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文] 同性恋带来的演化优势

楼主: teemocogs (teemo)   2014-06-12 20:51:48
PanSci泛科学
[标题] 人类演化大战略 – 同性恋带来的演化优势
[出处] http://pansci.tw/archives/60915
[作者] 金山豆(中兴大学动物科学系学士,英国诺丁汉大学动物科学博士)
[授权] PanSci泛科学主编E-mail授权提莫转载本篇文章
前几天(2014.6.7)的新闻报导
http://udn.com/NEWS/WORLD/WOR4/8725762.shtml
提到男同性恋基因的相关研究,以及同性恋遗传的议题。
这个新闻的原引用来源是 http://ppt.cc/vdMY
《美国华盛顿邮报》 (Washington Post)。
其中主要内容讨论到男同性恋基因可能具有特别的演化意义,并促使女性亲属
更容易生育后代。这个严格来说不算新但鲜少得到公众关注的研究议题难得搬
上新闻,颇值得稍微检视与进一步地讨论。
先回头来看看近代社会对同性恋的一般性看法。同性恋在人类社会上最常被定
义为“异常”与“反自然”的主要原因,在于此一性向选择会使得结成个体无
法生育自己的血缘后代,而背离了生命的基本存在意义 – 繁衍子孙。基于这
样的看法,同性恋往往被部份文化认定为“缺陷的”、“不正常的”、甚至是
“病态”性质的存在,进而被理解为一种阻碍人类族群与社会发展的负面因素
。不过即使如此,综观人类历史与各地社会与族群,都可以发现同性恋乃是普
遍地存在于人类之中。甚至在不同社会与文化之中,亦具有相当不同的对应态
度,从积极排斥、消极接纳、到正面接受等等情况不一而足。
在人类同性恋,或说同性性向(homosexuality) 整个群集之中,尚可进一步粗
略区分成:
■1.性取向(sexualorientation)
■2.性倾向(sexualpreference)
其中不同之处在于,后者被定义为更为后天自由意志与社会文化性质的选择,
而非前者代表与生俱来、先天性质的生物性状(phenotype)。 一般所谓同性
恋虽然包含了这两种性向选择类型,但近年主要关切的是同性性取向这样的同
性恋类型,因为它是自然形成的生物性状,而不是由后天个人自由意志所选择
。在 Dean Hamer 于 1993 年发表X 染色体 Xq28 位置的基因与男同性取向具
密切相关的研究后 (1),后续系列研究慢慢指向至少一部份男同性取向者是由
遗传性因素(特定基因或基因群)所决定,也就是开头华盛顿邮报提到的内容

这样的男性同性取向,在人类演化史上的存在便引出了一个特别的问题,即所
谓的达尔文悖论(Darwinian’s paradox):
基于天择法则,对繁衍后代不利的先天生物性状,无法有效地透过遗传传递给
下一代,因此将在物种中逐渐消失。
然而同性性取向在人类历史中始终稳定存在,并不因个体无法繁衍后代此一生
殖劣势而自人类族群中消退,而形成此一反拮天择原理的悖论。基于此悖论,
要么天择说产生例外(或许创造论者可以为此表示欣慰),要么就是同性性取
向此一生物性状,对人类物种的繁衍并不产生负面影响,甚至还可能具备一定
程度的正面意义,因此在人类漫长的演化中占有一席之地。
为了对应这个达尔文悖论,早期的解释如Wilson E. 提出的帮助者理论认为,
同性取向的个体虽然不具生育后代的能力,但得以贡献完整的劳动能力来帮助
带有相近遗传背景的血亲生存 (2)。但这样的理论仅得到部份支持,比如说在
萨摩亚与一些玻里尼西亚社会中的确可以观察到男同性取向成员
(fa’afafine,行为似女性的男人),他们以对亲族的忠诚奉献而闻名(3);
然而在其它社群为对象的研究,则不支持这样的理论 (4)。
另一些学者则提出女性血亲多产理论,认为决定男同性取向的这些特定基因,
在女性身上表现的生理功能,反而是增强生殖优势,比如说强化受孕的能力、
减少生殖与生产障碍,得以生育更多的后代。此一系列研究结果最初在意大利
特定家族中得到印证,近年持续在法国、加拿大、大洋洲等社群的相关研究中
得到更进一步的支持 (5-7)。有趣的是,男性同性取向的发生率,也被发现会
受胎次影响,特别是兄长数目越多的男婴,越倾向长大后呈现男性同性取向
(8)。从这个目前观察到的自然现象来看,决定女性多产的基因,或许借由控
制后代男性性取向,来达成族群扩张速度的平衡,扮演一种煞车功能,特别是
在男性后代数目持续增加的情况下。换句话说,男性同性取向在演化中扮演的
意义,至少部份(由特定基因控制)是借由促进血亲家族中女性成员顺产多育
的同时,适当缓和族群扩张的速度(特别是男性),兼之还能保有这些男性同
性取向个体的基本劳动力来维持家族生产效率,最终达到整个血亲家族的最大
生存利益。
从演化策略的角度来看,人类族群可经由特定基因表现,来调控同性性取向个
体的发生率,做为安定族群、确保稳健成长的手段之一。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何
部份人类社会与文明对同性取向的存在,抱持着接纳甚至鼓励的态度。这代表
著这个人类社会需要这类型个体的存在,并在社会中发挥功能。而当这类型个
体在族群中发生率出现增加的情况下,或许也代表着当下这个人类家族或社会
需要同性性取向个体的存在,来安定社群发展。
