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kuopohung ((风之过客)在场的缺席)
2016-02-24 05:39:49※ 引述《Sevorlaga (【斯佛拉加】。)》之铭言:
: 大家新年好 胎嘎猴 mali-mali-ma-sa-Lu Ma-why-su 打给后
: 综观整个中国朝代历史 经营阿拉伯族群的部分很少 但是就地理位置而言
: 其实没有很远 相对于越南、朝鲜来说
: 为什么中国历代朝代没有针对阿拉伯族群、回教族群认真经营
: 好像这个汉人为主流的国家 并没有很希望跟阿拉伯族群、回教族群热络往来 (?)
: 是我没有读通吗 还是有别的原因 (?)
: 恳请网络上的专家赐教 (?)
1.信伊斯兰教的不一定是回族
就好比高雄清真寺的伊玛目(教长)是东南亚华裔穆斯林,从小在东南亚受训
之后来到台湾被聘为高雄清真寺的教长
2.伊斯兰教从来就没有进入过汉文化核心
对比佛教,佛教公元68年进入东汉,到了北魏,北周,唐武宗还发生三武灭佛
这是因为汉文化受到佛教强力挑战,尤其在某些部分汉文化又刚好有个缺口,
汉文化回应佛教的挑战的方式
直到宋朝(公元960年)后才完成文化融合
并且发展出有别于原始佛教和小乘佛教的特色
伊斯兰教相较之下就只是历朝历代境内的少数族群信仰
甚至有些还被汉文化直接同化了
好比鹿港保安宫就是一例
3.信奉伊斯兰教的比较多的是游牧民族
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与农业文化差异甚大
若要把游牧民族的方式套用在农业文化上可能会行不通
以上三点大概就是伊斯兰教在中国没有那么兴盛的原因吧...
作者: e9089 2016-02-24 19:38:00
是先伊斯兰,后面才回族吧,两个意义有落差。
作者:
saltlake (SaltLake)
2016-02-24 20:28:00请问一楼 有哪些影响?
心意拳系统 1.心意把被少林吸收成核心功法 2.形成形意的几大支派 3.民国初年与太极八卦相互传承交流 在中央国术馆被分为武当门 形成了近代内家拳体系 4.王芗斋根据这个系统的拳术 创造了意拳的系统 重视劲的锻炼跳脱招法门派的思维 是国术史上的创举八极拳系统 在清末被吸收入侍卫体系直到今日 又在民初被吸收入军事训练体系 对于北派武术影响重代重大 至于来台湾后也曾经想主导整合台湾武术界 组织武坛 但是因为种种原因没有成功 但这也是武术史上的重要事件通臂拳系统 1.发展出通臂 通背 通备 等不同支系2.跟太极有共通的歌诀 跟北猴拳有共通的技术 有很明显的交流传承痕迹 3.跟劈挂掌相互影响 交流理念与练功法4.近代的通备系统就整合了通臂劈挂跟拳击除了徒手部分 回族聚居地也是棍术最风行的地方对于国术的棍法研究跟发展贡献很大 但是我是主练拳的这块所知有限 就无法深谈了希望这样有回答到楼上
作者:
saltlake (SaltLake)
2016-02-25 03:14:00想问明一下 拳法发力和发劲据行家讲明显不同 所谓重视拳劲锻炼乃国术创举 是否表示之前国术只有拳力而无拳劲?倘国术之前已知用拳劲 怎会无拳劲的锻炼?
意拳的想法是只练劲练出来什么招式都能用 跟国术各门派想法不同 并非指各门派没有这种练习 您的理解有误至于王的详细想法可以找拳道中枢这本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