (呱呱)   2019-04-25 14:43:25
背景:辅大经济系 延毕一年准备
在校成绩:系排80%以后,非常烂
英文程度:TOEIC 660分,不擅长英文。
考试结果:
经济 管理 英文(门槛) 口试 结果
台大商研(甲) 49 75 52(50) X 笔试未过
台大国企(甲) 45.5 无 68(62) 74.56 不录取
政大企研(甲) 52 51 64 X 笔试未过
成大企研(甲) 67 79 57 80 正12
中央企研(甲) 39 40 无 无 备34
中山企研(甲) 74 67 无 无 不录取
(加权差0.1分)
投考动机:
本身是辅大经济系,在学过程非常混,到大三、大四已失去可以静静坐在书桌前唸书的能
力,大概读半小时就会开始打电动、看韩剧…….会想考研究所是有一天我们系上的老师
无意间分享,如果直接毕业找工作的薪资状况,真的TMD太低了,他很建议我们考研究所
,因为薪水可以翻倍,但这种话我一直都没放在心上,因为我爸人脉很广找工作对我来说
并非难事,甚至根本不用去担心,所以以前的想法是先出社会,有些经验了,真的需要再
回来考…然而这次听到时,我已经快大四了,再过不久就要出去职场,但我会什么呢?真
的是什么都不会,这意思是我只能从取代性高的职业开始做,但做这种工作要被上司看到
、甚至可以出头我听说要30岁左右才有机会,那如果我25岁从MA开始做,我30岁前早就有
更好的发展了,甚至从来不需要担心不被上司注意这点,并且由于我对未来想做什么还没
有明确想法,若直接就职我不可能做得到我有兴趣的工作,而研究所的两年可以让我寻找
我更有兴趣的领域,当我处在这转折点时,考研究所对我来说有着非常大的吸引力。
各科准备要领:
3月-6月(高点经、管春季班)
这时上课压力较小,尽量吸收老师上课所讲的,由于这时普遍同学会认为自己领先大多同
学(因为大多是暑假才来报),但考研的竞争对手仍有一群去年就有考试经验的学长姐,
所以会建议挑一科精进,不要两科都放太松,等到暑期班开课可以将精力往另外一科放,
如此较能领先于众人。
经济学:建议老师的笔记不要全抄,要“自己判断”将什么抄进课本中,才能让你在下次
看到这个内容时是有那个逻辑在。若将老师的板书全抄进来,你会发现课本也写的一模一
样,你下次要复习时,还是看不懂。
管理学:老师笔记只能全抄了,能听多少尽量听,老师每句话都是重点,跟着老师想会进
步很快。
7月-9月(暑期班)
经济学:(建议多用自己的角度想)
此时经济学已经是听第二遍了,但不建议这时就写开始题目,而是换一种唸法,例如:第
一次跟着老师上课的脉络想,而第二次用自己的方式去想为何公式会这样呈现,这时你可
能会发现经济学各章都是同一个脉络,只是时空背景更换而已,这样唸进去才是你自己的
,而不是变成解题工具,依造老师的步骤一步一步解,这样很可能会导致,题目变化就不
知如何下手的状况,而高手过招往往就差在这一题上。
管理学:
我们这届第一次有管理学的口试小考,跟着小考的时程唸管理学,此时真的觉得自己进步
很快,一开始小考的经验是明明已经拼命读了三、四遍,助教一问还是三不知,后来才发
现是管理学不能用背的,要用理解,而这时才了解为何老师会用这种方式上课。当你发现
要用理解时,会发现你原本一下午的时间可以看完一遍考试范围,怎么变成一下午的时间
只看了两页,这时你就进步了!当我尝试用理解的方法后,那次小考我只看了一遍加上考
前快速run了一遍,比起之前的四遍,当我觉得这次死定时,很神奇的是,助教问的问题
都在我脑中有了逻辑图像,那次考试我几乎回答了所有助教问我的问题。
财 10月-1月中(题库班、冲刺班)
此时压力会蛮大的,但如果按部就班努力到这,会感觉自己进步很快,若觉得进步很慢时
,建议换方式唸,有人唸书总是依造一贯的方式,这样不但进步慢且很难坚持(唸书已经
够无聊了,又用一样的方式唸)像是这时我开始做自己的笔记,以加速我之后的复习节奏

经济学;经济学跟着题库班的进度,你会做到海量的题目,若在此时观念已经建立稳固,
会感觉较轻松,且较有能力面对变化题(台政的题目)。若还没建立稳固,会建议只做一
半的题目,将剩余时间花在基础上(讲义),因为一旦讲义读熟后,进步是很快的。
管理学:管理学此时开始教申论题,往往学生会怀疑这么晚才练申论题,会不会太慢了?
