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国早期要发展铁路,全是靠此募资──金融投机
再讲美国的例子之前,先来讲铁路股票投机的起源地:英国
1845年6月16日,英国铁路股票投机高峰期,当天就有65家铁路公司,获淮投入
1300万英镑的资金,准备兴建600英里(约966公里)长的铁路,这数据有多惊人?
1300万英磅换算成清廷常用的库平银约7200多万两,当时清廷一年总税收约
8000万两,可见募资之多。
跟中国对比,刘锡鸿在折中有举一例,轮船招商局要集资70余万两,为募资
成功,广告不实,年利谎称有30%─40%,不过根本没那么好赚,最后只能给出5%,
被骂到臭头。
〝倘以官领之而招民凑股,则近年百姓受欺于官屡矣。
闻轮船招商局尝集股银七十余万,初时以三、四分息许之;嗣因浇裹不敷,
仅给息五厘而止,人皆怨悔,深以为惩,岂肯蹈覆辙?〞
从此点可知,为何刘大人对中国资本很悲观,他是去过英国的人,明确感受到
中国的穷,才70多万两就这么难,也难怪他对中国资本毫无信心。
英国当时平均每公里铁路造价约7.5万两,非常昂贵(相较之下,清廷建设
唐胥铁路每公里成本约1万两)。
如此昂贵主要有两个原因:
1.铁路发展早期,技术较差且要各种试错,每单位成本在技术成熟后会下降
许多,有经历过电脑或手机迭代的人,应该不难理解。
2.当时处在铁路股票泡沫时期,估值有不小的泡沫存在。
不过,当时全世界兴建铁路最疯狂的,不是英国,而是美国。
在美国内战前,美国铁路总长达3万英里(4.8万公里),主要集中在密西西比河
东岸,尤其是工业发达的北方,如伊利铁路(Erie Railroad),几次股权之争,
成为美国铁路泡沫代表。
https://imgur.com/HEdcZpL
早期美国铁路建设,有不少是外资,尤其是英资的身影,铁路资本将近一半
是外资,有些更高达70%-80%。
3万英里看起来很多,但跟后来铁路狂飙时代相比,是小巫见大巫。
(一)铁路狂飙时代的起点──《太平洋铁路法》(Pacific Railroad Act)
https://imgur.com/EYdflU5
1862年7月1日,美国国会通过《太平洋铁路法》,并在1864年通过修正案,
象征狂飙时代的正式来临,该法条有以下几个重要的条款:
1.铁轨沿路两侧的30公尺的公地有通行权,私人土地有优先购买权,用于
铁路与电报线的建设。
2.每完成10英里铁路,每英里铁路赠与10平方英里的土地(等于每兴建1公里
就送16.25平方公里的地)。
3.具有通行权和所有权的土地,拥有土石跟林木开采权。
4.每英里铁路提供16000美元(约16500两库平银)、丘陵32000美元、山地48000美元
的公债,公债利率6%,总期数30年,铁路公司每半年还款一次,国家提供贷款取得
留置权。
5.公债发行10万单位,每单位面额1000美元,总额1亿美元,铁路公司得发行
股票筹资,但不得发行超过公债总额。
美国第一条横贯铁路是东西两地同时开工,由两家公司承包:
联合太平洋铁路(Union Pacific Railroad,以下简称UP)
中央太平洋铁路(Central Pacific Railroad,以下简称CP)
两方面临各自的问题,却选择不一样的解决方式。
从法条能看到,公司能得到多少土地与资金,取决于铁路兴建的长度,
建的越长,拿的越多,如何更快修筑铁路,攸关两家公司的核心利益。
然而,两边的起始却差很多。
联合太平洋铁路(UP)从爱荷华州康瑟尔崖(与奥马哈隔密苏里河相望,
奥马哈为巴菲特故乡与波克夏公司所在地)向西修筑,沿路是北美大平原,
地形十分平坦,铺设容易。
中央太平洋铁路(CP)从加州沙加缅度向东修筑,立刻碰上科迪勒拉山系,
包括内华达山脉、美国大盆地与洛矶山脉,一路上是山脉与山间高原盆地,
要凿山架桥,修筑十分辛苦。
另有一家公司负责沙加缅度到奥克兰(与旧金山仅隔一水相邻),不过此段很短,
因此不列入讨论。
本来按规划,第一条横贯铁路(太平洋铁路)总长1800英里中,因两方铺设难度
差太多,由UP负责1400英里,CP只有400英里,预计花14年建设完成。
前两年CP只有建好50英里,比预计建程还慢,想不到最后竟然只花6年完工,
比当初规划的时间快超过一半。
https://imgur.com/CEiLekP
CP进度超前,比原本规划多盖将近一倍的长度,铺设了700英里铁路。
两方在犹他州奥格登汇合,1869年5月10日敲下“金色道钉”(Golden Spike),
象征两线正式接轨。
https://imgur.com/tY6Hypw
CP如何办到?
