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益] 想问大家对于爷孙恋有什么看法

楼主: oligowater (奥利多水)   2015-06-15 05:51:02
大家好,小弟是8年级的前段班(约莫这个世代)~
会想问这个问题,是因为最近又看到媒体在炒作他们(李坤城),觉得有些莫名其妙,
所以想知道各位水手们对爷孙恋的看法,是支持还是反对,理由又是什么?
以下是个人的浅见:
小弟我是在小六那年发现自己异于常人的天赋─喜欢男生,
然而那时大概涉世还未深、周遭环境也接触不到,所以鲜少有人提起同性恋相关的议题。
但有趣的是,那时的我却会觉得老少配很奇怪(不知道为什么)。
国高中后,在几次异男忘的洗礼之后,我才体认到这个社会对我们是多不友善,
比起接受老少配,要接受同性恋似乎更不容易。
然而,现在这个年头,差个十岁二十岁的老少配很常见,同性恋也不少见,
58岁和18岁却是超级少见,一出现还要被看戏的媒体炒作、被舆论的炮火轰炸。
怪了,到底是谁来定义所谓的正常与不正常呢?
我想,答案是─舆论。(我是参考相关议题的新闻,其底下留言的护航率高低而判断的)
对现今的舆论而言,同性恋有人说可以,有人说不行。
老少配差个十岁二十岁可以,差个四十岁就不行。
我想说的是,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就算是拥有相同基因的同卵双胞胎,
也会因为成长环境的不同而发展成不一样的人。
双胞胎是如此,其他人就更不用说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欲望、想法、价值观。
然而一个人单打独斗是无法在这个世界上生存的,所以我们团结在一起,
所以,我们组成家庭、班级、公司、政党、国家、和复仇者联盟。
而这所谓的一切,其实就是为了追求自己或团体的最大利益!
然而现实是,我们都得牺牲掉自己的一些权利,才能达到对“多数人”而言最大的利益。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学校、公司、政党也各有各的规范,
我们订了一大堆规则来限缩自己的权利,就是为了避免有个害群之马出现,
而影响了大家的权益。我所认知的“多数决”大概就是如此。
“多数暴力”也是如此。
因为每个人对权益/最大利益的认知也不一样,所以意见就会有所分歧。
我们觉得性别平权很重要;护家盟觉得反同志很重要。
反废死的人觉得死刑很重要;废死联盟觉得废死很重要。
蓝的觉得蓝的很重要;绿的觉得绿的很重要。
保守派认为不变很重要;改革派认为变很重要。
我曾经觉得生存很重要;匈牙利诗人觉得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以上比喻皆没有对应关系,请勿做过多的联想)
挖哩!要让两个空集合的圈圈有所交集,根本是罗生门,除非把大家都砍掉重练!
但是这时候,比较多数的一方就会开始谴责少数,
甚至用曾经是大家一起赋予它权力的规范(法律)去欺压少数,WTF。
每当有冲击伦理的议题出现,舆论不免俗地就要出来谴责一翻。
跟外国人、跟老师、跟差很多岁的人、跟别人老婆、跟爸妈、跟兄弟姊妹、跟同性别、..
...........、跟复制人、....... .....、跟跨物种、..........、跟外星人、.......
咦?突然觉得老少配好像也不怎么样啊!而且人家还是合法的呢!
我的结论是:舆论真的很可怕。有道是人言可畏、曾参杀人。
而舆论最大的特性就在于,它是符合常态分配的,太极端的两边都会被大家攻击。
因此,要让社会有所进步、提高舆论的水平,那就要悄悄偷偷地从小时的养成开始改起。
(我的前提是价值观一旦建立就很难改变,所以要想改变舆论的方向,只能从新世代开始)
所以教育真的很重要,但我们的教育部最近因为黑箱课纲...唉!那又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我也不清楚自己到底能接受的标准到哪里,但基本上我还是相信自由恋爱的原则,
只要我喜欢,(而且我也没有碍着你或让你的权益受损)有什么不可以?
自由不就是以不妨碍他人自由为自由吗?
(可能再过个几十年,又有更多的冲击会出来,希望到时候的我思想还能这么开放~呵呵)
啊!本文是想知道各位水手们对爷孙恋的看法,是支持还是反对,理由又是什么?
作者: dase1352 (DragonP)   2015-06-15 06:14:00
这不是你的浅见
作者: Jessi23456 (小菜)   2015-06-15 09:19:00
首先,合法吗?如果合法,那他们恋爱与我们何干?
作者: taya1991 (请叫我鸡头!)   2015-06-15 10:09:00
爷孙恋 似乎不违法啊
作者: pdms (pdms)   2015-06-15 10:15:00
同志为何一定要表态?还是你觉得 因为我是同志 对某些议题就要有特定的支持 不然就是政治不正确?
作者: RFV123 (下次要更诚实)   2015-06-15 11:42:00
支持啊 又不影响我
作者: bluebrown (仨基友撸一把)   2015-06-15 14:02:00
我不会理会陌生人要和谁相恋耶。所以没支持反对的问题,那个前提根本消灭掉了。另外只有性倾向是和生理有关,对象组合非生理因素,而是社会或文化因素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