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 多重亲密关系态度研究结果与争议说明

楼主: fishintears (fish in tears)   2017-01-30 19:23:51
各位板友们好:
  我们是彰化师范大学辅导与咨商所硕一的学生,先前在板上进行“多重亲密关系”的态度调查研究,非常感谢各位协助填答。因为先前在研究过程中,有引发一些争议和讨论,故现在与研究结果和抽奖名单一并说明,以下文章略长,分成四部分:(一)研究背景(二)争议说明(三)研究结果(四)抽奖名单。
再次感谢大家的协助,祝大家新年快乐!
一、研究背景
  我们在关系中,体现自己生命的同时,也在关系中成长。而在众多关系和情感之中,爱情所带来的喜怒哀乐往往最为强烈,因而独特。"Love is complicated."什么是爱?我们期待什么样的关系?我们都是在跌跌撞撞中摸索。
  回到“爱”最核心纯粹的本质,就是一份在互动中获得满足的关系。而在实践“爱”的背后有两种不同的脉络,一为单一伴侣制的“浪漫爱”,另一个为非单一伴侣制的“汇流爱”。
  浪漫爱,是工业革命后,情感解放、实现自由的开始,打破了传统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束缚,人们歌诵自由恋爱而结合的关系。然而不得承认,真正自由的体现仍受到父权体制所影响,先爱后性、男主动女被动、关系必须是一对一、忠贞及永久成了浪漫爱价值观的基石。
  汇流爱,同样重视承诺,但相信承诺并不是只能綑绑在一段关系里而已。没有一段关系可以满足一个人的所有需求,所以伴侣不一定是“唯一”,关系的经营也不一定是“永远”。只要这段关系紧扣著“沟通、对等与信任”,爱可以变得自在、简单。当另一伴告诉自己有另一个喜欢的对象时,可以不限于选择“离开关系”,为一种为对方着想的成全;而可以是“我们所有人都是幸福的”的结局。
  说到这里,也许有人会觉得太过冲击或难以想像,但研究者想说的是,爱确实不限于一种形式,而不同的爱情观各有其价值,也各有其需面对的考验。对于“多重亲密关系”,不同爱情价值观的人即有不同的诠释,没有所谓的对与错。看完后,你不用刻意改变深后耕在心里的爱情价值,而是可以思索什么是你理想的爱情关系,然后拍著胸脯大声说:“这就是我的爱情态度,那不是我的爱情认同。”
二、研究争议
  非单一伴侣制里的Polyamory,和单一伴侣制一样重视坦承与沟通,否则就是劈腿、不忠。不同之处在于,Polyamory的承诺是多重的。
  然而,坦承要到什么程度?不同人对欺瞒的看法有很大的歧异。有的人认为歪曲事实才构成欺瞒,有的人认为隐匿、不告知即构成欺瞒,也有人认为须考量其意图,若为善意的谎言即情有可原。因对欺瞒的认定有很大的变异,故本研究欲站在一个中立的立场,先不讨论欺瞒与否,纯将焦点放在广大、模糊有争议的“多重亲密关系”,并从“看自己伴侣”和“看社会大众”,以对“身、心亲密的开放度”来探讨。
  “多重亲密关系”和Polyamory(又译作多重关系、多重伴侣关系、多元之爱等,尚未定名)不一样,从文献探讨可看到,后者以“有承诺”的多重关系为限,前者则未以“承诺”为限,符合本研究的立场与研究目的,故选用此名。虽有研究参与者反映两者过于相似而混淆,但此亦能反映现实状况,有助于了解大众对于多重关系之熟悉度。
  但也因本研究中立的立场,较难贴近单一伴侣制和非单一伴侣制的世界,或是让他们觉得不被理解,引发某些高张的情绪。在现今多元的关系型态下,不同立场的人看待同一件事有不同想法,而发生冲突和误解的可能,此事件显示大众对于此议题仍不够熟悉,但也证明了此议题越来越受重视,深具进一步研究的价值。感谢填答问卷的各位,让我们能透过学术交流开启不同立场之对话,也期待这份初探性的研究结果,能增加大众对于多元关系型态的认识。
三、研究结果
  本研究从“性别”、“性倾向”、“交往经验”、“关系认同”来探讨,得到以下四点结论:
  (一)性别角色与多重亲密关系之态度
  研究结果显示,男性对于多重亲密关系之开放度高于女性。从文献探讨可看到,社会期待塑造出男性在亲密关系中较主动且开放的倾向,女性则较为被动与自制。
  (二)性倾向与多重亲密关系之态度
  研究结果显示,同性恋对于多重亲密关系之开放度高于异性恋。从文献探讨还看,可能的推论是与婚姻制度有关,同性伴侣还没有养儿育女的想像与规划,免去了生育的责任带来性自由的侷限。然而,随着未来婚姻平权法案通过,同性恋伴侣在多重亲密关系之态度是否会有所变化,值得作进一步探究。
  (三)交往经验与多重亲密关系之态度
研究结果显示,无交往经验者更能接受伴侣对自己之外的人关怀、关注、说心事、专程接送等情感亲密行为,但对于亲吻、拥抱等身体亲密之开放度则与有交往经验者无差别。造成身心亲密之开放度有差异的可能推论是,身体亲密的题项较为具体明确,但相对来说情感亲密的题项,易与友情交往有所交叠,无交往经验者未有交往的实际经验,可能无法完全察觉对于自己对于自身伴侣与他人互动的界线。
  (四)关系认同与多重亲密关系之态
研究结果显示,非单一伴侣制者仅在他人情感亲密开放度低于单一伴侣制者,其余部分皆高于单一伴侣制者。可能的推论与过去经验有关,单一伴侣制者过去的亲密关系经验较在安全且固定的模式,较少考量多种可能的情境,因此可能使单一伴侣制者在填答第一部分(他人情感亲密)时,尚未能完全理解题意,或高估自己的可接受性。反观非单一伴侣制者,有较多的过去经验去思考自身对于亲密关系各方面的开放度,填答上较能以实际经验为参考点。
四、抽奖名单
  恭喜以下六位获得50元line贴图,领取方式已寄至您填写的信箱,请在3/1前与我们联系,感谢大家的参与。
m***********m@gmail.com
j******5@gmail.com
d**********7@gmail.com
f*******e@gmail.com
m*********3@gmail.com
l************2@yahoo.com.tw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