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政大传播所考取心得

楼主: akisakura (小末〞疯子要振作。)   2018-03-30 00:13:13
(从word上打好贴上来,才发现写好长啊~~)
一、前言&背景
准备考试时在版上看了许多学长姐们的心得,让自己在准备过程方向更加明确,
也更安心!!因此当然要来还愿啦~~~
我自己本身是中正传播系毕业,在影视产业工作也超过5年了
但因为是自由业,所以从九月中决定准备考试的这期间基本上是全职考生
(只有少少的工作来维持生活)
下定决心报考研究所之前,我认真的问了自己“我为什么要读研究所?”
也去查了很多相关分享,好好的回答自己之后,就立刻决定报名补习班了
(因为脱离学生时期太久,对自己的考试能力相当没自信啊~)
同时也建议有意报考传播所的考生好好想清楚自己报考的动机,
准备时期才更有动力坚持下去!
(尤其当台湾传播产业的困境如此明显之时,更需要想清楚自己是否要投身这个领域)
而由于本科生的背景、又是影视产业工作者,一直以来社群上皆处于同温层之中,
也有许多同学在新闻领域工作,所以准备传播所需要的社会议题敏锐度,
大概是我准备考试唯一的优势。
二、成绩
[政大传播学位学程] 正取9
中/英文能力 54
传播知识 80
[师大大传所] 备取10(放弃)
大众传播理论 56
社会现象分析 71
传播中/英文能力 66
[交大传播所] 第一阶段通过(放弃口试)
传播科技概论 61
传播英文 76
[交大传科所] 不录取(初试合格最低103.0)
传播理论 37.5
传播英文 65
(加权总分:102.5 这0.5分是怎么回事orz)
[中正电传所] 正取7
当代传播问题 75
电讯传播英文 42
当初报考很担心一所都考不上,所以最后有这个成绩真的太感动T_T
三、时间进度
[9月中-10月中-疯狂补云端]
9月中报名补习班,相对其它考生准备时间较短,
所以这段期间就是努力建立基模,把进度好好补上
并且在新闻学开课前跟上模拟考(有寄给老师改),知道自己当下的程度!
[10月中-11月-每周一问&复习传理&整理笔记]
新闻学开课后,我就是每周跟着上课(听故事~)
另外我没有报考台大新闻所,因此在考古题月前都是在好好复习传理,
听完新闻学后也没有再复习过讲义,最后才在考前冲刺月时挑大方向的重点来准备。
读书会讨论的论文、学长姐回来分享的重点都是很重要的猜题。
(今年政大的非典型雇用、交大考的affordance等,在近期论文和学长姐分享都有提到)
[12月-考古题月]
刚开始写考古题还不需要限制时间,
以openbook的方式写出自己觉得最好的答案!
同时我也借此吸收完整的主题知识(eg. 考大数据、影视、当年NCC重点,
大数据、影视的相关网络文章等大概都看过一轮。
考批判理论,法派、政经,不同的批判立论和差异都做好整理)
这时候做好的整理对我最后的终极笔记很有帮助!
