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网址:http://www.moviemovie.com.tw/forum/viewthread-1630.html
观影后第一个心得即是“这不只是一部同志电影”,更是对当今美国社会浅白但写实的描
绘,将各种矛盾建立在两位主角身上,与其说这是一部电影,个人认为导演在技术层面上
,显得较不愿意营造出此气氛,反而朝向纪录片的方向前进。例如:除了空镜头外,电影
中的影像多半为手持镜、特写主角画面,空镜头较少(即使是空镜头也多少可以看出手持
镜的晃动),在摄影机作为第三者拍摄主角Naz和Maalik时,采用的画面时常有透视的效
果,例如:浅景深,或是将主角放在画面正中央,画面两侧则是如同隧道般的树林、地铁
桥梁,不禁让人联想到导演小津安二郎的电影-东京物语中所营造出的视觉效果。如此鲜
明的摄影风格一来营造出写实感外,当然加深了此剧情的真实性,撇开台词的浅白外,此
片更让人有在观看纪录片的错觉。
就剧情层面来看,此片的角色、剧情变化使得这部片像是精密的安排,每一个安排都能紧
扣著并且更能表现出此片所欲传达的理念。
首先两位主角均是黑人,宗教信仰是美国反恐
主义高涨后最敏感的宗教-伊斯兰教,在观看这部片初20分钟,若这不是酷儿影展,还真
会让人认不出这是讨论同志议题的电影,眼前的两位主角看起来更不像一对情侣。我想黑
人和两位主角在电影中所呈现出的形象是阳刚的、阳光的等男性气质强烈的符号,和我过
去对同志电影以及身边的同志朋友所表现出来的较阴柔的气质大相迳庭,因此造成了我的
错觉,但这也造成了剧情上更大的纠葛,和观众心中的同志有更大的反差。另外,会说这
不只是一部同志电影的原因在于除了同志议题外,在宗教、种族、反恐议题、都市发展、
人权上多少都有表现出来。
在种族方面可以见到,这两位主角在街上贩售乐透彩券和圣卡时
互动较为热烈也较为成功的黑人占了多半数,而白人则对两位主角较少互动与理会。
宗教更是在片中占了举足轻重的角色,尤其宗教对于同志的限制,使得两位主角身陷两难
。从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中,提到了人的“道德焦虑”(Moral Anxiety),我想相
当适合应用在诠释片中两位主角的心理状态,他们身上除了背负著经济压力外,还有单亲
妈妈对于孩子的期待、社会对一个人的期待、宗教的戒律对于他们的限制,这样的压力对
于他们形成了“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的冲突,片中两位主角有两次亲
密互动的情节,每当进行到有性器官的碰触时,Naz总会因为内心的冲突和纠结,担心会
犯了伊斯兰教对性欲和性向的诫律或是怕被家人看见而喊卡,也表现出在社会结构下,与
众不同的人如何在夹缝中保有自我并不与社会产生冲突,在这样的情况下人显得非常压抑
。
社会现实则表现在两位主角性格与价值观的不同进而形成的冲突中,其实Naz对于现在的
社会显得相当不满,住在布鲁克林的他见到原被视为平民窟的地区,如今高楼大厦开始建
造,房价不断攀升,读大学似乎只有在有钱人家孩子的人生规划当中,其他人得自己想办
法,然而他的伴侣Maalik却是欣然接受现况。
两位主角在街上行走时,有一位白人向当他们询问要不要用200美元买一把枪,Maalik打
趣的问他可不可以用75元买到,遭到对方婉拒,没想到这个白人竟是纽约警察,伪装成平
民,他们怀疑Naz和Maalik试图要进行恐怖活动,但在不表明身份以及跟踪等侵犯人权的
方式进行,Naz和Maalik分别被女性白人的FBI探员私下约谈,询问他们的信仰、私人活动
,Naz和Maalik的说法不一,造成了FBI探员起疑,也让Naz和Maalik因为惧怕FBI的动作会
让家人发现他们正在交往而起了争执,在这部分充分地显示了穆斯林在美国社会中的处境
,打着“国家安全”的大旗,似乎很多看似侵权的行动都合理化了,也更加加深两位主角
的身心压力。
电影的结局,是和Maalik吵完架的Naz在月台骑乘脚踏车,被之前试着要卖枪给他们的纽
约警察拦下(这位白人警察同样没有穿着制服),并开出了罚单,我想这也是本片最终传
达的讯息,就如同电影“万花嬉春”中,唱着“Singing in the rain”的片段时,到了
最后,一位警察站到主角后方两手抱胸一样,所欲传达之意念即是“人”终究无法摆脱社
会的压力与秩序,以一人的力量难以抵挡或是使其产生变化,也意即同志议题在社会所受
到的对待是受到压迫的,这部片就社会各种层面不公的现象做了相当浅白且具体的诠释,
尽管我认为这部片所呈现的较为悲观,但这也确实是一种难以否认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