靠华工!
(二)移民与铁路建设
美国内战促使横贯铁路的修筑。
由于当时正处于内战,美国公民需要参与战争,因此主要修建者是移民,
分别是东岸以纽约为中心的爱尔兰人与西岸以旧金山为中心的华人,两者都是为
生存来美国,但两者后来的政治地位天差地别。
爱尔兰人因爱尔兰大饥荒,导致近一世纪的海外移民潮,美国成为他们移民
首选,在大饥荒最严重的1845年至1852年,每年移入美国超过10万人。
这么大的移民人口(现今美国公民爱尔兰裔仅次于德裔,是美国第二大族群),
也改变美国的政治结构,尤其是纽约,19世纪中期有26%的人口是爱尔兰人。
原本帮助移民的坦慕尼协会(Tammany Hall),透过政治服务(包括就业、
住所、法律咨询,甚至公民身份)换取移民的政治支持,成为纽约的太上皇,
操纵纽约大小选举,是美国镀金时代贪污腐败的代名词。
最早一批到美国的华人则是来淘金,1848年开始的加州淘金潮,数以千计的
华人通过邻里口耳相传,为发财梦来到美国。
可以看到爱尔兰的移民远多于华人,一开始两间铁路公司都用很多爱尔兰人,
但CP的施工条件很恶劣,山地时有暴雪焚风、沙漠干燥炎热,逃工很多,工程
进度严重落后。
CP想了很多方法,从犯人、黑人、墨西哥人,问题依然严峻,不得已,他们
开始尝试华人,发现华人学习快、工作效率好,最重要是经济实惠。
当时CP四巨头之一的史丹佛(Amasa Leland Stanford,史丹佛大学创办人),
本来是反华先锋,在加州州长任内更发表歧视华人言论(加州因为淘金潮,是当时
华人移民最多之处,也是最早提出排华法案的地方),希望能立法限制华人来美。
后来见识到华工的高效,做出以下评价:“华人安份守己、忍耐力强、节俭
度日,从不计较工资高低。”
反而改变立场,敦促美国开放华人赴美。
为此还上书请求当时的总统约翰逊(Andrew Johnson,本为副总统,林肯遇刺后
成为总统,在他任内买下阿拉斯加):
“没有他们(指华人),要在法案要求的期限内,完成这个伟大的国家建设西段
是不可能的。”
镀金时代,这些铁路大亨对美国政策有很大的影响力,史丹佛的建议被美国
政府采纳,先开通太平洋两岸的航班,引进更多华工。
1868年满清与美国签订《中美天津条约续增条约》(又称蒲安臣条约,满清
委任当时从美国驻华大使离职的蒲安臣为办理中外交涉事务重任大臣,即外交特使,
由他代表满清处理欧美各国外交事宜。)
条约第五条明列:〝大清国与大美国切念,民人前往各国,或愿常住入籍、
或随时来往,总听其自便,不得禁阻为是。
现在两国人民互相来往、或游历、或贸易、或久居,得以自由,方有利益。〞
https://imgur.com/yGzXQhr
《蒲安臣条约》是鸦片战争后签订第一个相对平等的条约,因此后来美国成为
满清公费留学首选。
第五条背后,就有史丹佛推一把的影子。
此条约促使中国赴美人数爆增,赴美华人从条约通过的1868年5157人,
一举跃升到1869年12874人、1870年15825人,CP的铁路工人近4/5是华工。
虽然华工是CP得以提早完工的重大功臣,但根深蒂固的歧视无所不在,在加州
