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闲聊] 英轺私记 节选

楼主: Pellaeon (秋风孤剑李鸿章)   2024-01-12 12:52:27
酒酿房
英法想要禁酒,但酒的销量却越来越多。伦敦的东边,有一个叫做巴尔格厘北尔坚士的地
方,是酿酒的地方。用一个大池子当作酿酒器,以大屋子为酒缸,每次酿酒,往往数量多
达十几屋,去除泡沫再放量,然后注入木桶中,一桶可以装四百磅(一磅等于十二两)。
每年可以卖出六十万桶以上,都是卖到伦敦,没有卖到其他地方。七号,禧在明邀请我们
去参观。具酿酒人家说:伦敦类似这种规模的酿酒厂有四家,规模较小的还有很多,这才
知道英国人对酒的爱好特别深。酿酒是用炒过的麦子与恰士(一种树木,本地种植的)来酿
,味道蛮苦的,能补充血气。政府苦恼于禁酒无法推动,特别让酿酒人把酒弄得苦,让人
喝,希望潜移默化改变饮酒的习惯。然而英国人喝酒都是狼吞鲸吸,大量猛喝,更加把自
己沉浸到酒醉状态。我曾经见到喝这种酒的人,往往倒满一整杯,然后一口气喝完,每天
不喝几瓶不足以尽兴。而有些奸商又偷偷在酒中加入盐矾,使饮酒者越喝越渴,越渴就买
越多。于是因为杯中物而放弃工作、失去收入的人比比皆是。耶稣礼拜日,按理来说需要
在家静坐,但去光顾酒馆的人却常常是几百数十人,完全无法阻止,这样导致上战场要决
战时,两军对峙,想喝酒的士兵却还在想喝酒,无法忍耐片刻不喝,这不能说不是一大祸
害。博郎之前常把鸦片与酒相提并论,我认为酒的害处比较少,怎么会说成这么严重。如
今看到酿酒房的规模,才知道博郎说的并不过分。
原文
英、法禁酒,而酒之销售日多。伦敦之东,有巴尔格厘北尔坚士者,吣酒酿房也。以大池
为酿器,以深屋为酒缸,每酿辄十数屋,扬其沫而凉之,然后注诸木桶,一桶盛酒四百磅
(十二两曰一磅)。每年贳出六十万桶以上,皆销诸伦敦,无他出者。初七日,禧在明请
往观之。据酿家云:伦敦似此酒局凡四家,较小者尚众,以是知英人之酒癖为独深也。吣
酒以炒麦及恰士为之(恰士木名,本土所植),其味颇苦,能充养血气。宫中病酒禁之不
行,特令为此,听人沽饮,以默寓转移之术。而其人乃遂狼吞鲸吸,益自迷于醉乡。尝见
饮此者,往往挹注盈筒,一吸罄之,日非数瓶不足尽兴。而奸侩复以盐矾阴投其中,使之
愈饮愈渴,愈渴愈沽。于是以杯中物弃其世业,夺其衣食者,比比矣。耶稣礼拜日,例须
闭门静坐。而叩酒肆之关者,乃常百十成群,不可拒阻,以致临阵决战,两军相持,病渴
兵丁,犹若须臾之难忍,此则不可谓非大害矣。博郎常以鸦片与酒并提,余意酒害可稍减
,乃痛言其弊如此。今观酿房贸易之大,始知博非过辞。
讲完鸦片 来讲讲酒
英国酿酒规模跟酒鬼数量
可说是让刘大人大开眼界了
不知道刘大人喝啤酒是否习惯
有没有去酒BAR喝个两杯XD
作者: ALENDA   2024-01-12 13:26:00
作者: zeumax (烟灰缸里的鱼)   2024-01-12 14:24:00
酒越喝越渴,看来是食神唐牛的祖师爷
作者: whitefox (八十萬定存宅男)   2024-01-12 14:51:00
chaste tree 可能是薰衣草
作者: c22748872 (噜噜喵)   2024-01-12 15:25:00
感觉是Hops 啤酒花
作者: jkwusun (键盘剑手)   2024-01-12 15:45:00
不是,这应该是琴酒
作者: Segal (Dino)   2024-01-12 15:59:00
恰士,粤音近hops,应该是啤酒花。故吣酒应是指啤酒的一种唯不知粤音吣(cam3)在此到底指什么,司陶特吗?