(但早点开始的人可以早点准备,写考古题时能写更快)
[1月-闭关断讯期]
如果跟我一样非常容易分心的人,建议可以真的戒断网络,
考前一个月的时事不太会进入考题
还没看完的戴然传播教室文章,我是用evernote全部存下来再离线整理。
而这个月我是10天整理终极笔记,剩下20天每天重看终极笔记的整理、
计时练习考古题、练习英文翻译。
最后20天讲义几乎没翻,只有觉得还不太熟才去看详细一点。
最后戴然出的2次模考我写了3次,练到真的在时间内能够一分一行的水准
(或是像我手写字太慢,我知道我不可能达到1分1行,就缩减行数但要写完整),
同时也练了几题自己出的猜题。
然后就这样上战场啦~~~
四、准备方式
[传播理论]
主要就是补习班的讲义,有时间再多看一些书单,会更有帮助
传播的理论就那几个,要在几个月内背到熟透不是难事(最后一个月再背也来的及)
经典的理论要非常熟(提出者、假设、内涵、现今对理论的挑战或冲击、理论可修改处)
并写成一段龙虾头背起来,在考理论题的时候直接首段就可以破题,也能写得很快。
其它讲义上有的传播相关的社会学、心理学理论或名词要看的懂,
但来不及或记不起来不用勉强,这是为了让自己的答题跟其它考生更具有差异化,
能够在考题内用字更吸引教授。(让教授觉得你有读书~)
另外传播理论因为近年网络发展、社群媒体等等旧理论难以完全解释,
理论修正和典范转移、社群媒体的批判这些题目融合“自己的观点”
比起死背理论会更能应付现在越出越活的考题。
[传播科技概论]
以今年(107)的考题来看,除了交大传播所我报考时选考的传播科技概论,
其它所有关传科的考题几乎都是时事上的NCC、影视产业等问题。
不过补习班上的传科我认为还是很值得上的,最主要是建立起对传播产业现况的脉络
(尤其我影视产业出身更觉得很有趣啊~
原来现在如此阿哩不答的现况是这样纠结出来的)
另外交大传播所的传科概我准备时
针对学长姐分享说他们所分为新媒体和使用者体验两组,
特别去看了一本使用者体验的入门书。
今年的海报题虽然傻眼但也因此这本书没白看XD。
其它像考出来的VR、AR、直播串流协定技术、共享经济等,
主要就是要多注意这些潮流上的新媒体科技的技术和实际应用,而且要准备好例子。
[时事(社会现象分析、当代传播问题、传播知识)]
当年度的重要时事、社会议题、传播伦理问题等一定是传播所的重要准备方向
例如去年度的劳动议题(107师大)、空污游行和原住民转型正义 (中正~)
影视发展、OTT等(政大~),要自己找出跟传播相关的观点,并写出自己的看法。
我自己因为没有考新闻所,所以像新闻乱象只有针对大方向准备
(基本的新闻伦理、适恰处理方式等),
但对影视产业长期关注,所以准备的更深入,
像是师大考劳动举例就写自己熟悉的影视产业。
这样写起来也会更熟悉,比较容易写出与其他考生不同的观点。
[社会学]
其实我没准备社会学(因为没报考台大新闻所),
但列出来是因为建议之后的考生如果有时间,都可以念一下入门的社会学,
在写时事分析时会更有立论点。
现在媒体乱象越来越夸张的情况下,考试题目也更针对考生的批判思考能力去出考题。
像是交大今年考的针对蔡英文总统使用脸书等以三个权力的理论分析,
我看到这题几乎要弃考了XD,
还有中正的当代传播问题考新移民和移工的处境、巴奈在凯道的行动等,
政大的双马对话、非典型雇用、社群媒体的“真实”等,
都是更偏向社会学的思考方式的考题。
所以,虽然我不知道有准备社会学的人看到考题时的反应是否跟我一样傻眼XD,
但还是写出来让大家做参考~
[中英文]
1.中文
严格说我没准备XDDDD,但因为以前系上课程有做过实习记者,
所以对于写新闻稿不是全然陌生,也知道如何切角度。
如果是完全没写过新闻稿的考生,建议要多练习几篇,
台大、师大、政大都很有机会考类似题目。
另外在应考前我有写好自传,以备类似自传题的出现。
因此今年碰上师大中文考题(少数者&权力者)立刻就能想到自己的经验写出来了。
2.英文
本身英文程度算是不太好,以前大学毕业门槛是多益590分,
我是考校内英检背题目背过的。
毕业超过5年,没再特别练习过英文、也很少看英文的东西,程度给大家做个参考。
我有报名补习班的英文作文课,老师的风格不是我喜欢的,
加上我程度完全跟不上课堂练习,所以自己后来都翘掉没上XD。
但有一定程度的人去上课可以用挺科学的方式了解英文写作的技巧和形式,
老师也改的很认真(我根本乱写都有很认真的改XD)
所以我的准备就是完全针对“翻译”,
对我报考的几所学校考古题分析后发现“翻译”题几乎必考,
可说是无论如何都要拿到笔墨分数啊!!!!
