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 张曼娟:他怨我恨我,我没遗憾 (思觉失调)

楼主: sony577 (双姓:《姓名权》平等!)   2018-05-19 21:15:30
张曼娟:他怨我恨我,我没遗憾
浏览数 235385
Web Only 文 黄惠如 2018-01-02
两年来,在镜头前光鲜亮丽的她,送90岁的失能父亲到急诊4次,回家再熬夜准备工作。
曾有人跟她说:“照顾父母是你的福报,就像小时候父母照顾我们一样。”张曼娟一看就
知道,对方没照顾过老年父母,因为照顾父母和小孩不一样,“你怎么能对好几个月都不
能睡,每天只能吞安眠药和抗忧郁剂才能继续照顾的人说,是你的福报?”陪爸妈的最后
一哩路,如何相爱不相恨?
“曼娟,妳什么时候回来?妳快点回来好不好?”
两年前的秋天,工作中的张曼娟总会接到母亲近乎哭音的电话,但发生了什么事?爸爸怎
么了?“我不想讲,妳快点回来。”
张曼娟赶回家后,爸爸又好像没事,问爸爸“你还好吗?”父亲操著外省口音大喊“好呀
!”
但90岁的父亲不能吃、不能睡,体重直落,直到有一天,妈妈打电话说,爸爸说他不能走
了,站不起来了,要去医院。还没等到张曼娟赶回家,又来电,叫张曼娟直接打119。
两年前的急诊初体验
赶到急诊室后,父亲血压飙到两百多,眼睛涨红地抓着张曼娟的手交代“不要插管、不要
急救”,也要求住在桃园的弟弟来看他最后一眼,一下喊冷、一下喊要死了,张曼娟找了
张椅子,在父亲身旁直挺挺地坐了一夜。
天亮后,母亲赶来,有轻微水脑症的母亲去上个厕所就没回来,张曼娟去开一间又一间厕
所的门,还是找不着,回到父亲身旁,父亲催着她回家休息,情绪紧绷的她崩溃大哭“妈
妈不见了!”这声哭喊在如同滚锅沸腾的急诊室里,只是一声背景音,张家是急诊室里的
一张床,也只是台湾高龄社会里受苦的一个家庭。
这是张曼娟的急诊初体验。父亲住院两周,检查不出问题就出院。没多久,过农历年,家
人团聚,但父亲把亲友一一叫进房间痛骂,全家愁云惨雾。那时候,还以为父亲失智,做
过失智筛检,医师说不太像。但父亲依旧不能吃睡,拉着张曼娟的手讲过去当情报员的事

甚至,父亲不让张曼娟出门工作。
爸爸:我快死了,妳不要出门工作
张曼娟白天工作也有行程,晚上回家后通常写作至凌晨1、2点才睡,但父亲5点便把她的
房门打开说,“妳现在就打电话给出版社说,所有活动全部取消,也和小学堂说不去上课
,”“为什么?”“妳爸爸快死了,妳还要出门吗?从今天开始,哪里都不准去。”
过了两周,父亲没有快死了,才再让张曼娟出门。“那对我的心智摧残比较大,”张曼娟
淡淡地说。
第二次上急诊,因为父亲看到死神。父亲浑身发抖,抖了7、8个小时,张曼娟叫了119,
但父亲说老家的人说,人一离开这床就死了,死命挣扎,不愿被救护人员带走。他就像电
影《大法师》一样突地弹起又摔落,母亲在旁吓哭了。救护人员劝说,让父亲睡着后再叫
救护车,后来父亲吃了安眠药后,终于送至急诊室。
两年来,张曼娟已送高龄父亲到急诊室4次。
谢谢爸爸撑到90岁才发作
这次,确诊父亲是精神分裂症,现在有个新名字“思觉失调症”。
仿佛真相大白,因为父亲不仅不能吃睡,还跟公共汽车抢红灯,仿佛被附身,对世界充满恨意
。这确诊没有吓到张曼娟,她反为觉得理所当然。
她回想,小时候爸爸睡到半夜,常会发出仿佛面对死亡般的大喊,吓醒全家,妈妈就会拍
拍父亲说“做梦、做梦”,父亲才安静下来。但父亲思觉失调症发作后,再也不喊了,她
想,或许潜意识浮上来变意识了。
“我很感谢上天对我的厚爱,我爸爸若早20、30年发作,我成长过程一定很悲惨,我一定
不是现在的我,我已经有包容接纳这一切的能量才发生。我也很感谢我爸爸,撑到90岁才
发作,”张曼娟说。
父亲开始吃精神药物,状况好转。但偏偏精神病人往往一好转就拒药,病情大反扑,父亲
开始听到别人听不到的声音,他认为自己有神通了。
我难过,但逼自己不能难过太久
因为病情再度发作,父亲第三次上急诊室,随后住进精神科病房。父亲愤怒拒药,恨极张
曼娟把他送到“精神病院”,张曼娟只好把他带回家。一回家,父亲就说他要离家出走,
张曼娟说,“你不用走,我走,”张曼娟收拾个小包包就离家,父亲发病后,因子度冲突
,张曼娟已有固定去的小旅馆。
明明是亲力亲为照顾父亲终老的女儿,明明是照顾到心力交瘁的女儿,却是被父亲恨极的
女儿,问张曼娟什么感受?“很难过,不过,我不让自己难过超过两分钟。他有精神病呀
,妳干嘛!”
张曼娟深谈这两年照顾爸爸的心路历程。(黄明堂摄)
第四次上急诊,是父亲上厕所摔断了腿,这次张曼娟已经可以冷静地在急诊室取消所有行
程,并上脸书贴文。后来张曼娟在脸书开始写一系列文章“照顾年老父母,才能真正理解
人生”。
这种照顾,怎能说是福报?
有脸友留言,“照顾父母是你的福报,就像小时候父母照顾我们一样,”她就知道这位脸
友没照顾过老年父母,因为照顾父母和小孩不一样,“妳怎么能对好几个月都不能睡,每
天只能吞安眠药和抗忧郁剂才能继续照顾的人说,是你的福报,”她语音依旧轻柔,但语
气加快。
很难想像,以《海水正蓝》成名,在华人读者心中气质如同仙女的张曼娟,会以照顾者的
身份站出来,并展现照顾者的韧性与勇气。
张曼娟不是特例。全台还有许多中年儿女,在照顾109.6万名的失能者,每天平均照顾
13.6小时、平均照顾9.9年。他们也在承受无法诉说的重担。
张曼娟停了一下,“这些年来,现实环境让我改变,我写《海水正蓝》时,真以为世界非
黑即白,现在知道,这世界最大地带是灰色,但在灰色地带中,要成为白还是黑,却是我
们可以决定。”(责任编辑:王珉瑄)
https://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87304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