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不再沉默》-- 一位童年性侵幸存者的疗愈

楼主: psyche (時間不存在)   2017-02-19 12:52:02
标题上,书名后的副标是我写的,
不是出版社用字(以免有人以为找错书),
是想让看到标题的版友更快知道内文方向。
这是完整书讯:
《不再沉默》/陈洁晧(ㄏㄠˋ)/宝瓶文化
作者是男性,
或许与女性受害者者有些受创的过程会不同,
(即使相同性别,每个人的经验也都是不同的)
但是性侵、暴力虐待、情绪虐待、情绪忽视、
成年后的压力反应、无名情绪困扰……
这些受创后的后遗症却仍是有很多相似性能引起共鸣。
作者的文字平实不特别渲染情绪,
不是一个要引发强烈感受的狗血叙事,
(明明有很多血泪但不洒狗血)
因此可以在读他的故事时候,有余心处理自己被唤起的故事。
为何说作者文字平实呢?
可能他尽可能维持对外在事件的陈述吧?
他虽然有写自己的感受恐惧害怕,
但那些对我来说也比较倾向陈述,
而没有很私密的情绪性(我不知道我在说什么了)。
就是……我大抵可以冷静看完整本书八成的内容,但……
作者文末,他妻子写的短短两页后记,
也是很单纯在写作者疗伤过程(必经)的心理年龄退化的反应,
那两三页让我哭掉的眼泪,大概比作者那180页还多……
(或许这落差的原因,可能是我个人议题有关也说不定?)
我推荐这本书有几个原因:
1. 最近版上有受性侵幸存者的发声。
我想起这本我之前注意到也想看的书,
看了后觉得它对这些版友应该也有帮助。
(1) 他叙述了性侵受伤时与之后的心情与心理处境,
可以给人不孤单(自己这么感觉没有问题)的共鸣。
(2) 他提到要不要与家人说的挣扎,与说了之后的发展。
可以给在思考说与不说的人一些参考(心理准备)。
(3) 他谈到疗伤历程所需的要素(对的陪伴者),
以及疗伤过程会有的历程。
(让类似经验的人更能接纳自己有这些状态)
(4) 他全书最后提供相关经验人很多可用的求助管道。
(对于身边还没有‘对的人’可以陪伴的幸存者来说,这很重要)
2. 我不算有受性侵的经验(除了某个记忆…?)
但在情绪暴力或情感忽视的部份的受伤感,
那个疗伤历程,也能在这本书找到共鸣点。
其实这本书,我一度放下,不能接受……
就是,他跟兄长说了他的经验,
一个哥哥不高兴他对他们的父母愤怒,
一个哥哥跟他讲自己的出国游历趣事(蛤?),
然后作者“那时”很高兴与兄长更靠近了。
我整个觉得火大……
不过后来发展……作者也意识到兄长无法与他同在,
我才释怀。
想来,一开始,作者会这么容易满足,
也是因为长年渴望亲情,以及过往没有太多好关系可供参考,
才会一时误判,把那么廉价的反应当成是友好。
我想,这是受伤者(我自己也)常(难以避免)犯的错误:
错把不值得不对的人,当成可信靠的人。
先写到这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