考前只背了一本小小的研究所单字书,
然后整理了一年份的Journal of Communication的英文摘要来练习
(为了交大,但反而今年中正考了全翻译题,交大没有XD),
这本期刊的论文题目都蛮硬的,建议也可以找CMC或是其它的哈哈
唯一技巧就是“掰到顺”就对了,看不懂的选择
1.跳过 2.用猜的自己写一个顺的词 3. 英文单字抄下来
(如果那个超关键的单字真的看不懂,我干脆写英文XD)
考出来的成绩没有特别好,但也没有差到会被刷掉,还好翻译练习应该有成效XD
五、如何写考古题&如何做终极笔记
我自己的写题策略是
1. 一分一行(练习的基本,上考场才不会慌到一个字都写不出来)
2. 分析考古题类型(了解各校出题风格)
3. 理论题写法:(1)理论龙虾头破题 (2)描述现象观察
(3)以理论批判现象、提出理论修正等等
举例来说:新传播科技对议题设定理论的冲击
(1)以McCombs & Shaw 提出的议题设定(Agenda-Setting Theory)龙虾头破题
(2)网络的快速发展,另类媒体、分众媒体也成为阅听人接收议题资讯的新来源,
同时在社群媒体上每位阅听人不再是以往单向接受讯息的消费者,而成为叭拉叭拉~,
然后再举实例,例如川普叭拉叭拉。
(3)然而算法产生的同温层效果屏蔽掉与阅听人不同立场的消息,
慢慢地也造成数位环境中的阅听人较倾向接收与自己相同立场和观点的讯息,
在这样的过滤泡泡下,议题设定的效果是否可能转向叭拉叭拉~
其它题型其实也大同小异的写法,破题,提出个人观察、观点,反思或建议,
然后适时加入引用、理论支持。
我的终极笔记则就尽量以写题能“用到”的内容来整理,
像是理论龙虾头、现象观察正反论点(新媒体优缺点)、建议、反思、能引用的话等。
分享几页做为参考:https://imgur.com/a/OIFkU
因为每个人报考的所不同,觉得重要的、好写的内容也不同,所以就不全部提供了: P,
但可以参考我的整理格式!
大主题,然后主题下的理论,该主题下的#小主题、时事、案例。
考前20天跟应考前翻的都是这本。
六、应考心态
应考时不会写也要写完,再慌再来不及也要好好结尾,或草草收尾也好,就是要写完!
(我每一场考试都来不及,都草草收尾,除了交大是不会写,
打钟前能掰多少就掰多少...,不要放弃希望!!)
考完交大后其实我就超绝望啦~
政大先考中英文我英文直接就25分的题目写不完,
所以接下来考传知也很崩溃,但每一场都尽力写完。
结果出来也超出我意料,所以大家不要放弃啊!!
你不知道教授怎么想~~~~!!!
七、书单&网站&KOL
书单:
1. 数位麦克鲁汉(来不及看,只看了序,但很有用)
2. 社群媒体批判理论(2017年新出的翻译教科书):
超推,我只有翻一半,就抄下很多觉得能写进考题的好用观念跟句子,
同时这本书也补强了补习班讲义,有更新对社群媒体的批判立论。
同时也针对社群媒体的“真实”有讨论(也是因为喵过这书才写的出政大那题啊~~)
3. UX从新手开始:使用者体验的100堂必修课:
为了交大传科概所看,很简单易懂,看完能对UX有基本概念。
网站&粉丝专页:
数位时代、社群丼、端传媒、报导者、上下游、medpartner、媒体小农、
沃草、欧洲观点等等,新媒体找自己有兴趣的follow。
传统新闻媒体我只有follow公视、
UDN(为了了解不同的观点,时常被同温层外的留言给冲击啊)
KOL:
可以follow各所教授的社论或脸书。
最后该做的口袋名单要做~(自传、研究计画、书单、记录片等)
希望这篇落落长的心得能给之后的考生一些帮助!
要重回校园了~~(感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