不过实务上传统两性异性取向以外的性取向如女同、男同、双性
(bisexuality)等,生物性成因至今大多数其实了解得并不透澈。即使在研
究较多的男同性取向之中,目前比较可以被确认的生物决定因素甚至还不只于
前文所述的特定基因决定论(如 X 染色体的Xq28 位置),
http://pansci.tw/archives/32703
还包括母体怀孕生理环境内分泌素、性别胎序等调控,以及青春期发育过程中
可能的内外生理环境影响等等。这意味着即使在男同性性取向的次群集里,不
同生物因素成因亦可能在演化策略中有不同的存在意义与演化上、社会上的功
能性。
无论如何,这方面研究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是,虽然异性取向在人类社会中是主
流生物性状,但其它性取向之所以长期存在于人类物种之中,亦代表它们对人
类物种延续具有一定的演化意义,不应当过于简化地以异常个例看待甚至贬抑
。再者,当人类物种呈现这样的性取向多样性发展时,可以预期它们各自有其
存在意义,保障各个性取向次族集能在人类社群中得到公平与尊重的存在空间
,才能充份发挥它们在演化上的优势,确保人类物种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Hamer,D. H., S. Hu, V. L. Magnuson, N. Hu, and A. M. Pattatucci. 1993. A
linkagebetween DNA markers on the X chromosome and male sexual orientation.
Science 261(5119):321-7.
[2]Wilson, E. 1975. Sociobiology: the newsynthesi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MA.
[3]VanderLaan, D. P., and P. L. Vasey. Malesexual orientation in independent
samoa: evidence for fraternal birth order andmaternal fecundity effects. Arch
SexBehav 40(3):495-503.
[4]Muscarella, F. 2000. The evolution ofhomoerotic behavior in humans. J
Homosex40(1):51-77.
[5]Camperio Ciani, A. S., L. Fontanesi, F.Iemmola, E. Giannella, C. Ferron, and
L. Lombardi. Factors associated withhigher fecundity in female maternal
relatives of homosexual men. J Sex Med 9(11):2878-87.
[6]Ciani, A. C., F. Iemmola, and S. R.Blecher. 2009. Genetic factors increase
fecundity in female maternal relativesof bisexual men as in homosexuals. J
SexMed 6(2):449-55.
[7]Barthes, J., Godelle, B., Raymond, M. 2013.Human social stratification and
hypergyny: toward an understanding of malehomosexual preference. Evolution
&Human Behavior 34(3):155-163.
[8]Blanchard, R. 1997. Birth order and siblingsex ratio in homosexual versus
heterosexual males and females. Annu Rev Sex Res 8:27-67.
作者: Daniel2468 (丹丹丹尼尔)   2014-06-12 20:57:00
提莫太长了我直接End.
作者: gungunhow (Ha Man)   2014-06-12 22:04:00
嗯嗯 我早就知道了
作者: jontaxx (jontaxx)   2014-06-12 23:10:00
在亲中的现况下,你觉得当局对国际人权组织有兴趣?看不出你的心得与这篇报导有什么关系。
作者: IrwinC (Estoniyar)   2014-06-12 23:23:00
管他什么原因造成同性恋,我只想要自己可以快乐
作者: skyark23   2014-06-12 23:36:00
想必有人看到此文章也会感到快乐
作者: ErikZan (EEEErik)   2014-06-13 09:19:00
作者: jontaxx (jontaxx)   2014-06-16 07:01:00
回马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