但结果是不会,因为我们班内生最后都很会写申论题,这时才发现之前口试磨练的要把他
写出来是容易的,但要如何萃取内容、与手速,是这时写申论题的关键,而所有的基础是
上课的笔记,建议安排时间每天复习几章。
1月中-考试
此时就是每天做考古题,一方面测试自己实力,一方面测量一下时间,考试的时间掌握非
常重要,此时不建议花10几个小时唸书,建议留点自己的时间思考,在考场上有没有什么
可以提前准备的地方,因为上战场心理素质是最重要的,这包含临场发挥、时间掌握(危
机处理)等等。
班内老师的授课风格与命中分享:
经济学:高胜铭老师,老师教学非常扎实,考试要遇到老师没教过的内容是很难的,所以
跟着老师学是非常稳健的,而往往有同学会将老师的板书全抄在空白笔记本上,但往往一
看才发现跟课本一模一样,这样会造成上课没在思考的问题发生,建议上课的同学动脑想
真的很重要。
经济学:刘邦老师,老师是在题库班的课辅老师,老师的教学非常细心且切入点很厉害,
上课时往往会有恍然大悟的感觉,这种感觉非常有成就感!所以当下课后,我们一群人往
往会问老师问题问到很晚,因为题库班会做海量的题目,所以每周缠着老师将所有问题问
完就是我们的目标。另外可以私讯老师FB问问题,老师非常有耐心,我往往会问到很不好
意思(真的想问的问题很多),但老师总是很亲切,甚至比较难解说的题目,老师会亲自
打电话给我,向我说明原因、解法。
管理学:管仲老师,老师的教学经验非常丰富,除了20几年的研究所教学经验还有在业界
教导很多企业主管,甚至定期有在北京大学商学院开课,教学过程中学到的管理学真的是
太扎实,这次上战场会写的申论题往往占80%-100%,关键真的是笔速与如何萃取内容了。
在上课过程中,我喜欢上读管理学,我觉得这也是我能在这好几个月坚持下来的原因。
研究所的口试要领:(台大国企所、成大企研所)
我面试的两间刚好都是不需要准备什么资料就可以去面试的,因为老师看的是个人特质,
我认为台大国企老师喜欢的是很有想法,且逻辑很强的,老师问的问题都很好答,但同时
也更能看出一个学生思考的能力。以台大国企为例,老师问我7-11增设虚拟平台是不是当
务之急,你可以很简单的说是或不是加上一点原因,也可以分析整个7-11的性质、所面临
的环境,甚至举其他国内、国际上的例子佐证你的想法,最后才说明赞同还是不赞同,回
答方法很多种,但能不能充分展现自己的优势是关键。我认为我台大国企没表现好的地方
就是,回答得有些简略,让教授会很快追问下个问题,这变成有点像辩论,而且内容也不
扎实。而成大企研的口试只有一关,老师则是着重在成绩单上,若没准备成绩单则会问你
成绩,我口试完的时候觉得成大的口试好没深度以没什么特别需要准备的地方。
鼓励学弟妹的话:我觉得现在的大学与环境,会让蛮多学生的竞争力下降,以我来说大学
时期花最多时间的就是打LOL,要唸书、要成长是很困难的,诱惑太多了,而一旦以这个
情况出社会很容易复制大学的生活到职场,一样漫无目标,下班后打传说对决、急速领域
,隔天又上班,日复一日。我觉得考研究所一方面是个磨练(看看自己是否可以抵挡诱惑
,朝一个目标努力),一方面考上是给自己重新学习的一次机会,让自己在成为社会人士
时,是有想法有抱负的。最后考研不是对每个人都是最好的选择,但对大学快毕业却还没
有专长甚至方向的学生,是一个很不错的垫脚石。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