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考取北大,中央经研所

楼主: s4552752 (无垠大地)   2017-09-10 00:15:02
一、 前言
手机排版,伤眼抱歉~
拖了一年之后,这文章总算开始打了…
这篇文的出现,除了还愿,更主要是希望能提供想考经研所的考生一些准备方向、要点。
小弟是重考生,虽然不是说考得很好,还是希望自己弱弱的分享能多少帮助到未来的考生,就值得了~
二、 背景
新庄私立大学经济学系
经济尚可,统计成绩颇差
上学期 / 下学期
总经 99 / 96
个经 92 / 95
统计 78 / 54(重修66过了)
统计差就成了我考研究所最大的罩门…
三、 报考系所
因为未来希望从事经济研究工作,因此当初非常笃定的只报考了经研所,事后回想觉得非常有种~竟然没给自己多一些机会
但是!!我不后悔,我爱经济学!!!!
台大:落榜
政大:落榜
清大:落榜
北大:备取1X
中央:备取1X
四、 用书以及准备方式
因为对经济学比较有自信,总经、个经的部分原则上都自己念。统计真的太差,所以买了程大器统计函授来看。
但因为需要考古题答案,因此有补经济统计的冲刺班(?)。经济的部份补高X的张政,老师会带我们做考古题;统计的部分,老师有自己的教材,慢慢带我们做题目这样。
当时准备的策略是,经济学就靠做题目来补足自己不熟的部分,精益求精;统计则是按部就班重头看过,把不懂的观念补起来。
《程大器》    统计学重点整理 上/下册
《赖景昌》    总体经济学(含解答)
《毛庆生》    古典新论(含笔计)
《张守钧》    个体经济理论与应用
五、 准备过程:
1. 大约9月才开始看书,但因为同时有打工,而且迟至11月才停掉打工、专心备考,准备的时间其实有点短。
2. 如同前面所述,经济学的部分就靠考古题,锁定经研所题目,遇到不懂的地方就回去翻教科书复习,加深印象。
赖景昌跟张守钧的书我觉得都还不错,非常建议要考经研所的人翻翻看他们的书,会有很多的帮助。
3. 准备台大经研这一块,个人觉得新古典那一套其实满有趣的。或许也没有大家讲得那么难~大致上分析都满符合经济直觉的,也就是把个体那一套搬到总体来分析,替代效果、所得效果等。
甚至,个人觉得之所以会讲欧勒方程式,就是个经的MRS_x1,x2=Px1/Px2。只是,x1是第一期消费,x2是第二期消费,所以相对价格跟利率有关(从预算线可以看出来)。
不过,到后面提的静态模型的均衡分析、厂商的部分就真的有点难度,当时小弟也未能全部看完(汗)。
强力建议!!考台大经研,毛老师的书还是要买来翻一翻,至少可以拿到一点分数。
4. 读书会真的非常重要!!
朋友间互相讨论对于厘清自己的观念有非常大的帮助。非常感谢同时跟我补高X的同学,透过一起的讨论、解题,让我更清楚自己有哪些地方不足。加入读书会,也有督促彼此念书的效果,避免念书念到偷懒。
5. 统计真的非常重要,程大器的书很不错,一些统计结果的証明满详细的。
采取题海战术来强化自己的统计,每天算10~15题统计,我自己觉得满有帮助的,
可以培养做题目的感觉以及反应。
第一年考研究所时,就是败在统计太差~
当时差15分就可以上台大,且当年统计超简单,却考烂;第二年差5分可以备取政大,却败?
当时我是ANOVA直接放推,想把重心放在点估计跟其他重点。但其实有点冒险,如果有时间?
6. 考前一个月,心里会非常慌张,这是非常正常的~就是会觉得自己有很多东西没念?
准备的过程大概是这些,只是小弟我一点小小的分享跟建议。版上有更多高手的准备方式更
六、 后记
当初在北大跟中央之间犹豫,最后选择了北大,位置是一个很大的原因,另外是评估北大师
当初有到新庄文昌祠拜拜,把准考证投放在那边感觉心安了不少。考生准备到后来,容易压力大,或许可以考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