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gtfour (朱兆兰)
2023-10-08 18:19:03※ 引述《supergoal (春暖花开)》之铭言:
: 想借问
: 当时候不是已经有马铃薯 玉米 在寒冬时仍能生
: 长的作物 引入明国么?
: 是那时候还没普及,或是因为舍么原因仍然无法缓解饥荒呢
最近正在看的小说 锦衣 里
正好就有提到这件事
https://uukanshu.cc/book/17462/10474815.html
节录如下:
当时红薯种出之后,还是在万历年间,当地的地方官连忙上奏。
不过很快,就没有人当一回事了。
张静一在上一世读到这件事之后,也觉得很奇怪,这么高产的作物,
怎么可能朝廷会不重视呢?这可是改变王朝命运的神器啊。
不过来到这个时代,开始读经史之后,张静一才大抵能够明白。
因为福建的地方官是在万历二十一年上奏了这件事,而万历二十一恰恰又是一个
最重要的年份,因为这个时候,恰好发生了‘癸巳大计’。
‘癸巳大计’,乃是内阁以及东林党之间最重要的冲突,渐渐已经开始在朝中发挥了
作用的东林书院出身的官员,和当时的内阁发生了极大的争议,最终整个朝廷围绕着
一次对官员的考核,发生了剧烈的冲突。
那个时候,满朝的大臣相互攻讦,已经到了非我同党其心必异的地步。
而一份关于福建来的‘喜报’,只怕在当时已经斗得红了眼睛的朝臣们看来,这一定
是地方官想要政绩获得升迁,所以鼓捣出来的一次所谓‘祥瑞’而已。
其实这也不难理解,历朝历代,都有祥瑞的多发期,比如一头牛一窝生了二十头牛仔,
比如一只鸡长得有猪大云云,地方官借报喜的机会来刷刷脸,免得朝中诸公忘了他
这么一号人。
可在当时的清流们看来,上报祥瑞,是十分恶劣的事,是报喜不报忧的体现,
自然而然,这份奏报很快便沉入大海,没有人理会了。
也正因为朝廷的不理会,地方官见朝廷没有后续,自然也就不敢再上奏了,
免得惹祸上身。
陈家那边,得不到官府的支持,只好自己栽培自己的红薯,在历史上,这一栽培,
就栽培了足足五代人,直到建奴入关,康熙时期,红薯才渐渐的推广。
作者:
wistful96 (wistful96)
2023-10-09 01:05:00大一统政权就容易有这种弊端 大臣忙着权谋不做正事
作者:
saltlake (SaltLake)
2023-10-09 01:49:00楼上去看五代十国分裂状况,难道大臣就不搞群谋努力办事
作者: wasely 2023-10-09 13:08:00
南明都快被灭了也是内斗啊
作者:
bulank (布兰克)
2023-10-09 16:48:00好文
作者:
Yenfu35 (廣平å›)
2023-10-09 17:29:00推
作者:
saltlake (SaltLake)
2023-10-10 05:16:00楼上,地方官要的是朝廷认可的升官绩效,不然干嘛做?
地方官想升官跟农民商人觉得东西好想自己推广不冲突吧
楼主:
gtfour (朱兆兰)
2023-10-10 11:33:00闹饥荒的是西北关中 福建海商没有官方支持如何推广去那边
作者: ALENDA 2023-10-10 16:07:00
推
可惜了不然明末的饥荒应该会有机会些微改善最近某家霜淇淋刚好也是红薯是紫薯不是红薯抱歉
作者:
wistful96 (wistful96)
2023-10-17 16:17:00五代各个都觉得自己继承大唐江山 比起内斗更多几国互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