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zeumax (烟灰缸里的鱼)》之铭言:
: 李鸿章受曾国藩命以上海为集结地组建淮军
: 招募刘麻子及其五千团练
: 由于要正式造册发饷
: 李觉得要当大将的人还叫刘麻子实在太不雅
: 于是给他取了铭传两个字
: 这时他才叫刘铭传
: 五千铭字营更是淮军重要组成
这不知道从哪里得到的资讯......
李鸿章援沪的时候只带了十三个营,总计六千五百人,
铭字营起头就是一个营(编制五百人),哪来五千?
关于淮军各营头的规模演变,可参考
樊百川《淮军史》,书中有附录历年各系营数的表格。
王尔敏《淮军志》也有描述淮军援沪的源起与后续扩充来源。
打江苏那一段恕删。
: 僧格林沁带领一万一千人全军覆灭无一幸免
僧部辖下总兵陈国瑞就没死,后来还跟刘铭传搞内斗,
并没有到全军覆没无一幸免。
: 相比之下淮军战略向来是保守稳固
: 由于见势不对未予支援
: 清廷认为曾国藩刘铭传两人见死不救
: 责罚两人但依然留任要求积极主动作战
僧王战死的时候曾国藩和湘淮军都没有北上,责罚个头啦,
曾国藩北上督剿是僧王死后的事情了。
: 刘铭传开始积极追剿捻军
: 冲入捻军沙河防线
: 凭借常胜军(洋人佣兵)火力支援
: 痛打捻军包头鼠窜
: 得以攻下黄陂城将功赎罪官复原职
常胜军打完江苏之后早就裁撤了,余部编成枪、炮共两营,
此时应该都没有在铭军麾下。
: 曾国藩就运气不太好了
: 被刘铭传打的乱窜的捻军突围沙河
: 冲破曾国藩河防守备区域
: 转进河南中牟分为东西两部
: 曾国藩只能辞职负责
曾国藩剿捻是立四个老营,追击部队(游击之军)是几支轮流负责,
铭军只不过是游击部队的其中一支,虽然确实是最主要的。
(霆军比较晚北调)
然后被突破河防的主因是洪水决堤。
: 淮军防区增加李鸿章大举扩军
: 而主力的铭家军自然更大幅度获得资源
: 淮军马队7000有一半在铭家军内
淮军大量扩充的主因是湘军陆续裁撤太多又没补回来,
只好让淮军增加兵力去填补缺口应急。
淮军马队在灭东捻的时候有八千多骑,铭军下辖马队两千五百而已,
虽然是淮军马队最多的一支但仍不足一半。
后恕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