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闻] 曾懿霆论文太优异直升博士班

楼主: winchin (撼动宇宙的第一小步)   2015-07-27 02:09:52
: → femlro: 22+5 少念硕士会比较快~XD 106.1.185.58 07/26 22:17
太乐观预期读多少年就一定毕业
这是很多人的通病
进去博班之后,变量很多的
尤其,若你是大学毕业就直升,更是如此
很多东西都要到研所阶段你才会看清底细
我刚刚发现,其实中山物理系之前就用这个当噱头宣传过
去GOOGLE找到N年前的一篇旧文,供大家分享一下:
=====================================================================
少年出博士 中山大学物理系吴**直升博士班 2007-12-11
http://www.nsysu.edu.tw/files/14-1000-14345,r2561-1.php?Lang=zh-tw
22岁的吴**为物理系四年级生,大三选择进入物理系助理教授郭**的研究室
,跟着师长从事超高真空探针显微技术与奈米材料的磁性与电子结构研究等,同时
并申请国科会计画。三年级下学期通过中山大学三二三三人才培育计画,四年级
更通过学士迳修读博士学位,成为中山大学最年轻的博士候选人。
吴**表示,理工学院学生在大学时期可以选择要不要加入研究室,进入研究室
的好处在于除了课堂上基本知识的学习外,学到的更是一种研究态度与独立思考
的能力。由于跟随的指导教授郭建成为新进老师,研究室风气正待建立,学生所
学更容易发挥。
吴**说,每个人的研究能量在三十岁左右为黄金岁月时期,所有的科学基础与
创造力在这时期已够成熟做好该做的事情,若能越快完成学位,在博士后的研究
才能更纯熟,家人也都采开放态度支持他的选择。目前他修习研究所课程,预计
四、五年取得博士学位,期间也计画参加系上与国外研究机构的合作,进行为期
一至两个月短期研究,以储备学术能量。
吴**提到,大学是一个开放的地方,拥有各种的资源能满足各式各样的需求,
自身拥有想法是很重要的,目标方向也要很明确。但大学四年的生活不需要过得
很严肃,他不但参加国乐社弹中阮与活跃于球场外,更尝试往其他兴趣发展,只
是时间分配需有效率,不能花太多时间沉迷网络而让自己不及格。
虽然一般人都认为学历很重要,但吴**认为,相较于学历而言,学术界更重视
研究成果,比起刻板文凭,重要的是积极态度与学术能力。吴**说明,中山大
学物理所为策略取向,以固态方向为主,此一领域研究成果丰硕,相信能在中山
既有之学术基础上能让自己的研究更精进。
==========================================================================
好! 重点来了!
当初这位吴同学后来怎么了?
我查了一下,假如从2008年开始唸博士班好了
他的博士论文毕业年度是:103学年....也就是2015年
总共念了约 7年-7年半左右.....
(粗估,因为我不知道正式转成博班的确切年度)
我不臆测这期间是发生了啥事,所以才拖这么久
但绝对不是你乐观想的那样:22岁+5年 就可以毕业
(用直升也没有省到时间)
博班不可能百分百说念几年一定毕业的
都要看天时地利....尤其是 人和
常常一不小心,毕业就30几岁了
: → femlro: 另外你一定不知道台GG怎么叙薪 106.1.185.58 07/26 22:17
: → femlro: 博士就是有博士对照的因水 106.1.185.58 07/26 22:17
: → femlro: offer get就是博士级 学校的差距不大 106.1.185.58 07/26 22:18
另外,你忘了考虑到一点
博班念这么辛苦才毕业,很少人会一拿到文凭就马上到业界工作的
肯定都是先找个博后、兼课....撑个几年,投履历找教职
等到撑不下去,才往业界发展
所以不是:22岁+5年而已
而是:22岁+可能7-8年毕业+1-4年撑著找教职=30几岁
(还没加上当兵!!)

这是学校绝对不会跟你说的
所以我才说这样骗学生直升很夭寿
因为老师只会拿好的一面,优秀的一面,出来宣传招生
但个中的奥妙,他们不会老实讲的
宣传完......当事人后来怎样,根本不会被提及
反正我只要能用这个宣传即可
除非他后来又有成就,学校才会来二度沾光,再用去宣传
如果没有,这位校友后来怎样了?绝对不会有人关心
话说,我发现这位吴博士,他目前是在母系当博士后....也还没去台GG
至于能不能有教职......这也只有天知道了
同样在当博后的,好几位都是中山物理博士毕业
即使中山自己收来当专任老师,也只能收1-2个人
你可以想一下,等新闻这位"比教授还优异的"曾同学毕业后
(曾**论文太优异直升博士班)
等著跟他卡缺的学长姐有多少人??
再加上,从明年开始就准备进入少子化浪潮
一堆学校都在缩编、遇缺不补
等曾同学数年后博士毕业,到时又是另一番景况了
更别谈科技业,五年前、五年后景况可能都不一样
到时还能不能有现在台GG这么好的缺可以卡,还很难讲
说不定连台GG都在缩编博士研发人力
所以,嘘说我眼红或唱衰的人,可以看这例子好好想一想
尤其,如果本身家境就不好,被骗去直升博班,是不是真的很夭寿??
这一点我前篇文就提得够多了,所以这里就不赘述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