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台大土木所结构组心得

楼主: whitecolor78 (雨天的西雅圖)   2015-04-14 01:38:27
动机:
由于考试前十分焦虑,让我有事没事就翻学长姐的文章来看,所幸许多的不安,在看
完学长们的心得文后,竟转成了踏实。
那时就想,如果能上榜,一定要留下一点东西,帮助之后的学弟妹。
首先,会对于考试作一个基本的介绍,接着介绍<个人背景>,<时程安排>,<各科分析>,
<使用资源与书籍>,最后是<准备方式>。
比较有参考价值的是各科分析,使用书籍以及准备方式,时程安排请当做错误示范XDD
前情提要:
结构组算是土木所中最多人考的组别,考试科目有结构学,工程数学以及材料力学
(交大中央台科是工程力学,会考约40分的静力甚至动力学题目),台大这几年都有考英文
,加权0.5倍。
历届的考试都在2-3月举行,未曾听说有学校冲到的纪录。104年考试顺序是台科2月1
号,中央2月5号,交大2月7号,台大2月10号,成大2月11号,今年可以说特别早,在过年
前就全部考完了(2月18号才除夕)
各大学校的考试时间,通常会在11-12月间公布,但总是会有消息先流出来,10月就可
能有大概状况了。因此,若能在公布后就开始规划,心里有个底,相信可以帮助你心情更
加稳定。
正文开始
个人背景:
113土木系,系排40%(3下时47%),大二结构被当,工数12低空飞过。
使用资源:
一.正课
1.建国补习班(工数是陈立林易老师,材立结构是洪达老师)
2.书籍:欧阳老师出的解说结构学,解说结构矩阵(大推!!),材料力学论衡,加上补习附
的书(工数是陈立,材力是洪达老师出的材料力学,结构是老师手写的六本印刷本)
二.考古题
1.洪达老师的材力及结构题库班(大推!!)
(有洪达老师编的材力及结构详解98-103考古题详解)
2.喻超凡:台大88-103工数试题详解 成大、交大101-103工数试题详解。
3.实力:结构学-系统题库(对答案用and参考方法)
时程安排:(错误的例子,请当前车之鉴)
大二:
建国补习班来学校宣传后,就决定补习(研究所+技师),但只零零落落看过几集。
大三下的暑假:
补了整个暑假的录影带,均以1.5倍速(以上)观看,笑话照听。笔记开始慢慢建立,咬
牙坚持补到开学。
会说咬牙是因为补习真的是很耗精力的一件事。补习班老师的上课方式,就是在讲完
观念后大量的解题,自己没有动笔,会觉得老师都在做一样的事,很容易就会恍神。
一个礼拜工数4堂材力3堂结构3堂,其实loading很重,进度没跟好,后面就会很难追回来
这个时期的工数,我选择把笔记写好,很少自己动笔解题目。因此,暑假过完了,
我工数也忘得差不多了.....(因此真心建议,工数听完课后,必须要另外找时间算一遍)
(所幸笔记写得很扎实,看第二遍时以2倍搭配笔记,可以很快想起来)
至于材力和结构,我选择先以力学的直觉记住整个感觉,用理解的方式记进脑中。
复杂的计算,(如变断面积分),其实并不是重点。因此我并没有在第一次上课时就跟着一
起算,而是选择在老师讲解时,写下一些重要的观念与解题关键,并且理解整个概念。
如果卡住的地方只是纯粹的微积分问题,花了很多时间解出来之后,对观念其实没有任何
提升,更会延后到之后的进度,这是极需避免的。
开学后:(各科大概会有十堂课,工数有十六堂在开学后才上)
开学后很多杂事,为了考研究所只修了9学分,也修了结构二(113是选修),怕自己荒
废。
但开学后一直没有机会把课程补完,杂事缠身之下也没有时间拿起书本。随着大家开
始推甄,我也花了一天做了推甄资料,没想到就误打误撞的上了。
这时候的时间点大约在11月,推甄后到放榜的这段时间(约20天的时间),我补完了材
力与结构,工数还差12堂(约是复变与PDE全部)。
一上榜后就开始松懈,工数看了五堂,10月报的建国题库班看了两堂,就这样混到年
底。
一月,学校开始期末考,考完后放假已经1月中.....
