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化工重考心得

楼主: sgps50103 (宇)   2015-04-05 16:20:02
先声明小弟并非强者,只是对于这段期间有感而发,当年没考上任何一间
重考这年遇到好心人送我大硕用书,再到处收集历届解答、笔记等等...
重考初期对于准备这方面很没自信,多亏版上许多优质心得文让我有个方向。
一、背景
小弟124化工,系排约50%之后,当初系上很多人倾向直接工作,自己也是想了很久才做出
这个决定,大三下因为重修过著朝九晚五的生活
又不太认真,想当然尔当年是炮灰命
由于考完的失落感太过沈重,拿到大硕用书后,六月开始重考生活
三、成绩
单操/工数 化动/化热 英文 总分 最低备取 名次
清大 27 50 X 77 85 落

成大 37(1.5) 58/72 50 61.83 57.83 备1x
中央 29 55 41 84 备4
x
台科 51 51 X 102 87 备1x
北科 30/58 95. X 61 备x
每间都是备取也提醒了我,心态要正确,这次考试真的学到满多的
四、准备历程
应届那年三下开始补习,上课不太认真,学的很不扎实,也毫无计画的准备,原补习班用
书最新题目只到92年,当初连考古都没写便上战场了,打出来都很惭愧。
建议可以的话早点开始补习,工数很重要,对专业科目有帮助这种老话就不多说了,主要
还是读工数能选考的学校比较多,本人则是一开始没打算拼台大,念工数只为了台科,念
物化是为了化热,这两科帮助我满多的,尤其物化可以让化热某些章节概念更加清楚,例
如溶液热力学部分
重考准备时期—
第一次复习—6月中~9月底
开始我一边看着朋友的笔记一边写林隆题目,非常卡让我很受创,特别是读到蒸馏之后;
化热的VLE;化动的非恒温、触媒,应届那年在原补习班没跟到后面课程,自读起来相当
辛苦
便到图书馆借了smith 、folgler 、W3R、Geankoplis打算自读
方式改为,看完一个章节原文书和林隆笔记,再下笔写题目,情况改善很多
这段期间不算很认真,早上八点读到下午五点,6点多之后去健身房运动
这三个月大概过著这样的生活,现在想想挺浪费时间的
近两年历届演练—10月~10月16
因为时间压力,急于验收过去三个月的成果,开始写去年题库班的讲义
早上:固定写一本,时间会依每本题目多寡而定
下午:读工数或物化,依进度而定
晚上:检讨当天题本,往往所花时间会比写题本来的多
而我写题本时会仿效考试,写在A4纸上,等最后全部写完
订成一册以便日后复习之用
运动的时间也缩短成一天1~1.5小时
这期间意识到基本功的不足,于是开始着手讲义第二次的练习
第二次复习—10月16~11月底
复习方法仍是以A4当考卷,遮住每题演练并订正
如果很卡建议写完一题就订正,如果很顺写完一章节再一起订正较有效率些
每当写完一章节便把那些考卷依题目排序好订成一册
这个方法虽然很费时但也让我第三遍的复习轻松许多
此次复习答题率也有显著的上升,也慢慢有了自信
这时期我在中x图书馆遇到几位好伙伴,后面几个月帮助我很多
读书时间也改成早上九点~晚上11点
第三次复习—12月~12月25
第三次复习方针为重读一次原文书,并针对讲义不熟题型跳题演练
在此次复习中也发现一些讲义错误的地方,开始学习利用原文书找答案并更正先前错误的
观念
也会发现一些新的切题方向,有些一直很难理解的题目也顿时豁然开朗,收益良多
其实一开始满徬徨的,深怕自己所做的这些效益不大,也一直挣扎要不要直接写考古题
庆幸自己有坚持做完第三次复习,在最后一个月写考古题顺手很多。
考古题时期—12月26~1月底
以一个重考的人来说,这时间开始写考古真的满晚的
这段期间进度为一校一年份,只写了台、清、成,一科抓90分钟
成大部分也乖乖用指定计算机,初期真的用的很不顺,每次try-error都快崩溃
渐渐的熟悉后也还算上手
清大部分很考速度和准确度,最常写不完的也是这间
台大部分单操很难,后来因为工数救不起来,物化不够强,也就没报考了
由于林隆有些解答写的很怪,所以我会带一堆原文书去图书馆找答案
也特别整理了各题型小重点,对于化热动帮助特别大
即将接近考试,自己心里都满慌的,好几次紧张到念不下去
都是靠战友安定心情,其实到这种时间点,天花板大概就在那了
很难有飞越性的成长,最重要的是心态能不能把持住
自己当时没hold住,时常有无谓的紧张,深怕一年过去仍是落榜
有时受不了会中离怒吃麦当劳,结果之前瘦下来的全胖回去(泪
最后关头心里素质不够强,或许也是我最后都备取的原因
五、各科用书
版上很多[化工心得]推荐用书都很棒,自己也爬了很多文
也分享使用心得
输送(Bird+W3R+台大热传用书)
因为底子不够好,开始时Bird看不太懂,也抓不到重点
建议跟我一样,单操底子比较薄弱的同学可以从W3R看起
