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心得] 网购化妆品保养品的八点良心建议

楼主: medream (sayaki)   2016-09-08 22:57:52
※ [本文转录自 MakeUp 看板 #1NqN7s9L ]
作者: medream (sayaki) 看板: MakeUp
标题: [心得] 选择化妆品保养品的八点良心建议
时间: Thu Sep 8 22:13:07 2016
图文好读版:
https://www.medpartner.club/cosmetics-caring-products-select-advice/
这些日子我们收到很多信,询问到底要选用或购买哪个牌子的产品。
我们没有接受任何业者的广告或赞助,
也不愿意在没有彻底了解的状况下去评论特定产品,或对产品背书。
所以今天想提供大家一些基本的选择方向,
基本上照着这个大方向去做,会有比较高的机会挑到好产品,
至少踩到问题商品的机会能大大下降~
当然,这只是个方向参考,不必把它奉为圭臬,
我更期待的是,有一天台湾人挑选产品,可以不用这么小心翼翼啊...
哪些东西算是化妆品或保养品?
根据化妆品卫生管理条例第三条:
系指施于人体外部,以润泽发肤,刺激嗅觉,掩饰体臭或修饰容貌之物品;
其范围及种类,由中央卫生主管机关公告之。
所以基本上所有你会抹、喷在身上的东西几乎都是,
甚至牙膏也都在管理条例之内喔!
做一个有点脑袋的消费者,要买之前,一定要通过以下几点的检查。
1. 含药化妆品必须通过卫福部核可
如果是“含药化妆品”的话,就一定要。
不含药的话,就不需要。
政府的公信力是没有很好我知道orz
但是如果连政府的核准字号都没有,
那基本上就一定是有问题的产品。
如果你买了这类型的产品出了问题,到时候真的会叫天天不应,叫弟弟不灵啊!
(弟弟表示:无辜)
现在台湾的相关法规还是相对落后。
就算通过了卫福部核可,其实通常只是代表“算安全”,
但是不一定是代表政府帮产品背书“有效”。
大家应该对这点感到很惊讶吧!为什么没效也可以通过?
因为化妆品到底有没有效,在送审的时候,“不是”一个必要条件。
厂商只需要证明这产品不会伤害人体就好,
有没有效果,完全不需要证明~
所以要买产品之前,务必看一下是否有核准字号!
谨慎一点的话,请上网查询核准字号跟这个产品是否相符。
不然有很贱的厂商会挂羊头卖狗肉喔~
这是卫福部的化妆品保养品管理相关网站
里面有很多政府公开资料,但资料格式不太友善。
拜托新任数位政委唐凤跟立委赶快去电他们一下啊~
网站做得不是很好,要找东西不太方便。但想研究的人可以在里面多找资料。
提供大家参考参考
http://www.fda.gov.tw/TC/site.aspx?sid=40
2. 必须有全成分标示及完整包装标示
如果不标示全成分,就没人知道到底里面装了什么膏药。
你也不用去问任何医师,因为医师不会肉眼看出里面有什么。
没有全成分标示,根本无从得知里面哪些成分是适合自己、
哪些成分可能会伤害身体,或可能对部分敏感的人有害处。
有标出全成分的,至少代表可以被检视。
连全成分标示都不敢做的厂商,这种产品直接丢掉做肥料就好。
噢,不,也不能做肥料,这都是化学废弃物啊!!!
为了自身与环境安全,请务必参考这篇废弃保养品化妆品处置方式:
https://www.medpartner.club/expired-caring-product-recycling/
另外也要有完整包装标示,包括:
产品名称、制造厂名称及地址、进口商名称及地址(输入产品)、
内容物净重或容量、全成分、用途、出厂日期或批号、保存方法及保存期限。
针对含药化粧品,规定另须标示许可证字号、
使用注意事项及产品主成分(医疗或毒剧药品成分)的名称及含量。
3. 不用夸大不实广告产品
一家正常的厂商,应该是以自身产品功效为荣,以夸大不实广告为耻。
虽然现在许多厂商都用夸大不实广告,但还是有些优质厂商不愿意同流合污的。
这些夸大不实广告是整个化妆品、保养品市场的重大乱源,
不解决这个问题,产业界就不会把重心放在产品研发或提供更好的服务,
而是努力制作更多不实广告来欺骗消费者。
如果你想扭转这个乱象,请拒绝不实广告的业者。
目前的罚锾偏低,而且厂商往往撇清责任,说都是代理或广告商的问题,
但实际上熟悉业界规则的人就知道,他们早就把被罚的成本都算进去了!
你可以做的就是拒绝这些业者,让他们知道,台湾人不欢迎不实广告。
底下这两个网站大家可以上去查看
违规广告查询 http://illegal-ad.fda.gov.tw/
台北市政府卫生局夸大不实广告每月统计:
http://health.gov.taipei/Default.aspx?tabid=295
大家自己下载几个月的档案来看就知道,
不少知名厂商都在列。甚至有些业者根本罚不怕,每个月都在榜上。
很多公司也都把母公司设立在避税天堂,像是加勒比海小国、东非国家等等,
把相关的法律跟税务的风险降低,赚台湾人钱,却不愿意承担责任!
