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中正电讯传播所考取心得

楼主: newtyper (废文无产阶级者)   2015-07-26 22:28:01
[前言]
虽然板上已经有不少传播所心得了,而且都一个比一个还强,但我觉得太强的心得跟我自己
的条件和背景多少有点脱节,所以希望我这弱弱的心得能帮助原生学校不响亮但想继续进修
的学弟妹一点参考囉!
[背景]
我毕业自淡大文院科系,因为是转学生所以读本科科目常常好几个年级的必修一起吞,所以
在校成绩并不突出(连毕业都很惊险)。大四上才决定考传播所,暑假的时候开始准备与补
习。
[时程表]
1、暑假(7~8月)
学校规定要校外实习,我暑假时是一边实习一边补习,真的很累,而且一有时间可以读书就
会“久旱逢甘霖”,所幸系上对实习地点的规定比较宽松,让我可以在一家新兴网络媒体实
习,对于理论的应用颇有帮助。
就像前面说的,我原本不读传播,这段时间读得很痛苦,暑期课程对班上同学来说几乎算是
“复习”,只有我在吸收新知识,但是也很充实。七月中旬传播理论与新闻学同时开课,八
月才开始上电子媒介。
私下准备方面,我把大部分心力放在把上课内容、一些时事整理成笔记。可以开始尝试描述
一个理论并举时事应用,甚至是比较不同但相关的理论。笔记方面我建议买活页型的笔记本
,扩充性比较高。
2、四下(9~12月)
开学后,新闻学也随之结束,开始上议题分析。前面忘记提到老师会小考,暑假顶多都是考
名词解释,但开学后开始会考理论比较,而且可能是用理论本身没有强调的部分来比较,像
是:试比较创新传布与沉默螺旋对阅听人默认的不同?
这段时间和暑假类似的部分,就是一样在狂作笔记,但是对传理等也已有一些基础,因此也
可以开始挑战考古题。一开始写考古题,可能很多人都会遇到同一个问题,常常想不到可以
用什么理论来写题目,无妨,那一开始就看着课本或笔记写题目,主要是练怎么论述,写完
拿给老师看,再让老师给一些建议。
3、考前(1~3月)
补习班课程方面,电子媒介约于11月结束,议题分析则一直上到1月底,对稳定军心其实很
有帮助,后续就是一直写考古题一直写考古题一直写考古题,写到有时候还会有点想吐(不
是夸饰),写考古题的时候已经开始需要计时了,如果不知道怎么计时,原则上是该题占几
分就计时几分钟。
可以讨论的同学也很重要,很感谢补习班同学兼未来的同学常常帮我突破盲点XD
如果我没记错,第一间学校交大甲组是2/6考,总之就是早睡早起,不要像我考师大的前一
天还失眠又考五科。
[各科准备]
1、传播理论
书单:
易行讲义
李金铨《大众传播理论》
翁秀琪《大众传播理论与实证》
两本课本都算是经典等级的,看着算是打底的。基本上我的进度就是紧跟老师上课和小考的
进度,以老师编辑的讲义与上课内容,用自己看得懂的方式做成一本笔记,依能力调整进度
,想想铁达尼号也因为赶工才一撞就沉,稳比快更重要。
我个人来说差不多在9月处理完北美理论,接近11月才做完欧陆理论,一直到考前都持续吸
收新的理论,并整合到应考的“防御网”中。
2、新闻学
书单:
易行讲义
除了传理以外我唯一有另外做笔记的科目。主要是把讲义看熟、上课认真听就可以了,东西毕竟比较…不怎么灵活一点。
3、电子媒介
书单:
补习班讲义
科技新闻
不得不说讲义内容比较陈旧,有次我发现有家学校民国88年的考题才能和讲义内容对得起来
,实在有点傻眼。不过在比较后面的课程中,加入许多新科技的部分,像是VR、AR,还有
100个必懂名词整理之类的讲义,算是比较详细。
科技新闻的部分,因为自己兴趣的关系,本来就有载乡民晚报然后把科技新闻放第一顺位,
平常也会去逛许多科技新闻网站(像是数位时代、VR-ZONE、engadget、inside等等),所
以倒是没有什么压力。
4、议题分析
书单:
易行讲义
平常自己多看新闻
这科在不同学校有不同的名字,跟传理可谓连体婴。补习班方面,老师帮我们准备了几个议
题,加入了很多论文的精华,也是让我们更熟习理论可以怎么应用,可以把一些传理没完全
搞懂的理论进一步补起来。
我觉得更重要的是搞清楚最近有哪些议题啦。像是去年先是太阳花、后有九合一,出题老师
之心根本路人皆知,我考5间学校中就有2、3间学校出柯文哲现象。而选举中,在社群媒体
、大众媒体上的现象,可以被哪些理论解释或不能解释,或是可以被哪些理论批判,都是可
以准备的方向 。
5、社会科学研究法
书单:
图书馆找一本顺眼、不要太旧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师大only,我到考前三天才去图书馆借书(掩面),好险没出很细。
6、社会学
书单:
补习班讲义
《社会学与台湾社会》
因为我们补习班去年社会学没有面授班,然后我暑假实在抽不出空、开学又要和23学分粗乃
玩,所以一直拖到12月才开始看,看到三大家后遇到期末考,想说等考完忙完之后继续看,
结果补习班有设定12月后就不给人看带子的规定,所以我的课程就只到三大家…..。
因此我花了约一个月的时间翻《社会学与台湾社会》这本书,不过也只有交大传播甲组独立
成一科考,加上我比较擅长用Gramsci和Althusser的理论,还不至于说上战场没有子弹打,
但论述能力就真的和传理有相当大的落差。只能说上课一定要搞清楚补习班规定啊!
7、英文与国文
英文部分,我主要是看外文的科技新闻(像engadget有英文版),因为我英文本来就很糟,
所以也没有花太多力气在这上面,几乎把所有可用资源都押在传理和议题上面了。
国文的部分,我在转学前就是读中文系,主要是翻翻高中时代的讲义而已。事后证明,应该
多花一点时间看,手感真的有差…。
[应考结果]
政大传院 仆街
成绩单我扔掉了…………………
交大传甲 备取四 未备上
传播理论 38
传播英文 29
传播科技理论 78
社会学 46
口试 50.33
加权总分 291.66
正取最低分 339.34
中正电讯 备取19 已备上
当代传播问题 60
电讯传播英文 7 (QAQ)
实得分数 33.5
正取最低 44.5
师大大传 备取7 已备上
大众传播理论 70
社会现象分析 25
社会科学研究法 42
国文 64
英文 36
实得分数 46.75
正取最低 47.38
淡大大传 备取2 已备上
英文 22
传播理论 73
实得分数 56
正取最低 58
[心得]
在整个应考的过程中,真的充满挑战,跨考加上只有半年时间准备,学校又有不少事情干扰读书,而且在前半段的时间中完全没有战友,精神压力其实还蛮大的,好险都撑过来了~~~~~~
感谢易行老师的教导和补习班同学们的帮忙,少了你们我就要去当海军陆战队了(泣)
最后希望这份心得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囉~~!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