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徐皓峰是从几年前,跟朋友在街头骑摩托车闲晃时,他说【师父】这片可排进他当年
度的十大影片的前几名。
尔后跟这位朋友失联。
男性失联的原因诸多,有可能是你太厌烦他对你弱点的抨击,或,纯粹失联。
总之,在我开始撰写自己的武侠小说的这段日子里,突然想起徐皓峰。
我没看过【师父】、没接触过他的任何一件作品,在我那纠结混乱中想理出自己小说头绪
的某夜,翻开了这本【道士下山】。
习惯金庸的我,对于徐的迅捷文字使用感到非常不习惯;那好像,金庸是传统父母的叨叨
絮语,而徐则是行动思路敏捷的年轻朋友,只是此时的我已相当不年轻,所以在开卷的头
几次,除了不想让自己撰写武侠小说的气味与编排受他影响之外、还多了很难下咽的不适
感。
尔后诸多世间凡事、断断续续地阅读,直至这个假日、万籁俱寂,一口气读完。
余韵不绝。
徐生的文字使用特点是,他将自己置于一个看透世间悲凉的观察者之姿,这悲凉透过他迅
捷(几句内交代很多动作与丰富剧情)的文字使用,呈现一种很新型、很现代的速食重击。
先说整部小说的起落,我喜欢这本的一个原因是,主角何安下有着“什么都无所谓”的气
魄,他不怕死、他不畏强者,牵动着他的,是一股想知道自己到底是什么的原始疑惑。
你可以说这位主角占尽了便宜,他除了男性欲望,几乎对于任何诱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