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同志什么时候才能自由相爱,安心相守?

楼主: quendigay (小虾妈妈来扫地)   2015-11-24 17:21:06
同志什么时候才能自由相爱,安心相守?──王嘉菲《拉拉手在一起: 女同
志影像故事》
长期在镜头另一边工作,王嘉菲默默守在相机与摄影机旁,一切都是为了让
导演脑中的画面透过她的眼落实到镜头前。这次,为了策划长达三年的女同
志影像故事《拉拉手在一起》出版,王嘉菲站上台前扮演起作者和导演的角
色,从脸书分享到新书座谈,她头一回用这么多文字,或写或讲,不像过去
只是安静地让影像作品发声。
16岁就在T bar打工的王嘉菲,看着许多比她年长的女同志来来去去,一个个
故事在她眼前上演;踏入社会后,她背着摄影机闯荡,用影像与许多角落里
的人互动,游民、老兵、华西街男男女女 ,得到金鼎奖肯定后,又放下
一切前往英国进修,接着踏上中国转向商业摄影,展开与过往截然不同的创
作型态。
绕了一大圈,也许是16岁的印记仍骚动着,王嘉菲终于决定回头纪录跟自己
生命最紧密的女同志们,以及她们的故事。
起初,她天真地写了一份文情并茂的拍摄企划,除了把企划书放在女同志会
出没的地方,征求自愿受访的同志情侣,她还去同志游行现场发传单,之后
,她欢天喜地在家悠闲等著雪片般飞来的报名履历,“我以为可以在家翘起
二郎腿慢慢选、慢慢看,结果只收到两封信!”被这残酷的结果敲醒,王嘉
菲随即改变战术,开始透过朋友介绍,用点对点的方式联系。虽然速度像是
鸭子划水,但回应王嘉菲的人也变多了,采访终于有了进展。
她原来希望受访者年龄层可以从20岁到无限大,透过这本书看到台湾社会的
变迁;但超过60岁的几乎都拒绝受访,原因是她们年轻时被贴上的负面标签
,这印记到老了仍在,“要她们站出来分享,是这本书最难的事。”王嘉菲
说。
六年级以前的环境,柜子真的很多,书中“小颜与以花”这对从11岁就相识
相恋至今40年的原住民女同志,称得上是饱受压抑的典型。同志长期不见容
于部落,以花被大哥狠狠掌掴两巴掌,小颜被母亲抓去教会驱魔,却始终没
能拆散这对恋人。这个充满偏见的社会氛围,一路走到七、八年级,甚至九
年级,渐渐褪去许多,同志运动消弭了部分歧视,亲人(尤其父母)对于自
己的同志孩子,也敞开不少。
年长的女同志难觅在先,而不少已经接受采访的对象,也有突发状况。有的
是答应后又反悔,也有情侣受访完后闹分手,要求别把照片摆进书里。遇到
这些状况,王嘉菲并不勉强说服她们,“我不会把作品摆在人的前面,起码
要让受访者觉得舒服。”这是她心中的一把尺,也是和受访者建立信任的基
础;拍照时,她不下指令要受访者如何摆pose,而是营造一个她们最熟悉的
日常环境,让她们自然地与环境连结互动,从《拉拉手在一起》中充满生活
感(甚至是亲亲抱抱)的画面,便可看出受访者对她的信任。
王嘉菲期盼透过这本书鼓励许多单身同志,同时也希望同志与社会、社会和
同志都能互相敞开当朋友,因为看似不相干的你我,都在这个有机的大环境
中不断产生连结。因此,书里所有的照片采用横构图(landscape)而非直构
图(portrait),便是想呈现人与环境的关系,“不管在公领域或私领域,
我们都不是孤岛,不是只有一个人,我拍很生活化、很日常的东西,就是想
与别人拉近距离。”王嘉菲定了这样的基调,书名“拉拉手在一起”也直接
传递了这份初衷。
拍摄采访期间,不少受访者也对王嘉菲的情感历程好奇,她虽不吝于和身边
姊妹们分享,但当时的确没想到这本书的完成,也促成了她的出柜。
父亲来自山东,母亲是台湾人,带着兄姐改嫁给爸爸后因不合又离异,王嘉
菲从小就跟着爸爸生活。她十多岁时确定自己的性向,之后也常带女伴回家
,《拉拉手在一起》当中许多主角的经历,比如父母突然打开房门看到两人
抱在一起睡的窘境,或是交往过程中遭到对方家人不友善的对待,甚至恐吓
,这些王嘉菲也亲身经历过,但这一路,王老爹、王老妈生前对女儿的爱,
始终是最重要的后盾,两老对她的性向,一直是处在“心知肚明”的默契里

