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华效力洋人〉
只要洋人为中国效力的人,都不能再当本国的官职。然而如果中国与外国发生战争,外国
必定招回这些人。所以税务司、船炮局的洋人监督们,都很担心同时失去中国、外国的青
睐(据他们说一定要自己努力,才能不失青睐;如果只是迁就于人,则事情只会越来越多
,越来越困难。),最后被辞退赋闲,而且要改行也很不容易。我问这些洋人为何不改穿中
国衣服,留起辫发,永久入籍中国。洋人则说,中国人不正式要求,我们怎么能腆颜自行
改变装束。领中国的薪水,不能昧著良心而怠惰渎职。然而没有觐见中国皇帝,最终仍然
不能正式任官。中国人看到我们穿西洋装扮,则群起鼓譟而追打,说是“打鬼子”,而本
国人又将我们视为外国人,非常怨恨,没有比这些在中国当官的人更为难的了。考察英国
的官制,各有分际,不会逾越;在外国当差的,翻译官最终也只能当到总领事(威妥玛由翻
译升任公使实属破格提拔,从没来有过),参赞、随员,当官最后只能到公使。公使离职回
国之后只给半薪,然后就终生赋闲了。有外交任务可能会重新派遣任职,但绝对不会给他
国内的工作,不是只有为他国工作的洋人会这样被排挤。前驻京公使阿里克(1)现在还在
失业中。
(1)阿礼国(Sir John Rutherford Alcock)
凡洋人效力于中国者,皆不得复为其本国之官。然两国有兵衅,必召回其人,同盟诸国亦
各召回其人。故税务司、船炮局诸监督,惟恐中外失欢(据云必能自强,乃可不失欢;徒
然俯就,则事日多且日难),致被闲废,以他途之谋生不易也。问其人何以不改装萝发,
永隶华籍。则日,中国不以此相命,何颜自改也。食中国俸,不能昧良而废职。然未获觐
见,终不以为其官。华人见我洋装,则群噪而逐日“打鬼子”,而本国则又视为外人,切
齿怨之,故莫如我辈难也。查英国官制,各自为一途,不相搀越;其外差者,翻译官仕至
总领事而止(威妥玛由翻译升公使系属破格,向来所无),参赞、随员,仕至公使而止。
撤归惟给半俸,终身闲居。有他国使命或重遣之,断不予以内地职役,不惟曾仕各国者为
然。今阿里克尚赋闲也。
这次刘大人探讨了一个应该是蛮讨论的问题
关于洋人在中国任职的状况
从刘大人的日记来看
当时在中国的大使或者在税务、船炮事业任职的洋人
其实都蛮中立的 不会偏袒自己的祖国
甚至会为了守护中国的利益而得罪本国
但面对本国的不谅解与中国普遍的排外情绪
真的是很为难
比起某些大清官员 这些洋人更能体现"食君之禄,忠君之事"的义气
尔后刘大人在反对西化的奏折中 确实也没有攻击洋人
单纯就制度与民情表达反对(攻击郭大人还比较多次XDDD)
也算是能体察洋人的苦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