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闲聊] 英轺私记 节选

楼主: Pellaeon (秋风孤剑李鸿章)   2023-12-20 12:51:04
〈观伦敦铸钱局有感〉
钱币一定要由政府来发行,然后才可以使国家富强,给人民方便,并杜绝奸商诈欺。然而
铸造钱币,实属不易。钱币贵金属含量太高,人们容易私下毁坏钱币镕出金属;如果贵金
属含量太少,又可能有人私造假币。消除一个弊端,其他弊端就产生了,越是想改变,则
害处越多。英国制度里,钱币分三等,分别是金、银、红铜。金钱最大的,重二钱二分(
约8公克),其中混杂部分金属银,价值等于银两三两三钱五分(价值会有起伏波动,但大
致差不多这样)。银钱最大的,重量七钱(约25公克),其中混杂一些金属铜,价值等于银
两一分四厘少一点。钱币重量轻巧的反而价值较大,私下镕铸无利可图,所以私下毁坏的
弊端就没了。
英国人铸币都是用机器,把金、银、铜加热到冒火发红,第一次经过机器变成薄片,第二
次经过机器变成钱币形状,第三次经过机器则加工边角细节,第四次经过机器则印上国王
头像,接着再以机器测量重量,如果重量不符合规定,机器会将之剔除,另外请工匠重新
熔铸。所以英国钱币作工精细,不是一般木制、土制模具或刀、斧雕刻可以模仿的,这样
也可以杜绝人民私下造假币的弊端了。不会私下毁钱镕出贵金属,钱就不会变少而缺钱;
不会私下造假币,这样钱币就不用担心不流通。而英国钱币重量较轻,不像中国元宝那么
重,元宝数量累积到数千,就很难带到远方,甚至需要贴钱付运费找人送。而英国的钱币
在英国的属地都能通行,即使远如澳大利亚,风俗民情差异大如印度,没有不遵守规定而
使用英国钱币的。这样一来,朝廷铸币自然收获无穷的利益。
伦敦有罗亚泯剔(1),翻译过来就是皇家铸钱局(罗亚翻译为皇家,泯剔翻译为铸钱局)。
十五日,禧在明(2)带领我们到铸币局参观。副总管叫作非蛮得儿(3),先测试天平,只要
稍微改变重量就会有反应。接着命令管机器的希勒,逐一演示机器给我们看,铸造过程迅
速,快到看不清楚。最特别的是辨别金钱重量的工具,形状像个小盒子,用玻璃罩住,投
入数十枚金钱,瞬间分类好,重量稍轻的分类到一区,重量稍重的分类到一区,重量完全
符合分类到一区。钱在工具里面流动,像蚯蚓一般移动,声音像草间的虫鸣。过了七、八
分钟,一千多钱早已测量完毕。所以不只是新铸造的钱重量一致,收缴的旧钱如果因使用
而磨损,也骗不过工具,一定会重新铸造。这也是为何英国钱币永远是新的而不会用到烂
掉。
之后又前往参观彭克柯弗英葛兰(4)。彭克柯弗是银行,英葛兰则是国名,意思就是英国
银行。英文的文法常常倒装,所以才会这样翻译。银行的银票,各地有所不同(如印度有
自己的银票)。纸都是自行制造,非常兼任,每日开出的银票往往一百数十万以上(我去参
观的前一天,总共开出一兆零二万六千),足以显示银票流行之广泛。
其实中国也不是不知道政府要自行铸造钱币。明朝的洪武、嘉靖、万历时,都曾命令各省
铸造。我大清朝康熙、雍正、乾隆年间也曾令各省铸造。一开始的立意都是为了让人民国
家方便,但往往之后都会产生流动性上的障碍,得不偿失,最后干脆停止了,并且认为是
民间不习惯使用统一的货币造成货币政策失败。然而废除古制,创立新制,王莽时有试过
;消除所有前朝钱币,隋朝也试过,但最后,即使古钱都废除,新钱仍然没办法通行,问
题出在上层而不是民间。京城开设一间铸币局,里面大小官吏、杂役、工头的所有开销、
各种不当财富,自然会想办法从钱币铸造的过程中去捞。有侵蚀就视为理所当然,工料损
坏反而会高兴(5)。所有的原料都会经过层层克扣,在钱币铸造中添加杂质省成本,最后
品质粗糙不坚。在市面上流通时,有可能不小心就弄坏,就算存起来,也可能没多久就烂
光了,所以即使法律严厉,大家也都不重视,甚至无视朝廷命令,不愿使用钱币。上级官