媒体也不愿意报导,因为化妆品保养品厂商是超大的广告主啊~得罪不起的科科
4. 应该提高警觉的常见字眼
作为一个消费者,看到一些关键字,就应该提高警觉了。
基本上,化妆品、保养品不能提到“疗效”相关的字眼,
下面列出一些常见的夸大不实字眼:
抚平细纹
拉提
修复DNA、逆转DNA、控制DNA、基因修护
快速增加自体胶原蛋白增生
立即达到XXX效果
实验证实X天后XXX得到明显改善
全面防护PM2.5
实测证明比医美XX疗程更显著
精准定点拉提....
XX天有效改善
比玻尿酸高XX倍的功效
用了之后XXX(疾病)的症状都得到改善(缓解)
对XXX(疾病或症状)有效
X分钟快速医美
媲美玻尿酸 or 肉毒杆菌 or 音波拉提 or 其他医美疗程
打造零斑点、零暗沈、零什么的这类
宣称具有疗效:例如消脂、止痛....etc
这些只是少少一部份举例,欢迎板友推文补充,之后再补上。
5. 活性成分含量说明
保养品其实重要的是“活性成分”,所以活性成分浓度是需要知道的。
但目前台湾的法规只规定了“最高浓度限制”
目的是为了防止过高的浓度伤害人体。
但是对于活性成分却没有最低浓度限制,
所以你会发现,同样是标榜某某成分的同类产品,
可能A厂牌是1%,B厂牌是10%,效果自然也会差很多。
但实际能在肌肤作用的浓度,
还跟使用的 基剂(vehicles)和递送系统 (delivery systems)等有关,
但如果连活性成分都超低,基本上就不用期待他效果有多好了。
6. 选择大厂牌、老厂牌,若是没听过的一定要去看许可证
这听起来好像是个厂牌的偏好。但可能是没办法的办法。
因为大厂牌、老厂牌比较会顾及公司的信誉,
毕竟一旦出一个大事情,可能数十年基业毁于一旦。
但新公司就相对没这么多顾虑,有些不肖业者抱着赌一把的心态,
反正这一档我卖了赚钱,出事情可能是几年后的事,
到时候我们已经解散公司或开新公司另起炉灶了。
感觉这种招术不只是在化妆品跟保养品,在台湾很多建设公司也是...
7. 成分越单纯越好
这就跟食品一样啊。你去看义美的豆浆,成分就是:黄豆、水。
你再去看看其他很多厂商的豆浆,成分多到你无法想像。
那些都是你要吃到肚子里的东西啊~~~所以大家现在都会仔细挑。
但大家会这么在意吃进去的东西,为什么不多关心抹在你脸上的东西呢?
只要成分有效,一种就够,最多两、三种就很多。
如果成分无效,不管你抹再多种、再多层都没用啊~
特别是台湾人许多都是过敏型的肌肤,
如果你是这种人,请尽量选择成分单纯的产品。
成分多不只是复杂,在化学上还必须担心不同物质的交互作用。
挑了个一堆成分看不懂的产品,只是给自己找麻烦,不是吗?
8.现场试用做简单的肌肤测试
在你手滑之前,最好可以先做一个简单的肌肤测试。
想买的产品可以在手腕上涂抹一些,然后去散步逛逛,
大概十五分钟到半小时左右,看看有没有红、干、痒、疼痛之类的状况。
如果有,就要避免购买这款产品,除非是医师帮你评估认为可行再说。
没必要用你自己的皮肤当厂商的实验品啊~
违规就检举还可领奖金,不只省钱还赚钱
大家了解挑选方向之后,其实你在挑选产品的过程中,
可以为台湾社会做一些举手之劳!
这是台北市政府卫生局的不实广告检举网站
http://jobs.health.gov.tw/ChiefEmailNew_Client/AddReport.aspx
大家如果看到相关的不法情事,
可以送出检举,让台北市政府去开罚。
罚锾的5-20%会是你的检举奖金喔!
例如一笔9万的罚单,你就可以拿到4500或更多的奖金,
几个月的保养费用就有啦~
这个社会缺乏“对眼前的不义视而不见的人”,
如果你对眼前的不公不义都视若无睹,那我们就继续一起生活在这不公义的社会吧。
我们不愿意,所以出来写这些文章,相信看这篇文章的你,也可以更勇敢!
我知道会看这些文章的你,大概都不太会是被骗的人,
但你身边有很多很多朋友,都是这些不肖厂商的受害者。
请按下底下的分享键,一起分享给更多人,
要改变台湾的美妆产业,我们一起从这几点做起吧!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