作者: Kukuxumusu (Kukuxumusu)   2024-01-12 16:29:00
好奇讲的是哪个酿酒厂 东伦敦…truman?(有建筑现在是像驳二那样成为办活动的空间)东伦敦应该还有其他家但好像没有遗迹留下来伦敦现在最大仍在运行的啤酒厂大概就Fuller但工厂一直在西伦敦 如果开车往来希斯罗机场会经过 伦敦过去的确有不少这种啤酒厂 在wandsworth town有一个Ram brewery但后来土地开发商进来把那里开发改造了 但过去用来煮水的大烟囱还保留下来应该说 伦敦沿河岸会看到一些过去工业化城市遗迹 东伦敦因为战争跟重新开发痕迹可能不多 但往西还有一些迹象可循(像是遍布河岸边的旧式发电厂 不是只有景点著名那两个而已)
作者: jkwusun (键盘剑手)   2024-01-12 16:49:00
粤语中的Gin是叫毡酒,我觉得跟吣酒比较像,而且他说要"扬其沫而凉之"我觉得是蒸馏后的冷却动作,比较像琴酒
作者: Kukuxumusu (Kukuxumusu)   2024-01-12 17:15:00
可能也能从他所形容的贩卖木桶大小来判断是什么酒就是了
作者: holybless (D.)   2024-01-12 17:29:00
杯底不能种番薯 杯底恩汤饲金鱼 杯底恩汤娶细姨
作者: Segal (Dino)   2024-01-12 17:52:00
恰士(粤音hap-si, 我解作hops)、炒麦(烤麦芽)、沫(加热以停止酶活性)都是啤酒的常见特征。反之琴酒加杜松子而不添加酒花,也不会用炒过的谷物。顶多浮沫放凉都有,这点平手。要把吣(cam3)读成毡(zin1),我想这个音变实在有点过头了。这个字在闽南语是(tsim)音没错,但问题就会变成刘大人一介粤人,怎就突然说起福佬话了?但琴酒也是这群酒鬼所爱,搞不好还真是琴酒巴尔格厘北尔坚士 可做 Barclay Perkins,是间啤酒厂https://en.wikipedia.org/wiki/Anchor_Brewery我想八九不离十了
作者: leptoneta (台湾高山族自治区书记)   2024-01-12 19:58:00
一口喝完一大杯琴酒也太猛 不太可能
作者: CGT (Peter)   2024-01-12 20:19:00
刘大人的描述比较像是啤酒厂,有苦味也可以一次干掉一大杯琴酒有加上奎宁水这种喝法,但似乎比较偏上流社会的调酒?
作者: Kukuxumusu (Kukuxumusu)   2024-01-12 20:36:00
琴酒在当时据说有再次流行的趋势 但我也倾向是啤酒厂当时劳工也都会饮用 而且应该是ale之类 所以更苦
作者: Yenfu35 (廣平君)   2024-01-13 00:22:00
这篇让我联想到八卦板某个常见问题XDDD 另回CGT,我不敢说这是“比较偏上流社会的调酒”,毕竟相传用琴酒兑通宁水的喝法源自派驻非洲或印度的部队、后来才传回本土。
作者: CGT (Peter)   2024-01-13 01:02:00
恰士会不会是在说Cast(桶陈)?传统啤酒也是有木桶陈酿的
作者: mstar (Wayne Su)   2024-01-13 08:51:00
记得现在主流的皮尔森啤酒是冷冻技术发展之后才流行,以前比较多苦又浓的 Ale 啤酒。
作者: Segal (Dino)   2024-01-13 10:00:00
是的,这家酒厂直到1922年才开始产制拉格。而司陶特(艾尔)是他们的传统制程。也因为是顶层常温发酵,会有一堆泡沫在表层。
作者: TodomeKoichi (都々目红一)   2024-01-13 17:30:00
在酒中加盐让人口渴的商法真是恶质,不过这样味道不会怪怪的吗? :O
作者: Kukuxumusu (Kukuxumusu)   2024-01-13 19:02:00
当时甚至把石膏粉(骨折在用的石膏)加到面包里增重加白 茶叶跟胡椒 经检验也发现多半是木屑老鼠屎与碎叶…记得是因为一些死人意外才正视食安
作者: articlebear (政治真的满狗屁的)   2024-01-14 10:06:00
作者: giniand (我的兔子在等我回家)   2024-01-14 16:59:00
反正都因为有苦味而一口气干了 再多点怪味可能也没差
作者: QuentinHu (囧兴)   2024-01-16 12:44:00
作者: freesoul (No place like home ￾)   2024-01-21 10:57:00
Gin是烈酒需要蒸馏, 酿制过程跟啤酒差很多这个叙述就是啤酒不会是琴酒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