员担心无法应付朝廷的命令,于是掩耳盗铃,只有在官方放款或收款时使用新钱,以应付
规定,不再强迫所有人使用。这就是为什么金钱的法令不能执行,铸造最后都是浪费虚耗
的原因。
铜钱都这样了,更何况银、金更贵重的金属。今天如果让中国开采金银矿,设置机器,学
习英国,确实可以除去民间私自毁币、做假币的弊端,但根本的弊病不消除,最后金币里
会混杂银质、银币混杂铅铜,甚至占比不到一半。百姓知道这些钱没价值,就不会重视,
最后仍然不能流通,势必造成官方与民间认定的价值有落差,最后互相糊弄乱搞。而且铸
造新的钱币,必须先让民间所有旧钱缴回销毁,人民不缴销,就是违法,就会派下级小吏
去勒索敲诈百姓;人民若乖乖缴销,旧钱一旦缴给官府,新钱不知道何时才会发还。这些
百姓到衙门去领新钱,最后必然不能拿回全额,这样便民的好处还没彰显,损害民众利益
的状况已经可预见。
没办法,只能让各省设置官方银号,招募诚实商人来管理,让人民自行交易,才是可行的
吧。但那些有能力来报名开设官方银号的商人,又怎么能期待他们是诚实的商人呢?就算
这些商人真的诚实可信,银号设立之后是要由官府来监视,还是不用官府来监视呢?不用
官府来监视,中间商可能操纵汇率,最后还是要仰赖打官司来裁定,才能平息争端,这样
银号根本无法独立运作。如果让官府来监督,那肯定会趁机敲诈收钱,这根本来设立铸钱
局又有什么分别?只要有一点小利就有无数人一再来争夺,竟然还希望钱币政策能实行?
我问马格里,为什么铸币局的天秤,都要用玻璃罩住?马格里回答说,不让热气、寒气干
扰天秤。人跟所以事物都是热涨冷缩,所以热带的人,长得很快,二十岁就发育完成;寒
带的人长得很慢,三十岁以前都还能长高。五金跟木材都是这样,所以寒暑针(6)用水银
来制作,也可以用铜。时钟在夏天走比较慢,冬天则走比较快,热的话钟摆会变长,所以
钟走得慢;冬天钟摆缩短,所以走的快。拿一个木制模具,握久了会变大,放在地上没多
就又回复原状,这都是寒热温度影响的。天秤对重量非常敏感,碰到人体或用火加热,衡
量的东西会比实际更轻;如果让天秤泡水、对天秤扇风,衡量的东西会比实际更重,这是
寒气造成的。铜最怕冷热的影响,再来是银,再来是钢,玻璃最不怕冷热影响所以天秤用
玻璃罩住,让天秤可以准确测量重量。
英国与其属地银行的天秤,都是由伦敦统一配置的。一旦对于重量有争议,告到官府,则
罗亚泯剔会检查有问题的天秤,并给予新的。每年官府都会派人到各自负责的地方,在市
场买东西来观察大家的天秤是不是标准,如果不标准就会收缴折断,并有惩罚,另外给予
新的天秤或加重秤锤。英国对于度量衡的公平,并不是说说而已。
(1) 指Royal Mint,皇家铸币局
(2) Sir Walter Caine Hillier 详见https://reurl.cc/qrDKMD
(3) 完全找不到,有没有高手可以解答XD
(4) 应是Bank of England
(5) 这段我翻的可能不好,但我看上下文意思应该是有做坏的、损坏的这些人会以报
废为名义中饱私囊。
(6) 即温度计
这次原文很长 翻译后我就自行分段
本篇可以看出刘大人对本国货币政策也有蛮清晰的了解
且官场从上至下的腐败 好像也是公开的秘密了
有观察到了英国在制度与器物上的优势
这篇的时间应该是已经来英国两、三个月了
刘大人已经从一开始的鄙视英国 要来宣扬圣教
变成 西方的东西好但我们人民水准就是比较烂并不适合
整体心态调整成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的概念
有意思的是 这些制度上、人民水准上的优势
似乎才是刘大人最佩服的
器物上反而还好
在刘大人〈仿造西洋火车无利多害折〉中
他就认为
“西洋之政,如教艺课工、矜孤济贫、禁匪捕盗、恤刑狱、严军令、饬官守、达民情等类,
与我中国致治之道多有暗合者,何以悉屏置弗道而惟火车铁路是务哉!”
