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mstar (Wayne Su)
2018-07-23 21:05:59丞相史浩跟觉长老很要好,
有天邀长老到家,问他“和尚跟我,谁过得比较好?”
长老看到他家中豪华灿烂、侍女满屋,不经心就说出:
“丞相如此富贵,当然比较好,老僧怎么敢比。”
说完之后,心中后悔“一动此念,数十年修炼全白费了,一定会堕入地狱界。”
之后某天,史浩坐在家中厅堂,突然看到觉长老跑进大厅后消失,
派人去寺庙查探,回报说觉长老刚圆寂了,
又过一盏茶时间,后院来报说儿子出生了,
史浩默默不说话,心里有数、知道是觉长老来转生,
所以就将儿子小名取为“觉”,年纪较长之后正式命名“弥远”。
史弥远在宁宗、理宗两朝当了二十六年丞相,权倾天下,
当时都传说他是佛界人 (大概觉长老的事情传出去了),就有人作诗规谏他:
“前身元是觉阇黎,业障纷华总不迷。到此更须睁只眼,好将慧力运金鎞。”
阇黎:上师、长老
金鎞:治眼疾的工具
史弥远勾结杨太后家的外戚,因此得以出入宫中,引起外界极大议论,
有人就作《咏云词》讽刺,其中说“往来与月为俦,舒卷和天也蔽。”
大概就是讲浮云与月(皇后)要好,而蔽日(皇帝)
虽然不知会不会下地狱,但起码也先爽了几十年,不算太亏
作者: mu178 (阿鲁巴原虫) 2018-07-24 01:35:00
史弥远确实也是两宋最爽的权相 掌权久 又善终 也没给他遇到蒙古崛起 真的不亏了
作者:
zeumax (烟灰缸里的鱼)
2018-07-24 07:17:00修行足够只是欲望太重,没法成佛,也是投到好人家。
作者:
RZPTT (歌剧魅影)
2018-07-24 08:28:00如果这故事为真,这位和尚转世后在人间爽了26年或许不算太亏但以此推之,如果他能在临终前都没有生起那个贪欲他圆寂后以他累积的道行,来世搞不好不是只当个丞相而已而且搞不好来世享福时间也不是只享受26年而已例如,假设他本来有机会当享福40年的宋理宗呢?如果是这样算,他来世虽当了宰相,真的没有亏到吗?当然,以上只是纯属八卦性质的个人感想罢了
作者:
Leooson (吼吼吼)
2018-07-24 08:37:00所以之前那篇念30年法华经的尼姑到底是犯了啥罪搞到转世当官妓.....
我说的前提是长老已起贪念,觉得"一定"会堕入地狱界那么先爽一下,有总比没有好,不然没起贪欲,搞不好还能在仙佛旁边修行呢,比人间的繁华好多了
作者:
colchi (柯奇)
2018-07-24 12:36:00宋朝版的《阅微草堂笔记》,各位大大认真了XD
作者: DrGolden (不理性员工) 2018-07-24 13:46:00
起执念不是罪,只是因其执念的方向,起共鸣而在转生时投入相应的境界。长老修行有福报,又起恋慕人世荣华的心境,所以圆寂后转投有因缘的富贵人家。如不起人世俗念则可能转投欲望更为清净简单的诸天人界如色界、无色界,修行则可更上一层楼。但卡在人世富贵又不再修行,只会更容易让各种欲念益发炽烈,产生更多贪嗔痴念,转向恶界甚至地狱投生的机会自然大增。这或是长老当世所惊惧的后世因果演变。
作者:
tcod (圈)
2018-07-24 16:28:00金博士说明的很正确
作者:
RZPTT (歌剧魅影)
2018-07-25 06:42:00楼楼楼上说的确实才是对的,另外补充点路边听来的东西对真正大修行者来说,修行的真正意义不在于追求福报而是为了成佛,成为像佛祖那样永远清净不起恶念妄念的觉著更进一步,还要像佛祖那样,做个自觉还能觉他(普渡众生)的人如果能做到以上境界,其实福报不用刻意追求,它自然就会来这境界就像电影"三个傻瓜"里的那句著名台词:人不要追求成功,要追求卓越;追求卓越,成功自然就会跟着来如果修行者没有认清这点,反而执著在为了福报才来修行不但很容易走错方向,甚至走火入魔而且即使追求到福报,福报多半都只会是有限或暂时的即便来世不像这故事的长老又陷入红尘,而是投生天界当仙佛福报一享尽,还是一样有很大机会坠落回红尘,甚至坠入地狱以上是路边听来的东西,姑且说来给大听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