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录]张小虹:〈情何以堪〉

楼主: hsingpen (丹心何惧鬼森森)   2004-04-26 20:33:44
※ [本文转录自 gender-women 看板]
情何以堪
【张小虹】
这真是一个难堪的场景。小生这厢一声嫂子,叫得不够正大光明,小
旦那厢一句还礼,还得不够清清白白,一个老生夹在中间自觉无事,
却硬是成了那个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呆头丈夫。
传统京剧《御碑亭》讲的是一桩休妻的故事,做丈夫的只是听到妻子
扫墓回程途中遇大雷雨,与一名陌生男子在御碑亭中避雨过夜,就直
接判定“男女共躲雨,必有暧昧情”,愤而休妻。国光剧团新编京剧
小剧场的《王有道休妻》,就是依循这个守旧传统的故事加以改写,
想要以现代人的性别与情欲角度,探一探原有故事中所压抑潜藏的欲
望。
编剧王安祈用了极为高明的手法,将剧中妻子孟月华一分为二,本尊
是恪守妇道的古代妻子,分身则是潜意识中情欲流动的现代女子,让
一场躲雨的突发事件,成了启动欲望的高潮戏。小生这厢不是柳下惠
,忍不住用眼睛偷瞄身旁的美貌女子,小旦那厢也不是呆若木鸡,在
偷窥的注视下,春情荡漾地撢去身上的雨水。于是这样“水泠泠、清
浅浅、潋艳艳”“娇怯怯、羞答答、喜孜孜”地过了一夜。你说它一
夜无事,确实也未曾发生任何肢体接触、苟且交欢之事,你说它一夜
有事,确实也不曾停止那流荡在彼此之间说不清楚、讲不明白的暧昧
之情。一对不曾相识的男女,在御碑亭里对坐天地风雨间,危颤颤、
醺醺然、天摇地动、情意缠绵。
然而《王有道休妻》的绝妙之处,并不止将情欲的流荡放回了道貌岸
然、严守礼教的《御碑亭》,也不只是用古代妻子叠合现代女子,让
女人的身体与声音,打开原有父权价值道德系统的封闭。《王有道休
妻》里最具现代感、最打动人心的部分,是在探触到情欲议题时,不
以情欲为冲撞礼教的终极救赎,而是在不僵化、不教条的贴近敏感中
,大胆去碰触情欲本身的内在吊诡。如果一句“情不知所起,一往而
深”成就了《牡丹亭》的千古爱情传奇,那改编自《御碑亭》的《王
有道休妻》,则提出了“情不知所灭”的尴尬问题。为了情可以生生
死死,生而复死,死而复生,但如果情来得没来由就一往而深,情也
就有可能去得没来由而唏嘘感叹,穿越生死的爱情是神话,让人钦羡
赞叹,来无影去无踪的情生意动是日常生活,徒然叫人好生无奈,几
多惆怅。
于是当小生小旦又有机会再见面时,难堪的不是天雷勾动地火而丈夫
在场,难堪的是那情意缠绵的“情境”已一去不返。当妻子分身唱出
“天涯陌路擦身过,聚散离合尽偶然;亭中会、雨里缘、一宵幻,雨
霁云收两无干。非关情缘、再续无端,与他何干、与他何干?”一出
好戏就此大团圆收场,不是女人不勇敢,而是当不知所起的情已然不
知所灭时,又何有情奔天涯之必要。
《王有道休妻》好看,就是因为它让我们看到了情欲无端的残酷性,
人生几多“亭中会、雨里缘、一宵幻”,情境弄人,的确与他/她何
干。
【2004/04/20 联合报】 @ http://udn.com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