在他的认知里 大清应该学习的是西方的品德与社会制度
并不是一味的追求船坚炮利
或许他已经或多或少看透西方强盛的真正原因了
原文
钱币必造自朝廷,然后可以富国,可以便民,可以一市价之低昂,可以杜奸商之欺伪。然
造钱币固不易易。钱过重,则患在私销,钱过轻,则患在私铸。一弊弭,而他弊辄随之,
愈变更,则害愈甚而已矣。英制钱币三等,曰金、曰银、曰红铜。金钱之大者,重二钱二
分,中杂以银约数分,其值计银三两三钱五分(所值随时价为低昂,然大致初不甚远)。
银钱之大者,重七钱,中杂以铜约数分,其值计银一分四厘弱。钱轻而所值者多,销之则
无利,故私销之弊泯。抑其造钱也皆以机器,金、银、铜之方质者炽而红之,一过机器而
成薄片,再过机器而得钱形,三过机器而边棱以彰,四过机器而王面图字以显,由是复以
机器衡其轻重,轻重稍不如制者,机器剔出之,另付工匠熔铸。故其制造精工,非木模、
土范、刀錾,斧凿所能仿佛,则私铸之弊亦泯。无私销,故钱不虞其乏。无私铸,故钱不
虞其壅。而钱身较轻,又非如中国元宝之重滞,数至累千,即难远赍,须贴脚费。此英伦
制钱所以通行于属地,虽程之远如澳大利亚,俗之异如五印度,亦莫不遵而用之。而帑藏
遂收无穷之利也。
伦敦有罗亚泯剔者,译言皇家铸钱局也(罗亚译言皇家,泯剔译言铸钱局)。十五日,禧
在明导往观之。其副总管曰非蛮得儿者,先与试验其天平,虽加损寸发而轻重立见焉。继
令管机器之希勒,逐一试演其机器,碾凿印刷迅捷,几不及瞬。尤足异者,辨别金钱轻重
之具,形制仅如小匣,罩以玻璃。入钱数十枚,其间轻仅杪忽者自归一区,重仅杪忽者自
归一区,无稍轻重者亦自归一区。钱之流于器,如蚓之行,其声如草虫之。时甫半刻,千
钱早巳衡遍。故不特千万新铸之钱分两一式,即交纳旧钱稍因磨刷而轻减者,亦不能欺其
权衡,必令补交铸费而销之。钱之日新而不陈者,盖以此。
嗣复往观其彭克柯弗英葛兰。彭克柯弗者银行之谓,英葛兰则其国名也,犹言英国银行也
。英之文法辄倒置,故云。然银行之票,地各异式(如印度别有印度之票式)。纸皆自造
,坚韧殊常。每日所出银,辄在一百数十万以上(余往观之前一日,出银一兆零二万六千
),足见其流行之广。
夫中国未尝不知自铸钱也。明时,洪武、嘉靖、万历均令各省鼓铸。我朝康、雍、乾隆间
亦令各省鼓铸。其始皆以为便民便国之计,其后每因钱法壅滞,得不偿失,辄复停止,则
以为民间惯用杂钱使然。然而废古用今,王莽时尝行之矣。尽销古钱,隋时亦尝为之矣。
卒之古钱废而新钱仍不可用者,其病源盖在上而不在下也。京省开一铸钱局,凡大小官吏
、书役,工头之花销浇裹,期盈期侈者,罔不出于其中。侵蚀视为固然,得缺即以相庆。
于是工本物料。层累克减,钱身搀杂,体粗质脆。市上用之,或随手而破坏,民间蓄之,
或未久而朽腐。虽禁令严密,率皆不以为宝,废格而不行。宫中病其无以应朝廷之诏也,
遂为掩耳盗铃之术,惟官放官收者,概用新钱,以符国制,不复强之于阚阗。此钱法所以
壅滞,鼓铸所以徒为虚耗也。铜钱且如此,况其在银,又况其在金哉了今使中国开金银矿
,置办机器,效为英伦,钱币私销私铸之患,诚可免矣.而弊之在上者不除,则金钱之杂
银,银钱之杂铜铅,或几及半。百姓知其所值本少,不以为宝,卒亦不可以流通,势必仍
至官民异价,以成糊弄之局。且钱币创行之始,须尽民间所蓄旧钱而缴销之。民不缴销,
则显违法令,固召吏胥讹索。民若缴销,则旧钱一入宫手,发还原值将不知何时。赴衙门
以待给领,获领之价,必不能弥补其待领之费。是便民之效未彰,扰民害民之祸已立见矣
。无已,则惟各省分设官银号,召募诚实商贾司之,俾民得自与交易,庶乎其可。夫商贾
之力能报名于官者,难期其果为诚实也。就令诚实之选幸如所期,然银号之设,将以官监
之乎了抑不以宫监之乎?如不监以官,则呼应不灵,驵侩有恃强以轻钱勒用者,必待讼诸
公庭批示审断,然后息争,则银号不可以自立。如监以官,则索取规费,又无异鼓铸之局
,是粒米而虫之攒集蛀齧者凡再也,尚望其钱币之能行哉!
