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章回小说虽说是中国文学中的瑰宝。但他诞生之民间,故事又十分俚俗,因此被当时
许
多文人当成不入流,甚至大加批判。像《水浒传》被批判内容歌颂山贼强盗,宣扬造反;
《
金瓶梅》诲淫诲盗,败坏社会风气等等。
但是批判内容就算了,偏偏有些人就要造谣到作者身上,捏造作者遭遇不幸。
像明代田汝成就直接说”南宋时期的罗贯中写《水浒传》详述土匪故事,败坏人心,所以
遭
报应三代子孙是哑巴。
以现在的研究来说水浒传的作者都没个定论,罗贯中的生平也是个谜团重重。田汝成不但
钦
定罗贯中是南宋时期的人,连人家子孙的情况都言之凿凿,真的是造谣一张嘴。
而且与田汝成同时期王圻《续文献通考》也采用这个说法,最夸张的是这个说法甚至传到
日
本去!
江户时代的《雨月物语》,作者上田秋成就直接序文写了”罗子撰水浒。而三世生哑儿。
紫
媛著源语。而一旦堕恶趣者。”
你引用别人的也就算了,怎么又把紫式部扯进来?看来谣言故事也要本土化吧
钱塘罗贯中本者,南宋时人,编撰小说数十种,而《水浒传》叙宋江等事,奸盗脱骗机械
甚
详,然变诈百端,坏人心术。其子孙三代皆哑,天道好还之报如此!
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
《水浒传》。罗贯著。贯字贯中,杭州人,编撰小说数十种,而《水浒传》叙宋江事,奸
盗
脱骗机械甚详。然变诈百端,坏人心术,说者谓子孙三代皆哑天道好还之报如此。
王圻《续文献通考》
罗子撰水浒。而三世生唖児。紫媛著源语。而一旦堕悪趣者。盖为业所偪耳。然而観其文
。
各々奋奇态。揜哢逼真。低昂宛転。令読者心気洞越也。可见鉴事実于千古焉。余适有鼓
腹
之闲话。冲口吐出。雉雊龙战。自以为杜撰。则摘读之者。固当不谓信也。岂可求丑唇平
鼻
之报哉。明和戊子晩春。雨霁月朦胧之夜。窓下编成。以畀梓氏。题曰雨月物语。云。剪
枝
畸人书。
《雨月物语序》
作者:
HAHAcomet (值得信任的彗星å°å¤©ä½¿)
2021-09-26 13:43:00紫式部一旦堕悪趣者 是什么典故?
该不该把古今文章中有“天道好还”四字者,全部检视一遍
怎么看起来很像搬内容农场的文章 还简转繁没校稿就贴
作者: wilson00164 (狐狸) 2021-09-26 16:42:00
现在人很也爱骂罗贯中造谣害人不浅,真的招谁惹谁了
自己没认知能力分辨三国志和三国演义的差别就说罗贯中害人不浅,正史和章回小说不一样不是很正常吗
作者:
mstar (Wayne Su)
2021-09-26 17:54:00每行太多字,被系统自动断行了,导致排版变得很奇怪。
作者: mamahayai 2021-09-26 18:47:00
印象中演义里夸张的部分大多是源自于当时的戏曲,而罗贯中只是整理并合理化一些过于豪洨的桥段至于贬曹严重的部分,似乎是毛宗岗的手笔?
被骂应该是水浒传的部分 三国演义没什么价值观的问题明清好像很多人认为水浒是罗贯中作的
作者:
loser1 (拍嘎爪得白酱)
2021-09-26 22:29:00主要是水浒传优化山寨盗匪的描述违反公序良俗我小学二年级看水浒(儿童白话版),看到武松杀张团练一家也觉得莫名其妙连无辜者也卷进去。
作者:
loser1 (拍嘎爪得白酱)
2021-09-26 22:54:00少读肉蒲团,老读地藏王菩萨本愿经
三金游水 邪淫怪盗 会影响孩子身心发展 应该下架(笑
作者:
bce (归云)
2021-09-27 08:46:00古代到菜市口看杀头可是重要娱乐之一,看看市井小说算什么?况且那年代文盲率大概九成以上,那些小说根本是少数读书人看的真要说到"败坏人心",呵,乡野间比这些小说厉害的还多着呢!
作者:
zwx (王子面)
2021-09-27 10:34:00去看看清代的纪录,邻里间的纠纷,半夜率众去杀人全家的事也还是存在的;即使是现代,很多地区都还是那种弱肉强食的世界水浒传一本书就败坏人心?恐怕是当时的社会实情就是如此
作者:
zwy (瑞士刀)
2021-09-27 11:02:00中华民国在大陆一直到蒋总统时代,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就只到县的等级,广大的乡村地区自有他们的一套规矩跟玩法所以朝廷还真不怕书生造反,就只怕乡民造反
作者:
dawnny (dawn)
2021-09-27 12:33:00洪秀全:原来我是书生转乡民还是神父??
作者:
GaryOak (机掰人)
2021-09-28 23:33:00不知道施耐庵有没有恨他们把稿费给了罗贯中虽然说水浒的作者似乎没有定论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