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资工所四个月备上成大电通心得

楼主: sles940403 (熊爷)   2017-04-29 14:10:07
以下代PO 0.0
最大重点先放起手,也就是这篇心得适合哪类人看?我认为这篇文是写给:“各种跨考或
资工系数学超烂的学生,有一天突然发现他妈只剩4个月就要考试了怎么办,干我TKB还没
开始上欸!然后刚好有个人想跟你一起唸,然后他竟然还是跨考生,并且你明明就他妈剩
下4个月却还是想要玩传说对决或是炉石以及石器时代手机板。”这类型的学生,然后我
的读法算全职考生,我是大五所以没课,不过一般大学大四到10月差不多也没啥课了。
我大约7月底报大硕,7月在玩RO、8月斗阵特攻、9月有点懒散整天无所事事睡觉打炉石打
LOL看漫画,10月战友找我我才正式开始准备这样。先说一下自己的成果,真的很烂,因
为这算是有点投机取巧硬要挤到备取名单的读书方式,所以基本上我的成绩可以说是惨不
忍睹(还好成大能上QAQ):
台大资工、电机丙 爆开(落榜)
交大 备 资甲13X 资乙 5X 网络 7X
清大 备 16X
成大 资工备 10X 电通备 2X
中央 备 20X
中央以下全部没报,当初是抱着没上四大就边工作边准备托福想办法出国的心态。理论上
大概就是成大资工跟电通稳上,清大有一点点渺茫的机会,其他爆开这样,我认为问题还
是出在数学的质量太差,以及准备时间过短,这点我最后会提到,先说一下我个人的经历:
本人私立前段资工系大五,英文门槛没过正在修英文,在校成绩普通偏烂,数学特别烂,
因为我们线性代数只上到他妈的二阶行列式,微积分三修勉强过关,专业科目成绩还行。
那我为什么说跨考也能参考本篇心得呢?用我自己例子来说,我的资演上下平均大约70、
计组78、OS甚至95分过,但是当我开始补大硕的TKB以后,我发现我以前所学的东西几乎
都无法应用于考试上,也就是说,就算是本科系,除非你是四大四中资工系有认真修专业
科目及数学的强者,不然其实与跨考无异。
==========================进入正题==========================
先说老实讲我很讨厌补习班这样的社会文化(欸欸这不是要给大硕看的心得文吗?),但
是不得不说的是,如果不补大硕,你的实力必须要非常强,大概是要能自己看完原文书并
写完上面部分题目的强度,因为补习班能给的资源太多了,尤其对跨考生而言。首先大硕
干话王(我自己取的,别吉拜托)洪毅会先跟你讲各种选考策略,像是这间学校考试的科
目叫做啥,或是各个科目实际上所占的比例之类的,然后上课时会把常考的观念教给你让
你印象加深,最后题库班会直接给你历届考题汇整,你不需要自己找个半死还被PTT乡民
说是不肯花钱的废物。
那就开始了,前面我有稍微提到,我有个战友,那我也稍微描述下他的背景:国立前段大
学通讯系跨考,已当完兵,数学偏强,其他超烂,就标准跨考生。
记得,各科的笔记先买好(网络上有卖),我个人只有数学是自己抄写,因为真的太烂想加
深印象,但效果不大,且边上课边抄笔记很容易无法专心听讲(我个人),所以砸个一两千
买好各科笔记直接上课画重点就好。
10月:
这一段时间先冲数学把最重要的基本盘拿好。
8:30~12:00 补TKB黄子嘉离散数学、线性代数(从他妈第一堂开始)
12:00~13:00 北车吃饭
13:00~13:30 K中睡午觉 (这很重要,状态不好对学习有很大影响)
13:30~18:00 跟战友在K中两人研究室讨论数学(用气音),范围的话就以两小节为基本