余问马格理曰。钱局天平,皆罩以玻璃,何也?答曰;不使侵以寒热之气也。人身之与百
物,见热则舒,见寒则缩。故热地之人,其长也恒速,年二十而身躯已定。寒地之人,其
长也恒缓,三十以前犹可增高。五金及木皆然。故寒暑针,以水银为之,亦可以铜为之。
时辰钟,盛夏则行缓,隆冬则行速者,热则摆子舒而长,故缓,寒则摆子缩而短,故速。
有木模于此,掌握之久,则拓大而不适于用,置之于地,顷刻复还其原。此皆寒热之气所
为。天平之轻重不爽杪,忽然偎之以人,薰之以火,所衡之物辄加轻者,则热气所中,其
器舒长也。濡之以水,扇之以风,所衡之物辄加重者,则寒气所中,其器缩短也。铜最畏
寒热,银次之,钢次之,玻璃最不畏,故罩天平以玻璃,使轻重不失本来耳。
英国属地银号天平皆颁自伦敦。有轻重或爽者,控告至官,则罗亚泯剔提其天平而比较之
,别为颁给。每岁官中潜派员至所属,就市肆买物以觇其秤之协否。有不协,则取而折之
,仍量示罚,给以新者或熔铁加于其秤锤。英制之平权衡,非徒具文如此。
作者: wittmann4213 (玄武岩)   2023-12-20 13:05:00
推,感谢翻译,很有趣
作者: o07608 (无良记者)   2023-12-20 13:22:00
好想看前面想宣扬圣教的篇章XD
作者: eudamonia4u (贼寇)   2023-12-20 14:38:00
(3)是人名还是职位名啊?
作者: tucker (苦恼的尼采)   2023-12-20 14:51:00
英文维基有(3)Charles Fremantle
作者: ja23072008   2023-12-20 15:02:00
作者: ilikeroc (U文起司)   2023-12-20 17:39:00
问题又可以追朔自洪武朝了 低薪奴官的始作俑者
作者: ocean11 (深海)   2023-12-20 18:57:00
热带的人发育快,寒带的人长得慢,怎么感觉是相反才对。
作者: CGT (Peter)   2023-12-20 21:58:00
金银铜三种钱币应该是对应英镑、先令、便士
作者: rehtra (武英殿大學士爾雅)   2023-12-20 23:25:00
兼任?坚韧?
作者: SunnyBrian (人気薄二冠马)   2023-12-21 02:24:00
作者: wistful96 (wistful96)   2023-12-21 10:16:00
作者: foolishgod   2023-12-21 13:19:00
刘大人前面有篇在介绍大英钱制的
作者: articlebear (政治真的满狗屁的)   2023-12-21 20:12:00
刘大人真的很认真
作者: winered (爱到牲畜无怨尤)   2023-12-22 06:24:00
整个文化从上烂到下要怎么旧
作者: ckshchen (尖酸苛博文)   2023-12-22 11:24:00
火耗
作者: mstar (Wayne Su)   2023-12-23 08:46:00
作者: chichung (胸肌腹肌三角肌)   2023-12-25 11:20:00
作者: giniand (我的兔子在等我回家)   2023-12-30 16:05:00
还是没看懂秤会受热胀冷缩影响的原理,质量应该不会变啊
作者: bxdfhbh (bxdfhbh)   2022-01-06 23:40:00
因为不是等臂的天平吧,也可能是外界温度会影响某一侧。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