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录] 古代女子生产 都不打麻醉直接生产喔?

楼主: Reewalker (报告馒头班长不够)   2018-10-01 21:50:30
※ [本文转录自 Reewalker 信箱]
作者: jfsu (水精灵)
标题: Re: [问卦] 古代女子生产 都不打麻醉直接生产喔?
时间: Fri Aug 17 22:50:05 2018
※ 引述《tt6380 (工藤洗衣机)》之铭言:
: 如题
: 看着一些古装剧
: 里面的女子生产
: 似乎都不打麻醉直接生产的
: 古代女子是不是都很猛阿
: 看到一堆血都觉得痛了
: 求解
: 谢谢
你的问题会在文中回答。虽然是旧文重po,但还是微调一下,算下来没超过25%
没争议。
首先,使人进入昏睡状态的麻醉药,能真正安全地在临床应用可是最近一百年的事。
所以你看的古装剧基本上如果有打麻醉来无痛分娩的话,在当时来说应该说是使用
止痛药才对。
东方与西方在无痛分娩这点上是有差异性的,1591年,一位刚产下双胞胎的新手妈妈
被教会的人从家中拖走,接着被推入一处土坑活埋!这一切只因为她要求医生帮她在
生产时止痛。
当时的教会认为生产的疼痛是上帝给予的惩罚,给予产妇止痛是违背上帝的旨意。
他们引用《创世纪》中“你生产儿女必多受苦楚”,而且这亦是母爱的表现。
在医学史上,华佗是公认第一位使用麻醉药(麻沸散)来进行外科手术的医师。
同时期(西元150~200年),希腊的医生使用一种麻醉草药帮助病人止痛并使其入睡。
他是第一个使用麻醉(anesthesia)这个术语的人。
不过,这些偏方并没有流传开来,几个世纪之后,回教的医生又开始用各种药草来
止痛,像曼陀罗根、天仙子、鸦片、鸦片,甚至连催眠也用上。老实说,这些草药
的止痛功效是被打上问号,可疑度有一个曾志伟那么高,加上有时会造成病人死亡,
不管如何,如果在当时要进行外科手术,强壮的助手是绝对不能少的。
你会问,那疼痛怎么办?忍啊!忍无可忍就继续再忍,那个年代可没有安心亚能
帮你呼呼。
想像你正呆在18世纪末的一家医院内,准备接受外科手术。你发现自己正被推入这家
附有外科手术病房(通常在最高层楼,由于没有电,只能用自然光来照明)的医院。
在关起重重的门之后(避免你的哀嚎传出去),好几位麻绳理工毕业的护理人员正对你
笑,一直笑~~一直笑~~笑到你心里发寒,接着你被五花大绑,如同龟甲缚的雪芙....。
由于缺乏麻醉止痛,当时最优秀的外科医生是比谁的下刀速度快,据说拿破仑的御医
可以在一分钟之内切下任何部位(我还是觉得比古清十郎的九头龙闪比较厉害。)
虽然如此,那种恐惧与疼痛可是会让人说嘴一辈子,如果还活着的话...。
据闻一位当时接受他手术的病人回忆起手术过程:“我知道我是清醒的,我看到刀子表面
的闪光,随即进入我的身体,我可以感受到它正划断我的肌肉、血管,刮着我的骨头,
那剧痛难以形容,整个过程,我只能尖叫,不停地尖叫.....”
乙醚的发现无异是麻醉史上最重要的第一步。它来自于13世纪一位炼金术士的配方,
但这玩意直到17世纪初才被一位医生拿来止痛。刚被切掉某个器官的你躺在病床上
气急败坏地问,既然在17世纪就有能够止痛的乙醚,为什么手术时不让我用?