(1-1、1-2这样),线代离散各半,视章节难度决定要调整为一小节或更多。
18:00~19:00 北车吃饭+趴着休息准备上课
19:00~22:30 继续补TKB黄子嘉离散数学、线性代数
数学部分我们是一起讨论黄子嘉上课的笔记,题目全部都会做一次包含观念,也就是把他
的笔记全部再写一次喇。那这个部份我们会先跳过一些什么数研所必考啊、统研所必考的
题目,基本上对考资工系帮助较低又超难,然后需要注意的是离散数学的部分我们直接放
弃树、代数结构、第八章还有命题逻辑后面全部(命题逻辑当然没放弃),线性代数第六
章跟第八章直接放掉,以上全部没空看。
这一段的心得是,真的要撑住,非常累,可以说是我这整次准备中最累最想放弃的一段,
黄子嘉是好老师,但你他妈连续上一整个月每天7小时,上完不能休息直接跟战友讨论,
你一定崩溃给我看,而且我的数学真的烂到有剩,因为我本身微积分跟高中数学非常烂,
所以离散或线代用到微积分的部分都要战友再教我一次,真的很累。另外偶尔我们会不讨
论上一整天课让我赶进度这样,然后你们会发现即使我们已经放弃一大堆章节了,还是弄
到11月1号才正式结束。
11月前半(15号前):
8:30~12:00 补TKB洪毅资料结构
13:30~18:00 与战友讨论资结笔记
19:00~22:30 继续补TKB洪毅资料结构
这一段其实只花了大约10天吧,因为资结那时就有可以调影片速度的功能了,而且洪毅超
爱讲干话,什么他大学又怎样怎样根本传奇人物之类的,再加上资结我真的觉得很简单(
跟那三小数学比),我几乎都调1.5~2倍速,所以一下就补完了,资结部分只有放弃最最
后面讲到的第二章跟第四章的部分。
讨论的部分一样只有笔记本,这个部分我跟战友有歧见,他打算除了图论的那6个算法
以外所有算法完全不看,像是什么QUICK SORT的算法之类的,但我觉得稍微看懂对将
来一些程式码型题目会有帮助,这个部份看个人,结论的话确实我的资演都是比较高的,
但这是投资报酬率问题,跟成绩高低无关,且他非本科可能看程式码会有障碍,个人取舍

此外算法这科我们是直接全部放弃的,除了MAXFLOW的部分有学会一点点。因为算法
是很矛盾的东西,有些东西可以说是必考,但又会难到你根本写不出来,像是OBST之类,
花那些时间跟精力不如把能拿的通通拿好,这是我们的想法,毕竟只有4个月,就结论而
言我觉得我们策略正确,因为就算是很难的算法题目,还是有很多陷阱,要拿到真的很
难。P.S虽然如此我还是蛮感谢林立宇老师的,因为她萌萌的(?),有时候我真的读到很想
去捷运砍人看到她萌萌的我就决定继续努力了(??)。
11月后半(15号~30号):
8:30~12:00 补TKB张凡计组计结
13:30~18:00 与战友讨论计组课本以及题库班题目
19:00~22:30 继续补TKB张凡计组计结
计组部分我们的策略是,只准备第一、三、五、六跟第七章DISK,第四章的基本DATAPATH
学会,大概这样,本科算是我强科,事实上本科的CP值我认为也非常高,虽然今年清大资
工计系不知道是怎样,好像很想重返荣耀一样,但交大、成大、中央都还算是很中规中矩
(中央……一半吧),计组在短期准备来讲算是较容易快速成形。先申明我大学时期硬件系
列整排都超烂的都在被当边缘(数位电路、计组、计结),这部分我认为张凡真的是我的恩
师,教得精辟又简明,而且讲话又很愤世嫉俗,跟我很同调(?)。
正课的部分有上第一章跟第五六章,其余自己看懂,这个阶段题库班已经开课了,这边特
别提一下我认为题库班各科的重要性:计组>作业系统>资结。数学部分我们完全没有去上