(1/17-1/31):
放假后才惊觉时间不够,到一月底的这段时间,我每天早上9点开始念,念到晚上六点
回家。吃饭后,再念到晚上十点。接着会上一下网,看一点小说,再看一下学长姐的心得
文,激励一下自己!12点准时上床睡觉。
这段期间,把工数缺的课程、结构与材力各十堂的题库班(98-103考古题)全部上完了
,并做好完整的笔记。
一有不清楚的观念就立刻把问题写在一本小册子,回去看正课班的讲义以及课程。
还是不懂的话,先跟同学讨论,还是想不到就用FB向洪达老师请教。(材力及结构)
材力整理出基本公式的推导过程,2月开始每天重新画图推导一遍。
(2/1-2/9):
接下来完全进入备战状态,睡前吃一颗B群(隔天很有精神),每天早上六点起床,读到
晚上十点,过程是100%的专注。
每天主要内容就是台大考古题,有拨两天专门算"欧阳"<结构矩阵>的第四章,因为在
台大结构的考古题中,直接劲度法时常会占到五十分!!
算完题目(晚上十点前后)会花一点时间看一下PTT,上一下网,看一点小说(约半小时)
。之后,一直到12点睡前,看一下自己的计画有没有达到,整理一下今天多学到了什么,
哪些还不太懂,并且写下来。
2/10台大考试。
各科分析:
考试的目的并不是学习知识,全部理解并不是你的目标。舍弃太难的范围,安排好你
的读书计画,并确实的执行,会让你读得更踏实而有效。
没有做计划,会导致目标不明确,心情浮躁而不稳定,这都是应该要避免的。
了解目标学校的考试重点、历届的试题配分,是你开始前就应该要做的功课。
工数:
工数各科系间的考试差异很大,如果补的不是土木工数,尽量向同学借到一本土木
专门的工数书。
我在考前20天才借到了一本,把所有重点以及大概不会考的地方抄了下来,不会考的
就不用看了。
以范围来说,ODE,矩阵,向量都很重要而基本,laplace的四种转换要会推导,复利
叶要会函数的展开(台大很少考复利叶积分)。近十年台大没考过复变,级数解很少考。
历届PDE出现机率约三年两次,但一考出来就占到20分,不能漏掉。
因为没上工数题库班,再加上工数比较需要熟练度,平常都没算,剩一个月时我就发
现时间不够了,因此采取放一半读一半的策略,只读了ODE,Laplace,矩阵。其他范围在
写台大考古题时,遇到了再理解。
材力:
公式的推导非常重要!!!挫曲一定要会推导!!!(台大狂考挫曲)
组合应力、粱的变形是最重要的两大章,其中粱的变形直接与结构学相关,学完之后
求结构的饶度饶角会更快速,观念也更清楚。
接着的重点是挫曲、剪力流与扭力杆件,最后是轴向杆件。塑性问题较少考,重理解
,塑性的相关公式,有时间才背。
洪达老师的<材料力学>以及欧阳老师的<材料力学论衡>都很棒,我认为至少要准备一
本,准备到整本熟练,以后遇到问题才知道要去哪翻(每本编排方式不同,找相似题又很花
时间)
考前20天附近,把需要证明的公式以及图型,完整的抄成一份笔记,再把常用的公式
抄进笔记。之后每天花十五分钟全部导一遍。
我自己导了:
1.轴向变位
2.扭转角、扭转剪应力
3.纯弯作用圆弧变形(E=ky E指应变 不会打QQ)
4.挠曲正交应力
5.挠曲剪应力
6.梁的挠度
7.体积应变
8.体积弹性系数
9.平面应力、应变解释 公式
10莫尔圆
11已知包松比,证明G以及E的关系(用莫耳圆证)
12挫曲公式
结构:
结构学是最固定的一科,台大考的内容一直都是:直接劲度法1-2题,弯矩分配or倾角
挠度1题,接着是影响线与静定结构变位。
问答题也是这几年常出现的题目,考题非常固定,有背就有分,这几个部分准备好,
结构学就至少70分了!
考前十天,我把欧阳老师的<解说结构矩阵>(绝对不能错过!!!)第四章电算直接劲度法
算了一遍,这本书的好处是每一年台大的题目都有放在里面,考试前,什么猜题或讲义都
没有比算考古题来的有效果。
这个范围每年必考25-50分,一定要练到熟悉,举凡下陷,温度变化,外力,一定要非常熟
练,这样子就至少稳拿25-50分了!
