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慰安妇纪录片 4阿嬷等不到杀青

楼主: filmwalker (外面的世界)   2013-09-17 11:26:10
http://showbiz.chinatimes.com/showbiz/110511/112013091700126.html
2013-09-17 中国时报 朱芳瑶/台北报导
相隔15年,妇女救援基金会推出第2部前台籍慰安妇纪录片《芦苇之歌》,记录6名慰安妇
阿嬷的晚年生活,她们等不到日本政府的道歉,但已和曾经受过的巨大创伤“和好”,为
自己谱一段永不认输的人生之歌。
 但片中的6名阿嬷均年事已高,其中4人在纪录片后制期间相继过世,仅小桃阿嬷及莲花
阿嬷健在,有阿嬷满心期待看到纪录片完成,坐飞机去参加影展,可惜还是来不及,成为
导演吴秀菁心中的遗憾。
 妇援会的第一部纪录片是1998年《阿嬷的祕密》,那是妇援会成立慰安妇申诉专线后几
年,纪录片以突显慰安妇饱受摧残的遭遇为主,借此控诉日本政府。
 妇女救援基金会执行长康淑华说,在对日求偿运动已迈向22年的现在,拍摄《芦苇之歌
》,是希望记录阿嬷们的晚年,她们未被打倒,选择与生命的苦痛“和好”,欣赏自己,
接受人生的缺憾,愿意追梦,接受家人朋友的支持。
 康淑华认为,阿嬷们强韧的生命力,相信能给那些在生命低谷徘徊的人们,一些正面的
力量。
 康淑华印象很深刻,一向不愿公开露面的莲花阿嬷,在这几年纪录片的拍摄中,首度同
意曝光。阿嬷说,自己到这个年龄,已经没什么好怕了,也担心再不说出来,以后没有人
知道这段历史。
 一些慰安妇阿嬷的儿孙,也纷纷入镜相挺,以阿嬷为荣,给长者最坚强的后盾。
 历时将近3年完成的《芦苇之歌》,拍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除了要和阿嬷们垂垂老矣
的生命赛跑,也有现实的经费不足问题,只能“边找钱边拍”,最终完成76分钟的长片,
虽具商业映演规格,仍因经费问题,暂时不在戏院上映。
 妇援会表示,10月起将在台中、台南、花莲和台北4地,各有一场巡回放映,并于映后
举行座谈会,希望累积口碑。日前开放报名时,台北场已爆满,正规画加开场次。相关讯
息可上妇援会官网查询http://www.twrf.org.tw/。
年逾80 导演:记录到都是奇蹟
http://showbiz.chinatimes.com/showbiz/110511/112013091700001.html
2013-09-17 中国时报 朱芳瑶/台北报导
 前台籍慰安妇阿嬷的纪录片《芦苇之歌》,由国立台湾艺术大学助理教授吴秀菁执导,
为此她特别跟学校请了1年的留职停薪,专心拍摄。
 《芦苇之歌》记录郑陈桃(小桃) 、许陈莲花、林沈中、卢满妹、黄吴秀妹、陈鸯这6名
前台籍慰安妇阿嬷,2011年至2012年的生命之旅,期间阿嬷们每2、3个月齐聚一堂,参加
妇援会持续了16年的工作坊。还有一群来自日本的支持团体,每年数次来台湾拜访、关心
阿嬷,牵起越洋情谊。
 “但当初听到妇援会的邀约时,我已预见这是困难的任务!”吴秀菁说,原本1年的拍
摄计画,延长到快3年才完成。拍摄团队遇到许多挑战,包括阿嬷们年纪已大,她们乐于
投入妇援会的活动,但对摄影镜头感到不自在,需要花时间建立信任关系。
 此外,阿嬷们平均年龄高达80多岁,有些阿嬷因健康状况进出医院,需等待健康恢复,
再继续参与拍摄。吴秀菁说,阿嬷们是无法被设计、被安排画面的,她认为,拍摄团队能
够记录到的东西,都是“奇蹟”。
 纪录片捕捉到满妹阿嬷生前与日本支持团体的对话。满妹阿嬷曾随妇援会赴日发声,要
求日本道歉,当时已卧病在床的她,对着日本友人说道:“东京还是一样热闹吗?”听到
大家要她安心养病,之后再去日本看看,满妹阿嬷说,“应该是没有什么机会了…”。
 吴秀菁说,《芦苇之歌》是她拍过最困难的纪录片,但也有被纪录者的丰富故事;影片
呈现阿嬷们活出自我,掌握生命的自主权,并不困于受害者的样貌,是这部纪录片存在的
重要意义。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