沙加缅度的庆祝活动中,没一位华工出现,连当地政要致词都主动忽略华工的贡献。
在景气好时,纵有歧视,尚且不会恶化成严重的社会问题,毕竟华人大多投入
西段的铁路建设(当时不止一家在建横贯铁路)或矿工,工作环境恶劣,有更好工作
机会下,对原有就业市场冲击不大。
不幸的是,这样的好日子很快就到头,1873年5月,维也纳股市大崩盘,引发全球经
济衰退。
再谈这场经济衰退的影响前,先回头谈一直没提到的UP。
三、镀金时代弊案──美国动产信贷丑闻(Crédit Mobilier scandal)
UP照理讲在平原地带修筑铁路,铺设铁路的速度应该很快,能获得很大的资金
跟土地,可是遭遇到他们没想到的困扰──印地安人。
北美大平原本来就是印地安人的活动区域,修筑铁路侵犯他们的保留地,为
争取生存权,他们一波波的攻击铁路工人和破坏铁路。
此举引来北军镇压,UP的幕后老板埃姆斯(Oakes Ames,后来成为UP总裁的
Oliver Ames Jr.是他弟弟)在1864年太平洋铁路法修正案中,直接将铁路经过的
印地安保留区资格消灭,UP可以拥有武装保安,保护修筑铁路的安全。
UP更向随铁路移民之人鼓吹“保卫自己的土地”,要他们拿起武器对抗印地安人。
印地安人跟中国仕绅毁坏吴淞铁路的想法类似,这是外人入侵行为,不过危害
程度远不及对印地安人。
要搞群众运动的基础是〝唤起恐惧〞,既然程度不到亡国灭种,那要
挑起恐惧,就要找中国仕绅最在乎的事──家族兴衰。
古语有云:“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风水是关乎整个
家族的大事,煽动者找到挑动情绪的要点,打着破坏风水大旗,无往不利,这只是
个突破点,本质是排外的情绪反应。
人类在经济决策面前,更常依赖动物本能(animal spirits),凯恩斯讲过:
“必须承认,如果要估计十年后一条铁路、一座铜矿、一个纺织厂之收益,我们
所知实在太少。
如果人性不喜欢碰运气,对建设一厂、一铁路或一矿,除利润外不感兴趣,
仅靠理性,恐怕不会有多少投资。”
中国前期推广铁路路之失败,在于无法唤起狂热的不理性本能,反而视其为
外国经济侵略一环,挑起恐惧,只会加深抗拒,跟美国的《排华法案》原因如出
一辙,只是国家不同。
此策略至今依然是政治常用且有效的手段。
除了印地安人问题外,《太平洋铁路法》送这么多土地给铁路公司,就是希望
他们担负造镇的责任,这些都增加获利的不稳定性,是埃姆斯不乐见的情况。
因此他在1864年修正案中,花很多时间政治协商,把法条修成他想要的模样,
前面讲过,镀金时代,铁路大亨对美国政策有很大影响力,此处又是一例。
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关于公债,一开始发行单位并没有这么多,如果计算一下,
会发现这金额很不合理。
太平洋铁路总长1800英里,全部都用山地计价,满打满算多少?
1800*48000=86400000(美元)
全部用山地计价才8640万美元,何况东段大多是平原,根本不需要把额度
提高到1亿美元,为什么要这样做?