(台大劲度矩阵很喜欢给错,自己要注意....104年又给错了)
其他部分,有时间的话推荐把欧阳老师的<解说结构学>算完,否则也要针对<倾角挠度
法>以及<弯矩分配法>,把题目挑出算完。
台大比较少考力法,但基本的单位力法以及谐和变形法,一定要会。
英文:
放推.........弄到了一本历届研究所英文题目(补习班发的),迅速写了几次题目,分
数都在50上下,就懒得准备了Orz
我的英文底子学测13级分,指考68分,应该算是普通甚至偏弱的水准,最后台大考了
48分(平均46的样子)
台大结构组英文没有门槛,因此我觉得英文不需要特别准备(其他科更重要),四千单
可以翻一下,但是投资时间不用多,大约考前半天就够了。
额外推荐:
洪达老师开的题库班非常有效,我在每一堂课都会花一张A4抄下老师上课的顺序。
(若是选择以单元划分,就会跳年度上课,一定要抄下顺序),另外在题目旁边速记我听不
懂的地方。复习时拿这张A4纸逐一复习,不懂的回去翻讲义,再不懂就立刻用FB问老师。
(在考前,务必要找到一个可以解决问题的管道,可以是补习班老师,可以是读书会,也可
以是学长。总之必须要有一个让你安心,可以解决问题的后盾)
给学弟妹的话&应考对策:
欧阳老师说过"煮开水理论":一个人煮开水时,把生水加热到五十度,接着停止,让他
慢慢冷却。过了一下又把生水再加热到五十度。另一个人,从零度慢慢加热到一百度,从
不间断,直到沸腾。哪一个人的努力有效果?
读书也是一样,持之以恒,是唯一接近成功的路,趁著印象深刻的时候,就该把问题全
部弄懂。玩五天再念十天,一定比念五天,玩五天,再念五天效果还大上许多。
(但绝对不是叫你考前去玩五天再念,这样你连续玩十五天的机会比较大XDD)
洪达老师说过:会上榜的人,不是最用功的,不是最聪明的,而是坚持到最后一刻的。
最后的20天非常重要,20天的考古题轰炸下来,学到的东西很可能比之前读两个月还多。
越接近考试越是关键,一定要安排计画,照着计画走,才不会让你像热锅上的蚂蚁。
保持健康的身体状态、平稳踏实的心情,才能以最好的状态迎接考试!
准备考试的过程,告诉自己,每一天都是一场新的学习。结构学跟材料力学,以后一
定用的到,学习不一定是为了考试,更可以充实自己。会得越多,对土木的了解越深,以
后越能及早理解工作内容。
改变想法,才不会让自己压力太大,考到了哪一间研究所,并不绝对重要,既然选择
了土木这行,之后还会有更重要的考试,充实好自己,才可以在对的时间抓住机会!
(但不是让你放弃,还是要认真面对每次的挑战,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坦然的面对每一次
的结果!)
感谢:
很感谢洪达老师在任何时候都有办法立即回答我的问题(太感动了QQ),帮助我很快的
整理思绪,厘清观念,更让我遇到问题不会惊慌失措,反而很期待在老师的引导下想出答
案。
感谢陪我讨论的同学,虽然我的习惯以自己做题目为主,但是偶尔的互相讨论真的会
激发出新的概念,也帮助自己领悟到一些不同的思考模式。因此,我认为大量的题目计算
之余,适当的讨论是很重要的。
在中坜补带了两三个月,中坜建国的环境很不错,附近吃的很齐全,女生很多(误),
环境也很干净整齐,谢谢那边的柜台人员!
最后,感谢一路陪伴的家人。有时候自己很没有把握,看到家人对你仍然充满了信心
与期待,就会迸发一股坚持的能量,继续撑下去!
考后分享:
准备考试时,我放掉了静力学,全力拼台大,那是因为我推甄有上了,因此学弟妹要衡
量状况选择范围。台科及中央,我解题时都挑难题先写,因为难题才能训练自己体会紧张
感,在考台大时才不会因为题目过难影响心情。
考完台大前两科,分别是英文以及工数,中午吃饭时我就大概知道自己爆掉了,但只要信
心还在,两科发挥好绝对有办法扳回一成,所以在任何状况下都不该放弃!
放榜的顺序分别是中央,台科,成大,台大。中央放榜我就发现比预估的分数低了许多,
那时就觉得研究所考试可能没那么理想了。因为考前根本没有模拟考,真的不知道自己的
实力在哪个地方。台科放榜我更连备取都没有,那时已经准备放弃,要直接找教授了,谁
知道最后两间竟然越来越好!看到自己正取的当下,真的愣了好久,无法置信。
因此,在任何时候都不应该放弃自己,每一间学校的表现,也可能落差甚大。一间学校考
不好,真的不需要太在意,把握接下来的考试才是重点!机会,只留给坚持到最后的人!
最后成绩:
台科 中央 成大 台大
工数 32 73 28 36
结构 75 25 78 77
材力 51 53 45 66
英文 48
总分 158 151 151 203
成绩 落榜 可面试 备取前五 正取前十
正取 208 77可面试 156 189
备取 174 ?? 100 ??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