答案很简单啊,因为那位医生是内科的,所以并没有用在外科手术。
(忘记的人请回顾一下开头,我再说一次,乙醚作为外科手术止痛剂是在19世纪中期
的事。)
麻醉的另一个重大的进展则是被称为“笑气”的氧化亚氮(Nitrous Oxide, N2O),
在1772年由英国化学家普利斯特利发现。1800年,经由戴维(Humphrey Davy, 他是
电学大师法拉第的恩师)研究发现(其实是他亲自吸入后的心得),笑气能来舒缓牙痛。
ps.但要等到30年后,外科手术使用笑气作为麻醉剂的想法才得以实现,当时有两种医生
最感兴趣,一种是牙医(需要少剂量的局部麻醉),一种就是外科医生(需要深度、
全身麻醉)。
之后“笑气”的研究转往美国。美国的化学家开始制造这两种气体,甚至不时地举办
“乙醚狂欢会”与“笑气派对”,号称吸了之后,恐怖感↓ エロ感↑,
连大脑都在颤抖抖抖抖抖。
1824年,一位参加过“乙醚狂欢会”的学生向他的牙医波普(Eljia Pope)建议拔牙时,
可用乙醚来消除疼痛,因为他发现吸了乙醚之后,就算倒下撞到头破血流,也不觉得痛。
于是,这位牙医便把乙醚用在一位女病人身上。结果,第一位无痛拔牙的人就此诞生。
1842年3月30日,美国医生朗(Crawford W. Long)在毛巾上倒入一些乙醚让病人吸入,
成功地为他切除脖子上的囊肿。(他亦是第一位进行无痛分娩的医生,一直到63岁那年,
他都从事手术与麻醉的工作。这位仁医猝死于一场接生的工作。在他倒下时,还不忘
要求护理人员:‘先照顾母亲与婴孩’。)
由于他在发现乙醚麻醉效果的7年后才公布这项惊人之举,期间,有三位医生彼此
争论著自己才是手术麻醉剂的发明者。这场被称为“乙醚论战”的争论,一直持续了
16年之久,连在南北战争期间也都没有停止过,不仅上K岛毁谤对方,连唤战神必备
文字:代PO、勿战、科科 (理性、优质、勿嘘),外加否认、跳针、装死3阶段回应剧本
全都用上,吉来吉去,真可谓惊天地而泣鬼神。(八卦的部份就留在之后吧)
乙醚好用归好用,但也引发了不少副作用,医界决定开始寻找更好的麻醉剂。
此时,氯仿(chloroform,三氯甲烷)出现了。氯仿又称作哥罗芳,电影里面用来
迷昏金刚的就是哥罗芳,中学工艺课也会用来黏压克力,现在应该很少用了。
ps. 1831年,美国化学家戈斯里 (Samuel Guthrie)制造出氯仿,他的小女儿因
误食而昏迷不醒了好几个小时,而爱莉的好姬友佳奈试用后表示...(bd゚∀゚)。
一位医生在他的朋友推荐下(转述戈斯里家中发生的事),使用了氯仿作为麻醉剂。
1843年,他成功地替维多利亚女王接生,女王并没有感到任何生产的疼痛。
早在分娩前,她就呛声:“我会把这个孩子生下来,而且不管之前他喝了什么,
都给我来一点(使用氯仿)!”
这个举动额外地产生一个另人意想不到的结果,那些反对产妇使用麻醉剂的教会人士
从此闭上了嘴巴。氯仿很快地成为新的麻醉剂,但是它对肝脏的伤害不小,死亡率
甚至比乙醚还高5倍!
新的麻醉剂在1917年才逐渐被找了出来,首先是三氯乙烯(Trilene),接着是乙烯
(ethylene)、乙烯醚(Divinyl ether) 与环丙烷(cyclopropane)。
读化学的乡民或许注意到一件事,这些化学麻醉剂都是可燃的。由于当时的医生使用
电烧的方式进行外科手术时,一不小心就会引起火灾,危及病人与医生的生命。
这个问题一直到1956年,溴氯三氟乙烷(halothane)的出现才得以解决。
之后,还有其他更安全的麻醉剂被开发出来,广泛在临床上使用。
至于用在局部麻醉的麻醉剂,又是另一个故事,古柯碱(cocaine)功不可没啊...。
以上
reference
1.wiki pedia
2.世界麻醉简史 - 台湾麻醉医学会
3. read01.com -麻醉
4.孝三的紫色喷雾
作者: tmcharvard (tmcharvard)   2018-10-02 04:52:00
这篇文少了笑气与牙医师威尔斯(Horace Wells)以及他被哈佛大学著名的外科医师华伦教授安排在讲堂上试验用笑气帮大学部学生拔牙的失败实验,以及莫登(WilliamThomas Green Moton)从这当中引发出开发气体麻醉的想法的内容了,这部份其实在外科与麻醉科的历史中占相当重要的地位
作者: F04E (Fujitsu)   2018-10-02 09:12:00
为什么鸦片打两次?
作者: Sadan (Danny)   2018-10-02 09:59:00
宅气惊人
作者: Ai (寂寞小狗)   2018-10-02 11:29:00
感谢知识分享!教会真得造孽甚多!!
作者: RZPTT (歌剧魅影)   2018-10-03 01:38:00
宗教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有人曲解教义甚至假借教义在造孽
作者: exile0527 (一杯咖啡的时间)   2018-10-03 07:11:00
笑到流泪,只能大推!又学到了!
作者: bce (归云)   2018-10-03 10:41:00
古代有把人放血放到接近休克昏迷或直接敲昏再手术的,但可以想见都非常危险;另外比较可行的是灌酒灌到不省人事再来手术不过如果呕吐吸入呼吸道,也可能会有危及生命之并发症
作者: Jin63916 (摳幫瓦)   2018-10-03 15:42:00
那孩子生出来就能打醉拳?
作者: yzfr6 (扮关二哥!)   2018-10-05 16:46:00
“三片金”能回答的东西,就非得长篇大论
作者: bulank (布兰克)   2018-10-06 23:53:00
龟甲缚的雪芙 ?
作者: snoopy0905 (Mars)   2018-10-31 17:05:00
作者: peine (peine)   2018-12-05 08:48:00
推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