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在前头,本文只是个人经验,仅供参考,
教学没有固定行得通的办法,影响的因素太多了。
最终还是要依教师个人特质、学生性格、教学情境等等来调整。
原则一“适当地忽略学生的发言或提问”
教师并非为了解答学生问题而存在,而是引导学生思考,
基于这个理由,教师没有义务提供学生答案。
甚至,某些时候学生发言并非为了求知,
可能基于起哄、捉弄人、不想上课等等光怪陆离的原因,
在不清楚学生的本意时,保持沉默是比较安全的作法。
必须一提的是,“忽略”也是回应学生的一种方式,
短暂的沉默加上眼神、肢体动作,能够让学生感到警惕。
原则二“明确地回应/拒绝回答问题并说明理由”
在“忽略”不足以应付问题的时候,可以直接回应(而非回答)问题。
对于“老师你好娘!”、“老师你有没有女朋友?”这些说法,
说明理由例如:“你说的话并不是这堂课学习的重点!”
“这是关于老师私人的事,我不喜欢在学校说这些!”
“谢谢你的关心,但这是我的隐私。”
“谢谢你的赞美,我比较喜欢你用温柔来形容我!”
原则三“安排性别平等教育课程”
这就是课程设计的范围了,在此不多说。
身为教师,我们如何对待别人,都会在学生心里留下印象,对他们日后造成影响,
也许在讲台下,就有还在迷惘自己喜不喜欢同性的年轻小朋友,
正在看着讲台上的老师如何面对这些看似有攻击性的语言。
希望我们正向而积极的态度,能够让他们日后的路走得更勇敢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