,资演只去一堂,这个部份我无法评断,就结果而言可能数学算是蛮重要的。那这边要注
意的是,张凡的题库班可以说是必上,一方面他会帮忙复习正课班你不够熟的观念,再带
你读一次,另一方面他会针对出题率高的题目重点讲解,基本上我们后面复习都只写他做
过的四大题目而已。而洪毅嘛……算是可以过去当作半休息日吧,老实讲我认为他上的资
结蛮夸张的,作业系统也不惶多让,但我怕被吉0.0反正不推荐太认真上喇,有点浪费时
间跟精力,但是题库班的题目一定要拿来练,真的会有帮助。
12月:
这个月就比较不固定,作业系统的部分我们只放弃第六章,原因是时间不够且CP值低不常
考,前面1~5章的部分我是自己看笔记,看懂以后教我战友,然后我们大约花了7天左右去
把作业系统第7.8.9.10章上完,如果非本科或是作业系统基础较弱的可以多花几天把前面
第4.5章的正课也上完(1~3章我认为可以说是文组题目,就背而已没难度),我自己是有一
些基础可以自己看笔记。大约时程安排如下:
8:30~12:00 补TKB洪毅作业系统
13:30~18:00 讨论作业系统笔记以及题库班题目
19:00~22:30 开始第一次写题库班题目(资料结构、作业系统、计组计结),或是去上题库

大约到第二个礼拜快结束作业系统会讨论完毕,之后的时间安排就比较直接:
8:30~12:00 写题库班题目
13:30~18:00 写题库班题目
19:00~22:30 写题库班题目,或是去上题库班
基本上我们就是安排每三天一个RUN,分别为计组资结、计组作业系统、资结作业系统,
每三天会各有两个时段给这三科,多余的时间我们开始写数学的考古题,我们写的范围是
100~105台清交成,算偏少,数学我们会规定考试时间,写完再讨论。那题库班写题目的
意思就是我们从第一章开始,一题一题,抓老师有讲并且四大+中央有考我们也认为考的
机率较大的题目来写,如果是观念题就直接讲各自的答案并讨论,如果是计算题就开算,
算完对答案并讨论解法。
这个阶段务求扎实,如果不会就翻笔记复习,因为之后第二第三次写题库班题目速度会很
快,第一次一定要完全搞懂才有办法齁得住。这个阶段因为我们太相信他妈的题库班进度
安排,结果他们一直狂加课,搞到最后我们拖很晚才把第一遍写完(大约12月底)。张凡的
加课是用心良苦啦,啊洪毅……0.0。
1月前半:
终于要收尾了,这阶段其实不到很累,但会有种心累了的感觉(??),这方面可以爬爬研所
版很多相关心得,我就不说了,总之要撑住。到这个阶段我们很常玩传说对决……因为很
烦躁,想干脆赶快考一考算了还读三小这种感觉。
8:30~12:00 这阶段早上全部给数学写考古题,一天可写大约两份
13:30~18:00 开始写第二次题库班题目
19:00~22:30 写题库班题目,或是去上题库班
到差不多三个礼拜时,所有题库班题目会写完两次,数学考古题也大部分两次少部分一次
,后面我们决定分开两间各自自读避免互相干扰,以求自己能够在考前复习完第三次。这
阶段没什么好讲,就把之前写的重新回忆而已,若有还不是很清楚的一定要彻底弄懂了,
我都会直接去找张凡或洪毅问,洪毅还会喷你,但不要怕一定要认真问到会,等你考上就
可以跟我一样发废文来喷他了(???)。
1月后半:
这边我战友可能比较认真,我自己有点倦怠所以算很颓废
10:00~12:00 没错我可能会睡有点晚0.0然后我自己是没特别排就随便看
13:30~18:00 随便看,可能玩个两场炉石或传说对决,主要玩翠玉萨跟刀锋(这边玩游戏
要以无脑为主,切忌玩需要过度思考的游戏或角色)
19:00~20:30 随便看,同上,而且我心太累所以还买了卡包跟造型(?)
