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xm3fu0 (吕喝喝)
2017-04-09 14:20:27注意:文长,本人又废,手机排版,没有上色,请见谅。
前言:
先说说考研的重点好了,考研真的不容易,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压力,有学校进度,有家人、
女友要陪伴,更何况每年考试1000个有800个落榜,
想清楚考研动机,为了自己心中的目标努力前进,
套翔蛇的话“不要选轻松的路,因为轻松的路,总是下坡。”
如果考研的时候拿不出杨莉的“不吃不喝不睡”精神,
就得自己好好想想了。
*注:原PO并没有考的极好,有落榜的、备取的、鲜少正取的,
这篇主要是想平衡一下版面,不要都是天才等级的读书方法,
看看弱者的读书方法,可以避免一些“幸存者偏误”
成绩:
台大经研
个:75、总:61、统:52、英:75
正9
清大经研
个:15、总:27、统&微:56
备16
台北大经研:
个:59、总:32、统:38
备16
成大经研:
个:93、总:51、统:58
正1
台大财金甲组(财务金融)
经:76、统:42、财:60、英:44(50)
第一阶段落榜
*英文差6分 三科总分亦差6分
政大金融(财务工程组)
统:35、财:76、面:78.33
第二阶段落榜
清大计财
统:85、财:77、英:55(55)、口:83.67
备15
交大资财乙A组
统:69、财:71、口:放弃
*经试算口试需拿102分才得正取
成大财金
经:45、统:98、财:67、英:64
正12
中央财金
*待补
背景:
长庚电机系、班排85%,大四上才决定考研,统、财补张翔,经济补杨莉。
技术性延毕一年,没有缺学分、公共服务、英文等等门槛。
准备方法:
1~6月
先听财管的数位课程,再听经、统二科,将数位课程听完,
统计仅仅听完初统,由于工转商,到了一个陌生的领域,
又林口学堂都工科的,而且我又贱又不爬文。
所以我数统等到很后来才学起来,交给后面。
/*注:先听财管绝对是错的,而且是大错特错,
但是桃园学堂的行政排课错误,那时候要重新输入订单,
处理统编等等,延误了一两个月,让我只能先听财管,
我必须得抱怨一下,因为这个问题让我浪费了太多时间
来补足跟财管里面的数学推导,以及重新学习等等。*/
7~9月
/*环境介绍
因为我届时盘缠已剩无多,没有课程进度,又想多点时间看书
我在板桥车站附近的社区当夜间保全,每天晚7到早7,作4休1,
每个工作所巡逻、配报纸、送羊奶、指挥交通,等等杂事,
大概每天都可以有9小时的自由时间可供读书,一个月33k,
而且社区的叔叔阿姨知道你这么努力常常会有小礼物哦。
最后9月离职原因是身体不适,无法再支撑长期的日夜颠倒。
*/
我先花一个月解决最困扰我的《财务管理》,战战兢兢的读完,
并且把有关财务会计的资讯,整理成一张表格,
把四大报表写出来,在旁边写可延伸的各种公司财报数据,
再把杨莉的两本《魔法书》、翔蛇的《提纲挈领学统计》
轻松愉快并仔细小心的翻看,同时写翔蛇准备的财管考古题,
考古题非常多,大约3000题吧,攻略完绝对是功力大增,
准备考试时需背诵的资料一定要整理起来,方便阅读,
要背诵的东西非常多,每周一定要把全部东西浏览过一遍,
尤其我不擅长默背,所以我必须每周看多次,然后把这些东西印在脑袋。
10~12月
《统计700题》、杨莉整理的经济考古题各完成一遍,
看过多次后,我开始处理一些较深入的观念,各考科的证明题,
以前没看懂的东西,再重看一次感触特别的深,
这边不赘述,以前逃避的东西,这时间拿出来看就是了,
因为程度上来了、逻辑底子打好了、专有名词熟悉了,
再来看以前不会的东西,确实比较能看懂,也能发现许多以前逻辑上的谬误。
但我傻傻的,把无母数所有公式、分配全背了下来,
至少每周多花两小时背诵…
1月初
影印个年份历年考古题,突然发现统计好像都拿不高分,
本以为光是提纲跟700题可以攻克,不过这才发现
每回都有20分左右拿不到,写政大金融的时候更惨,
大概80分拿不到吧,这时候出现想放弃的念头,
大概花了几天沮丧,想到自己快崩溃了,这时候才去博客来
订阅考题的详解来学,结果一知半解,从数统背到时序,
好像跳到没办法理解的领域了。
1月中
这时我才在车厢找到翔蛇的《数理统计》宝典,仿佛久旱甘霖,
才想起还有几小时的数统线上课程未看,但也过期没办法看了,
时间序列的部分,考题并不难,把回归学好,
多用Google查,差多了也不会太难懂。
反省:
1. 财管可以先把财报分析学习起来,其他的须有统计底子再学。
2. 无母数可以看,但他可能不会考,而且很有可能不考。
3. 考经研所的话,计量必须补,否则时间序列的考题会崩溃。
4. 多参与现场班模拟考,我没考,所以不知道程度在哪,很恐怖。
5. 多报几间学校,因为人生真的不适合拿来赌,
不过我考政大经研的时候,已经是第11所,
考到太想吐,直接离场。
6. 考前要记得多爬文,考台大财金还是买本叶小蓁,我没买,统计考很差。
以上好像都说统计、财管较多
以下复制贴上我给朋友的经济准备方法
因为经济准备的时间较少但考的较好。
“个经:
准备时先把最基础的供需、弹性、所得预算、
无异曲线、成本理论、生产理论等先大概学过一遍,
第一遍不求深,跟着老师的进度把口诀跟性质等等先熟悉,
再来把几种市场模型都精熟,尤其是寡占市场模型,
把这单元摆在最后我想是因为他最复杂吧,
不要到最后就没力了,这边很重要呢!再来,
把供需理论的自由贸易、弹性的弧弹性、无异曲线
与所得预算的slusky、hicks 、恩格尔加总定理、
对偶理论等等比较复杂的部分加强,在学习无异曲线时
有许多种图形及解法,多数虽可以用拉氏求解,
但是考试大多不会考一般题型,所以还是要学习老师教的解法。
最后再学习成本理论以及生产理论,太多数学模型的假设,
相对复杂许多,CP值没有这么高,如果时间允许一定要学起来,
有时候考研就是差这么一题。
总经:
《总经魔法书》多引用赖景昌大师的《总体经济学》
搭配杨莉老师的讲解,学习起来是事半功倍。
各个学派的假设、推论、模型,甚至是争执都很重要,
尤其是卢卡斯批判说明了适应性预期到理性预期的差距。
每个学派的五格图都要学起来,搭配国际金融的BP线,
IS-LM-BP图形在经济分析题型里非常实用,每种情
况每周画三遍都不为过。还有非学派的失业率章节,
用飞利浦曲线来做有关失业率以及通膨率的分析
也是答题卷必须包含的。其中IS-LM、AS-AD的图形
斜率必须学会推导或是背诵,其中虽包含全微分
等困难的数学式,但这也是每年的必考题。”
以上,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