至少不会这么吃力
因为我只将Bird当工具书,所以也不知道这本帮助有多大
不过根据许多前辈的心得
如果你有能力和时间,熟读是不错的选择。
近年质传越考越重,今年中央特别明显,我还以为是在考中央的期末考
至于清大单操,嗯...有很多有创意的题目,听说有抓特考的题目
因为自己英文不太好加上又紧张
倒数第二题Bernoulli看不懂,考完就知道无望了
至于台大热传用书个人还挺喜欢的,有时间可以看看
热通量的概念讲的很清楚
解有gen的题型寻找B.C很方便
对于没补习的同学意欲加强热传可以试试
据某位台大哥表示,今年度单操概念很多是从这本书出来的
所以想考台大又有空闲时间的朋友可以看看囉
单操(Maccabe/Geankoplis)
个人满推Geankoplis的,尤其蒸馏、吸收写的不错,清大早年考的吸附也可以从中找到解
法,
Maccabe我则是当冷门题型工具书使用,例如早年滤饼的题目
Maccabe蒸馏部分也写的不错,三成分蒸馏也有大略提到
这本书很广也很深,全部读完效益反而没这么大(太难不会考)
近年单操比重也下降了,今年印象中只有成大有考比较传统的单操
其它学校不是占分比例很小不然就是考的很创新
此科我的方针是传统题型的分数一定要拿到,创新题型能拿多少算多少,我单操输送满弱
的orz
化热/物化(Smith+Laidler)
这两科是相辅相成的,物化这部份没有读很多,只看了热力三大定律、相平衡、化学平衡
今年清大物化考很重,电化学就占了10分,自己没看也GG了
Smith只唸到第12章,这本书写的很好,尤其VLE、第二定律和平衡的概念
这两本溶液章节我是同步读的,因为代号的差异搞混了好一阵子,这部分是要注意的地方
要考成大的同学,引擎的部份要熟读,考出来的东西的题目都是一翻两瞪眼,cp值满高的
化动(fogler+成大上课讲义+Levenspiel)
这科我比较著重于非恒温和触媒的部分,前面的章节林隆笔记已经够用了
Levenspiel:
主要是看复反应这部分,观念写的很清楚,不常考是唯一的缺点
CSTR、PFR也写的不错,今年清大有从中抓题目出来考
Fogler和成大上课讲义:
我是先看课文再读讲义,自己额外笔记也做很多
触媒这部分看了两三遍才比较懂,因为去年开始考了失活的计算
今年也特别钻研这块
触媒和非恒温近年比重有慢慢上来,今年几乎每家都考
值得一提的是往年这部分都是成大最难
今年反而是清大让人不知道如何下手
而台科化动最后一题的非恒温也是fogler例题
建议熟读这本,对于考清成帮助很大
六、心得与自我反省
近年题目越考越活,很考验临场的想像力
考完一轮的心得是—[绝对不能计算错误和粗心]
这比能不能解出难题重要多了,失误越少,也就越接近正取。
平常练习历届时,习惯先看过一轮考卷
归类能立刻写出和当下想不出来的题目
这对于考试速度上有很大的帮助
感情这部分也要好好经营,别因为感情影响了看书的心情,非常得不偿失
谢谢女朋友这段期间的体谅,和不辞辛劳的在工作后替我去拜拜
还记得当年考完台科,我几乎都不会写,意志消沈的告诉你我想重考
妳只告诉我:你做什么我都支持。
也谢谢家人的无条件支持我重考,因为你们,我才可以无后顾之忧的准备这次考试
虽然成绩单不漂亮,但最后进的学校已让我很满足了
七、感谢
能考上除了家人和女友,最关键的因素还是这段期间帮助我的朋友
打这篇主要就是感谢你们
没有你们,我根本不可能考上,碍于有些人不想曝光就匿名感谢吧!
1、友人A:
谢谢你的笔记和讲义无条件的提供,你的笔记真的写很好
不管是考试初期还是之后复习都提供我很多概念
没有你的帮助,很难想现在会是什么处境。
2、友人B:
看了你去年的心得,觉得你是很有想法的人
在重考上面给予我很多建议和方法
很幸运可以认识你,也谢谢重考初期能为我解题
想想我当时真的满烦人的哈哈
都问一些怪怪的题目,往后的邻居日子还请多多指教。
3、友人C:
认识你算是满晚期的,常和你在图书馆闭馆后在外头闲聊
这算是重考期间最舒压的一件事吧
当初我们一直很不懂到底要怎样才能考上清成,现在我们都做到了
我也亲眼见证,应届只要认真准备半年也是有机会清成正取的
很羡慕也很替你开心,以你读书专注和认真程度,这些实至名归
4、友人D:
能认识你是因为重考版,谢谢你常提供我一些专业上意见
考完最遗憾的是没办法同校当同学
谢谢你,在我因台科粗心错意志消沈时,即时拉我一把
祝你可以备上你想要的学校,应该说妳一定能备上!!
5、工数学弟:
谢谢你在我最慌乱的时候,教我工数,从你那学到很多技巧,感谢你
恭喜你考上不错的学校
八、结语
希望可以帮到和我类似情况的考生
一直觉得自己很弱,能考上我也很意外,或许今年比较幸运吧
最后想告诉几位今年要重考的朋友,别因多读了一年而松懈
请坚持到最后,在此也预祝明年度的考生金榜题名。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