先说一下,题库班扣掉我们放弃的章节,总共有14本,所以所谓的随便看指的是在考前把
14本全部写完第三遍,老实讲我到考前还剩下1本没写完,但这个阶段我个人认为其实没
有很重要,当你第一遍基础很扎实,第二遍又有认真回忆记在脑海中,第三遍就只是不要
让自己忘掉细节而已了。
考试时要注意的就各心得文都有写了,要好好睡觉啊,不要太紧张啊之类的,还有该拜的
土地公就得好好拜等等,考试当中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题目重要度的分配,绝对要先写会
写的题目,虽然这种浅显易懂的智障道理都讲到歪掉了,但当你没有学习控制时间而直接
去考试时,还是会遇到很想搞懂一题而浪费太多时间那种智障情况,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像
我上面所说事先练习时间控管。
最后分析一下各科CP值:
原本听说的CP值:计组>=线代>资演>作业系统=离散
我考完的感觉:计组>资演>作业系统>=离散>线代
老实说我线代根本完全被虐假的,尤其台交成(这样说其实只有中央有拿到),离散反而感
觉还可以。我个人是觉得还是要看当年的考题走向喇,今年数学我记得普遍都偏难,我每
天都在被虐。不过计组跟资演我觉得大致出题很固定,CP值是非常高的。
补充我认为这次准备考试的问题跟改善的可能方向,分析下来我认为大致问题有三点:
1.准备时间过短
2.数学准备方式过于粗糙
3.考试时时间控制没有处理好
针对各问题做讨论,第一点跟第二点算是相依的,因为虽然读书的密集度很高,但当我们
念不下去时还是会决定先去看个电影(这四个月大概就看了三、四部吧),或是打个传说对
决,我自己本身还常玩手游(石器时代、TAP TITAN2、少女前线之类的),偶尔晚上还会看
个新番旧番(我考前两天还在看为美好的世界献上祝福),基本上我认为读书时的心理及生
理状态是非常重要的,在心情不好的情况下,硬是怒看一整天效果通常也不会好到哪去。
所以我认为以这种偶尔没事就去看个电影或是玩个手机看个动漫的读书方式,四个月是有
点短了,想考上成大是OK的,但清交需要运气,台大可以说是不可能。
数学的部分我们证明了只写黄子嘉笔记上的题目跟四大考古是不够的,如果再来一次我认
为数学部分还要再多一个月(其他科算是够了),主要会多增加写黄子嘉的分类题库以及原
文书后面的题目。最后考试时间控制的部分,由于除了数学都没有在控管写题目的时间,
最后我在写一些学校的考题,尤其是计系的时候,时间上非常紧迫导致有一些非常致命的
失误(交大大概爆了10分吧……),这点也需要注意,改善方式我觉得可以在考前最后几次
复习时加上时间的条件,或甚至也去写写整份的考古题训练速度。
最后给点我对于自己读书方式的辩解,基本上我不会后悔自己这段时间所玩的游戏,以及
所看的电影、动画、漫画,跟女友去吃饭跟家人吃大餐跟战友玩传说对决等等,我认为真
正的认真就是你打开书的那一瞬间到你阖上他为止,把自己逼上捷运是没有意义的,只要
不愧对自己就好。
记住,考试前请先问问自己为什么要考试,我自己是大学太废想多花两年想办法充实自己
的程式跟知识吸收能力,虽然程式上本来就没有到太弱,但学习态度上因为这次准备考试
有了很大的改变。如果是跨考想要拼个好工作的,我觉得可以先去职场工作一两年再来考
,最好确定自己想读,不然考试又累又浪费钱跟时间,当研究生其实很累(就我各种四大
朋友所说),所以不要盲目的为考而考,会后悔的(我他妈都有点后悔了)。不知不觉就写
了快五千字的废文,希望可以帮助到一些太晚开始准备又想拼个四大的同学们,谢谢指教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