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 成年人,可以不需要无条件的爱

楼主: wtocactus (木头)   2015-05-17 18:30:21
近日有很深的感触。
国内某咨商博士的部落格,曾分享某次国外研习的经验
令他很震憾的一句话:
“人成年了,可以不需要"无条件的爱"”
当下深思,有道理却没有共呜。
希望别人无条件的爱着我们,有什么不对吗?
这已不是追求,而是沉在内心最深的期盼。
人很难不这么想吧?
直到回想以往的关系,直到切身经历。
好像有那么一点体会。
国外的Gilligan大师是这么说
无条件的爱很美好,
父母在我们小时是无条件的爱着我们,
那时我们温暖的依恋着,如此理所当然。
但,当我们进入一段亲密关系,
有类似的期盼,说:“我希望他能深深地爱着我,
不管我变成什么样子……”
是啊,这不就是爱的终极型态吗?
没有对不对,但却可能……不适切。
人长大了,对生活都有一定的要求。对伴侣……也会有。
期待伴侣无条件的付出,
就像是不给植物养料却要他凭空生长一样。
对自己而言是很深的渴望,对伴侣却是很残忍的要求。
我自己的解释,“一切皆不是理所当然”
伴侣的温柔,不是理所当然的。
所以当他温柔的时候,我们得以看见温柔后面的爱。
能在停下忙录的生活后,看见,
好好的说谢谢,好好地回报。
让爱能更滋长
当我们见到自己的渴望,
比如“希望对方稳定”“希望对方只爱我一个”
会更真实的看清,知道这只是我的需求,我的愿望。
而不会说些“一般人都是这样,我的要求不奇怪”
“这不是交往的基本吗”
是时候长大了,
想要什么,可以用心去滋养,或许有点像交换
当关系够深厚,爱深了,也许,只是也许,
对方会愿意多付出些什么。
而非强迫的,用关系与情绪去勒索、强行讨要
用所谓“你不是爱我的吗”来硬要别人认同什么。
那会耗尽关系里的资源。
长大了,人可以选择不爱,不被自己的情绪左右。
双方随时可以让爱在不适切、不幸福的关系里消亡。
人是为了幸福而在一起的。
所以当不符合需求了,没法被满足了,
关系的消失,似乎如此合情合理。
我们知道,所以得以戒慎恐惧,慎重的看待每个关系。
让真正能幸福的选择有机会进到生命里。
并且,
认知人是不完美的,任性的,有缺憾的。
会有不合理的想望,无法被扭转的观念,
因为,这样才是人。
因为,不把爱视为理所当然,愿意真实,愿意付出改变。
所以,得以爱,得以有机会成就关系。
作者: abc110857 (神奇小茂茂)   2015-05-17 18:55:00
作者: pullmeunder (OP)   2015-05-17 19:15:00
作者: soy (高雄风大雨大^^")   2015-05-17 19:19:00
可能只有神才有办法到如此境界...所以上帝赐下祂的独生子...
作者: masturbate10   2015-05-17 21:20:00
知易行难
作者: winer020203 (winer)   2015-05-17 22:19:00
推...看到这终于一解我的疑惑
作者: bluesky209 (空空)   2015-05-18 00:24:00
如果照这么说,有些人永远无法拥有爱完人,正常人,病人。 又来了
作者: charles4348c (Tr)   2015-05-18 00:34:00
我想补充一下,这些话其实不是在否定无条件的爱、积极照顾等等,而是是在说明,当一个人进入这个复杂的社会时,要能健康适应,是需要具备能够自我照护能力的,而这样的能力,需要内化曾经被照顾的经验而来。 如果我没有记错或误解的话应该是这样啦
楼主: wtocactus (木头)   2015-05-18 00:40:00
是啊。上面说得很对我非本科系,也没真上过G大师的课程只是在说,过度强求无条件的爱会给人与自己太大压力
作者: bluesky209 (空空)   2015-05-18 00:50:00
所以没经历过此经验的人,因无从得知与学习爱的能力,就无法拥有爱?去除特例极端值的爱。残酷
楼主: wtocactus (木头)   2015-05-18 00:53:00
楼上不知你在激动什么…正面成立不代表反面不成立吧而且心情跟想法本来就是个人…不是放诸四海皆准
作者: charles4348c (Tr)   2015-05-18 01:08:00
我想这段话看起来的确不是那么舒服,因为他好像规定了一个范围,在这里面的人才是所谓的"正常",之外的人是异类。当我们说什么是健康适应时,我想其实更多的是在说“这样应对的模式,可以在面临挑战时,让主体能够少一点挣扎或痛苦”,而不是试图画圈,将范围外的人定义为病人、不正常。每个在生命里生长、挣扎、奋斗的力量都是可贵值得珍惜的,这并没有意味太多,那些所谓正常,如果你觉得你活得"好"、活得"满意",这样就够了,真的。
作者: bluesky209 (空空)   2015-05-18 12:01:00
不去考虑现实社会层面的心理咨商,成为大师就必须专标题太笃定是否没考虑到反面,不去考虑现实社会层面的心理咨商,成为大师就必须专精不是没有道理。只要用这是我的想法心情我的自由就能发表断章取义是吧市面上的“两性”(叹)与心理励志作家,皆是如此。
作者: wxi (wxi)   2015-05-18 15:00:00
看了有学习给推另外,原PO只是叙述自己的体悟而已,没有说其它的方式不容于天地…文中也有提过他自身经历过同样阶段,何来排斥之说?
作者: bluesky209 (空空)   2015-05-18 16:04:00
前提是能不能选择,没有火怎么煮。(不要激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____)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