王老爹在王嘉菲进入适婚年纪那些年,常常不死心地问她为何不结婚,最后
都被她不客气地回以:“我不会结婚!”事实上,她不是不结婚,而是台湾
没办法让同志结婚,因此后来她和女友去了澳洲时,便写信告诉王老爹:“
这边可以结婚。”根据朋友事后转述,王老爹收到信后,问了朋友一句话:
“别人(那女生)的家人会接受吗?”至此,王嘉菲心里的石头终于放下,
也更明白父母关注的焦点(或恐惧)不是孩子爱男生或爱女生,而是担心未
婚子女孤老一生。
为了完成《拉拉手在一起》,王嘉菲有种先身先士卒的情怀敞开自己;另一
方面,当她看到年轻世代的女孩们还在柜子里外徘徊无助时,她想透过这本
书给她们一些力量,仿佛她也再次回头陪伴年轻时的自己。书末,王嘉菲放
上自己15岁时的照片,那是一种重生、重新被接纳的宽慰。
不同于三年前的同志大游行,王嘉菲在现场独自发著传单、希望找到受访者
;今年在同志游行的队伍里,王嘉菲开心地与姊妹们互相打气陪伴,还站上
宣传车拿起大声公喊话,以“被看见”和更多人拉拉手,更期许在未来,每
个人都能自由相爱,安心相守。
九把刀、王苹、沈可尚、吕欣洁、郭英声、陈文玲、陈雪、张亦绚、万芳、
叶天伦、蔡英文、聂永真——拉拉手推荐
有爱,就有生命的力量,向大家推荐这本好书。——蔡英文(民主进步党党
主席)
当同志可以不同,当同志不是“跟你跟我一样,只是性倾向的不同”。我们
会看见真正的你我,相异但是真实。这本书,记录了不一样的人生,真实的
人生。——王苹(性别人权协会秘书长)
必须惭愧地说,在看完本书前,我对女同世界的理解是模糊,片面,甚至扭
曲的。现在开始学着明白,每一个生来独一无二的个体,因为爱情,而有了
专属两人的宇宙。即使在写实的世界中显遇阻困,这个宇宙依然能持续运转
不辍的核心,就是天然,纯粹,无可取代的爱。这是一本能让每个异性恋者
能重新碰触爱,亲近爱的好书。——沈可尚(导演)
女同志具有女性与同志双重的社会弱势身份,让我们的故事时常难以被看见
、被听见、被认识、被了解。本书透过不同组合的女同志身份样貌,看见我
们就在每个角落,一样的生活、一样的工作就学、一样的相爱、一样的争执
、一样的和好。我们的爱恋对象或许不同,但那又如何呢?这世界因差异而
更加美好,望你和我们异同看见。——吕欣洁(社会民主党立委参选人 同
志运动者)
透过她们的故事,看见勇敢与豁达,而每一颗真实面对自己的心,都是应该
被珍惜的。她们所经历的,不仅是一段段的故事,同时是面对自我的真实,
而真实本身,就是一种动人。——郭英声(摄影家)
“生命就是不断地come out”,这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作为女同志,虽然总
是被推挤到边缘,但一旦接纳了这个永远偏左的位置,除了为自己的真爱奋
斗,还可以成为他人的典范,终其一生,不断地come out with对自己的洞察
、有意思的点子与社会实践的动能。——陈文玲(政大广告系教授兼X书院总
导师)
  逐页翻开,一张一张脸孔,一个一个的生命,生命真实的力量透过摄影
中人物之眼凝视阅读者,阅读者也得以通过他人的生命经验反照自身,爱情
、亲情背后横括出的景深可以拉出不同时代、世代、族群的故事,透过这些
人的现身,我们得以活在越来越好的世界。——陈雪(小说家)
这本灿烂夺目的摄影书,照亮了我们一个社会的眼睛。我在书中看到勇气与
灵感,也看到耐心,以及艺术想像。它打破了最难打破的视觉惰性,让多元
真正多元。细腻的精神,令同志平权,具体而微────我们发现,每个人
的眼睛,都可以是守护神。只要有你,就有我────这里有凝视的根本。
世界就是因此而开阔。——张亦绚(作家)
这里的爱情很平凡。但这里的爱不平凡。
我们每一个人跟世界的关系总有几处幽暗。渴望被理解拥抱的心,谁没有呢

不只是这里,不只是那里,每天都有几亿个期待爱的求救信号,在世界的许
多角落。爱,如此简单,又如此难。祝福这个世界通往未来,以宽阔的爱与
温柔的心。——万芳(音乐人 剧场人 广播人)
在这种眼见为凭的年代,没有声音没有影像仿佛是历史蒸发。《拉拉手,在
一起》紧紧拉住的不只是伴侣的手,也是家人之间的手,不只是相爱的人要
即时把握亲情爱情,跟台湾的亲密历史也要手牵手在一起,不消失,不缺席
。谢谢嘉菲,谢谢书中勇敢的拉拉们。——叶天伦(导演)
希望这只是一本题材平凡的书,在不远的文明的未来。——聂永真(设计师)
34个为爱勇敢做自己的故事
不分性别,爱上爱情的本质
透过这些人的现身,我们得以活在越来越好的世界。——陈雪
  “不分T婆,我就是个妈妈。”
  “人生遇到真爱是多么困难,我们要坚持。”
  “我女儿是同性恋,已经有交往的对象。”
台湾第一本以影像与文字纪录台湾女同志的生命故事,不同世代、不同职业
、不同族群的女同志,现身诉说她们内心的真正想法与面临难题。她们想生
养小孩,必须花钱到国外受孕,还被质疑女同志不适合教养小孩,领养小孩
也是困难重重。由于台湾同志婚姻尚未合法,她们只能到国外登记结婚,她
们想跟心爱的人组成家庭,想把财产留给最爱的人,想要在另一半进开刀房
时签下同意书,或者只是想要为爱做自己……。
全书采访34位女同志,分为17组受访者,每组皆为两个人,两个人关系除了
恋人,也有姐妹、母女。让人看见女同志的生活与生命经验,以及如何面对
不同阶段的课题,包括身份认同、出柜、结婚、生子、领养小孩、组成家庭
,也具体而微呈现台湾女同志的发展史。
◎本书特色
1.台湾第一本女同志摄影书,收录120余张动人照片,让读者看见女同志多元
面貌。
2.透过不同的女同志故事述说,了解当代台湾女同志必读,性别平等教育最
佳教材。
3.知名设计师聂永真设计封面。
作者: blithe1993   2015-11-24 20:49: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