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mstar (Wayne Su)》之铭言:
: “某伶恤某公妻子”
: 某演员,外貌、技巧均绝赞,游历到陕西,
: 但陕西人爱听秦腔、不喜欢江南戏曲,因而没有表演机会、连生活都有困难;
: 因某剧团为秦腔第一团而去参加,但里面的人都看不起他、也不太让他登场。
: 刚好巡抚请客,演了几出戏之后,布政使要找团里会唱昆曲的,没人回应,
: 只有他一个人站出去,领班吓到要制止,但已被叫上台去了。
: 登台开唱,刚发声就让布政使觉得满意、全场客人都注意聆听,
: 但唱一首后布政使就叫停,说“搭配的乐器不对,奏乐完全不搭,怎么展现歌声?”
: 把自己衙门的乐队找来,并指定《邯郸记》里的《扫花》一曲。
补上活生生的《邯郸记》里的《扫花》一曲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QqzRsOgsjI
《扫花》出自《邯郸记》第三出《度世》。演出版标目改成《扫花、三醉》。
讲述吕洞宾因为何仙姑正式从仙界门口的扫花志工正式升级为神仙,所以缺乏廉价
志工扫花打扫环境,必须下凡再找一个有仙缘的人来充任扫花志工的缺。这样仙界
门口才不会堆满了花瓣。
总之吕洞宾在出门前跟何仙姑打屁一下,之后下凡在岳阳楼里面遇到几个点不
醒凡夫俗子,再发现邯郸道上有神仙之气,故前往邯郸道寻觅合适扫花志工的故事
。至于发现主角卢生,以邯郸一梦说服卢生成为志工,就是后话了。
原著《度世》中吕洞宾出门前跟何仙姑打屁一下的情节重新归为《扫花》之后
下凡在岳阳楼发生的很多事,原著大部分的篇幅都归为《三醉》。《扫花》里面最
著名的曲子就是汤显祖自创的《赏花时》曲牌。一共两支。“赏花时”这支曲牌后
来获很多昆曲传奇使用。
另外,《扫花》中的这两支《赏花时》,就是《红楼梦》第六十三回中芳官所
唱的那支:“翠凤毛翎扎帚叉,闲踏天门扫落花。您看那风起玉尘沙。猛可的那一
层云下,抵多少门外即天涯。您再休要剑斩黄龙一线儿差,再休向东老贫穷卖酒家
。您与俺眼向云霞。洞宾呵,您得了人可便早些儿回话;若迟呵,错教人留恨碧桃
花。”曲子哦!
然后:
1. 今年刚好是《邯郸记》作者汤显祖逝世400周年,《邯郸记》完成至今415年
2. 昆曲从约450年前明朝诞生,虽然一度濒临灭亡,但侥幸活到现在。
3. 《邯郸记》一共三十出,流传至今能演出的出目并不多。恰好《扫花》传了下来。
4. 《扫花》虽传至今,但搬演机会几希。
5. 刚好十四年前台湾有教授申请文建会计画。 大概是用帮即将灭亡的稀有动物录纪
录片的心态(后来昆曲有复兴)录得的影片。然后有人放上你水管。
6. 刚好有个流落伶人,刚好有个官爱点《扫花》,刚好伶人会唱《扫花》,刚好有
人记到《稗类抄》,刚好有人在PTT分享《稗类抄》,刚好有人看到,刚好有资
料……话说影片中的演唱者梁谷音现年74岁,为上海昆剧团的退休名演员,今年
7月曾受邀至香港,在昆曲清唱会的演出上演唱此曲《赏花时》。
: 他久怀才不遇、早想表现,又历经许多坎坷、郁闷无法发泄,于是借此全唱出来,
: 声音嘹亮、抑扬顿挫,完全展现曲子的精妙,
: 布政使是有名爱乐家,都听得入迷到起身离座,其他人看副座那样,也跟着附和喝采,
: 唱完后,收到小费赏金数以千计,因此声名大噪。
: 之后靠布政使的介绍信进京城,受到京里的富贵人家争相招请奖赏,
: 宴会都要找他去唱,因而名声更响亮。
: 几年后,布政使升为巡抚,但冒赈案爆发、被抓进刑部大牢、家产被查抄,
: 家眷困在京城、衣食不足,整天相对面悲悽。
: 突然有个仆役跑来,说受其主人命令来致意、已帮夫人找好适合的房屋,
: 搭他备妥的马车去,下车一看、房舍精美、生活用品充足完好,只是不知主人是谁?
: 巡抚当时已定罪必死,所以关在大牢很久都没人去照顾,
: 某天早上突然有人直进到牢笼中,哭着跪下不起身,一看正是当时那个演员,
: 他已退出舞台,在京城乖乖当富翁,房屋就是他帮夫人准备的;
: 还帮巡抚备好酒菜,就在牢中再唱一次《扫花》曲,
: 唱到一半,巡抚就大哭失声,他也停唱、一起泪如雨下。
: 之后每天都来嘘寒问暖、备妥饮食,有如孝子照料父母一样,
: 巡抚被处死后,也准备棺木收葬、与夫人一起送回家乡去,
可惜卢生在云阳法场死窜得生一次,又在被发配到岭南的途中侥幸脱生,
更在岭南偷生三年差点被偷斩后回朝位极人臣。更别说故事中的伶人也是流落有难得生
这个巡抚却躲不过头一道关卡……
: 并提供一切所需费用,一定给到够用为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