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台大公事所+政大公行所上榜心得

楼主: ky0805 (坤哥)   2015-04-09 19:46:06
有鉴于版上几乎没有公行相关的文章,当初自己准备考试的时候也很焦虑,但是却苦无资
讯,希望以下的部分能帮助到大家。小弟乃是本科系学生,平常成绩算中等,以下的内文
可能比较不适合临时抱佛脚的同学,毕竟每个人的准备方式不同,我算是比较稳扎稳打型
的。
<行政学>
主要是学校老师的行政学讲义、财务行政讲义,至于书籍的部分,我主要参考的有林钟沂
的行政学、吴定(空大)的行政学以及张润书的行政学,主要以林的为主,但教科书的内容
其实并非照单全收,有些因为过于陈旧与细琐,只是参考用的。
后期准备时,我以政大陈敦源老师的<民主治理-公共行政与民主政治的制度性调和>作为
主要阅读书目,虽然内容稍嫌艰涩,并且以理性选择制度论为主,但我觉得它整体的架构
相当清晰,并且突显了官僚专业与民意冲突的问题,可以借此
搭配其他文章来看。
人事行政的部分,主要是老师写过的文章为主,辅以蔡良文的”人事行政学-论现行考铨
制度”一书,不过考铨也只是翻翻而已,因为这本书写得太无趣了,很容易让人想睡。
况且考试不会考太细。
至于其他的部分,像是政府组织改造、电子化治理、灾难管理、绩效管理、公私协力治理
等部分,我主要是找相关期刊来看,主要以政治科学论丛、公共行政学报还有研考会(国
发会)的研究报告,加起来大约几十篇吧。
<公共政策>
主要还是以丘昌泰老师的<公共政策>为主轴,并搭配学校老师上课的讲义来看,到后来就
找当时上课老师推荐的简体书<公共政策研究-政策循环与政策子系统>来看,不过感觉没
有特别有收获,另外,我还参考了李允杰、丘昌泰的<政策执行与评估>一书,有些理论(
像是政策倡议模型)讲得满详尽的,但有些比较细琐的可跳过。另外,我觉得丘昌泰老师
的教科书整体架构算是清晰,但其实内容不深,一定要辅以其他文章阅读。
期刊文章的部分,有关审议式政策分析是必看之文,每年几乎都有考审议式分析啊lol,
我另外参考的主要是政大公行杜文苓老师的文章以及陈恒钧老师的文章可以阅读,另外,
有时候公共政策和行政学的部分其实也满难划分的,找到什么就念什么,公共政策其实不
好准备,所以我最后也考得满烂的。
另外,公共政策的一些理论似乎要了解清楚,如公共选择模型、渐进主义等以及政策工具
的运用,算是必须掌握的(要不然也没什么可以掌握了)。
<行政法>
主要是行政法的理论与实用一书,过去很爱考行政处分与行政组织还有不确定法律概念,
几乎是必考题,以及诉愿或行政诉讼的实例题为主,当时我想行政法考题类型变化不大,
结果就选考行政法,没想到这次竟然考了行政罚法(上课时老师没教,而我也没仔细念),
而行政争讼的部分,几乎都是我自己看的,如果有旁人能够指导(或补习),选考此科或许
比较好。
我考试前很焦虑,因此买了李建良的行政法基本十讲,个人认为这本书算是满不错的,
也容易理解,缺点可能就是内容比较浅显,不过要考公事所的考试我觉得应该足够应付
大部分的题型,但像是行政罚法可能就无法,但我强烈建议还是读一本就好,不要三心二
意。
关于政大的考试,我个人在准备时觉得内容较为细琐,因此也只是把一些过去没看过的名
词拿去google查询,就没有特别准备的方法。
后记
其实念公行的,本身对于周遭的社会议题要有一点兴趣(像是今年台政都考柯p,政大有考
学运相关的题目),并要能从多元的角度(多元利害关系人)去看事情,更重要的是要有自
己的想法,其实准备考试的内容相较许多科系其实并没有很多,我想应该不会有读不完的
问题。另外,我推荐版上的如果还是在学生,可以尝试多修一些其他系的课程,而不仅限
于公行系(公行组)开的课,你的修课过程会影响到你自己对于事情的看法。
如果需要我在底下补充的,欢迎提出~
有空时我再补充像是考试前的心得之类的~
最后分数
台大
行政学 79
行政法 54
公共政策 54
英文A 66(门槛:60)<-差点没过门槛QQ
政大
行政学 54(加权25%)
公共政策 65(加权25%)
公共议题分析 76
总分 224.75,正取最低分数 187分,最低录取标准176.75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