掏空
传奇基金经理人彼得‧林区,曾提出一个如何在当红炒作题材下,不承担
过高风险,稳稳赚钱的方法,称为“十字镐与圆锹”策略。
“在以前的淘金热时代,很多真正去淘金的人都赔了钱,但是那些卖十字镐、
圆锹、帐篷和牛仔裤的,则是赚了大钱。”
埃姆斯就是这样起家,从他爷爷因英国斧锤禁令改行做铁锹后,因品质好、
价格公道,培养出一批忠实顾客,在埃姆斯的父亲将工厂交给他们兄弟不久,
碰上加洲淘金潮爆发。
铁锹去、淘金来,埃姆斯发大财
埃姆斯家族不但会做铁锹,也曾做枪支,伯父是春田兵工厂(Springfield
Armory)首任负责人,在军界有人脉,当美国内战爆发,他们接到北军的铁锹订单,
成为埃姆斯投身政界的敲门砖。
既然UP获利前景不明,那有没有什么很明确,可以利用当红题材赚钱的方法,
想想上面的“十字镐与圆锹”策略,就知道埃姆斯会怎么做。
承包工程
埃姆斯与UP高管买下原本宾州特许的贷款与契约承包公司,将其改名为
“动产信贷”,此公司是UP的独家工程契约承包厂商,包括铁路与附属建设,
都是其业务。
公债则被UP担保给动产信贷,以支付工程费用。
公债发行超出原本预期的部份,有多少是实际建设花费,又有多少进入他们
口袋,是个不容易厘清的问题,因为开立跟收取发票是同一批人,价格不透明,
很难确切知道钱究竟花到哪去。
如果国会有确实监督,这是很初级的掏空手法,不难发现。
魔鬼藏在细节里
还记得《太平洋铁路法》里有一条是铁路公司得发行股票筹资,但不得发行
超过公债上限吗?
提高公债额度,等同提高发行股票额度。
动产信贷透过埃姆斯的操作,取得国会授权,能以债做股,发行不高于
公债额度的股票,用以担保工程的完成。
公债1单位就要1000美元,对普通人来讲是非常大的一笔钱(铁路工人年薪
才420美元,在当时已是很不错的薪资)。
现在发行股票,能切割成小面额,让更多人参与。
接着进行包装,透过虚增建设费用,营造公司前景一片大好,搭上铁路狂潮,
股票被疯炒。
而这些股票有一部份“干股”,廉价让国会议员入股,再发放与公司盈余不符的
高股利,大家是利益共同体,自然不会有人主动调查。
为什么最后会被揭穿?
利益摆不平
1872年总统大选,一方是寻求连任的格兰特(Ulysses S Grant,美国内战英雄),
一方是报业大亨格里利(Horace Greeley,纽约论坛报New-York Tribune创办人)。
1872年9月4日,当天的太阳报(The Sun)刊登1868年埃姆斯写信给麦库姆
(Henry Simpson McComb,一家小铁路公司总裁,他就是卖帐篷致富),信里有
埃姆斯的行贿名单。
麦库姆是动产信贷利益集团的一员,他一直对分赃不公心存芥蒂,这封信不知
他是有心还是无意透露,此信的公开,为政坛投入一颗震撼弹。
涉及的不仅有议员,连当时的副总统科法斯(Schuyler Colfax, Jr.)和
副总统参选人威尔逊(Henry Wilson)都参与其中。
涉案议员中,有一位议员后来还成为美国总统,并促使美国文官制度走向
“功绩制”,他就是──加菲尔德(James Abram Garfield)。
参众两院各成立一个委员会调查此事,一时间风风雨雨。
https://imgur.com/MUrwMgT
不过由于名单内都是支持格兰特的议员,对方又是报业大亨,格兰特阵营将其
操作成政治抹黑,况且他们调查发现,格里利也持有这些股票。
并且格里利的政见不合时宜,太多的理想主义,满满的书生论政,严重打击
他的选情。
不幸的是他妻子在此时死亡,此事严重打击他的神智,在选前已有陷入疯狂
的征象,让他声望更加低迷。
在选举人票开票前,他就病重身亡,格兰特毫无悬念大胜当选总统。
调查也就不了了之,仅对埃姆斯等少数议员申诫,不痛不养。
此事虽然在政治没造成太大影响,却让大众对铁路公债与股票投下不信任票。
UP受到极大影响,不得不限缩公司财政以渡过难关,其他铁路公司和承发银行
更难过,因为满手公债卖不出去。
1873年维也纳股市崩盘,全球资金越发紧缩,使一切情况更加恶化,9月,
终于引爆,一连串的银行倒闭,始于──杰伊‧库克(Jay Cooke)。
又一位铁路大亨登场──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