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种整理文不只有他在整理
如果觉得个人资料这样被运用的话很不满意
我倒可以说说
有某公司负责机器人式蒐录ptt所有新增或修改或删除的文章及推文
做为大数据的分析方式
而前几年参加XX银行跟某统计软件公司联合举办的大数据分析比赛的时候
大家在信用卡版、银行版的资料被拿来当作其中一个database
进一步提出能够透过这些资料带给公司什么额外的附加价值
这其中也包括蒐运用该id所有的发文或推纹资料
与在真实生活中的相对应的人进行连结
简单来说
你po核卡文,有额度、有历年核卡的银行
再比对联征资料,银行也不难查出到底你是谁
能够跟进一步了解你在想什么或对该银行有哪些评论
(我相信银行能做到这样,只是不知道有没有去落实)
所以你现在删除以前的文章也没用
机器人早就都复制下来了
而且也应该有不少人在对大家的信用卡核卡资料在作分析
作者:
bullce (布尔切)
2017-01-25 22:53:00还好我从不分享核卡文 XD
所以说,如果我们随便唬烂一个收入跟核卡额度(金额不要太离谱)也会被收录进去,那做这个数据库有啥意义
作者: x123392003 2017-01-25 23:09:00
还好奈米户上不了榜~没这种奢侈的困扰
作者:
go1717 (go一起一起当神)
2017-01-25 23:25:00大数据要能赚钱才有用 不能的话就是一堆垃圾资料你说的运用是指赚钱吗?
作者:
hellomo (HELLOMO)
2017-01-25 23:28:00还好我都浮报(*^_^*)
作者:
hgtt (永远保持担心不惊慌失措)
2017-01-26 00:00:00银行端是否想知道跟是不是愿意让他整理公布是两回事po文出来不是要给别人参考是要干嘛我就不太懂不然干嘛要po
作者:
lookjason (lookjason)
2017-01-26 01:13:00连互相尊重的观念都搞不懂,在这边扯大数据有什么意义吗?引用别人的数据和id造成别人困扰还是一直PO才是问题的核心吧,某V认为自己对、认为自己合法就可不用管别人的感受一直引用别人的数据吗?
作者:
sycsc (裸泳初体验)
2017-01-26 02:32:00提醒一下,个资法第二条规定所有直接或“间接”可识别个人的都算个资,例如原po说的大数据分析某篇文章中的申请及核卡时间、核卡额度、已拥有银行及卡片、额度,在银行端有能力识别个人就属于个资。所有个资蒐集除非有法定特殊原因,未告知蒐集目的及应用范围而蒐集、处理及利用都算违法,受害人得提出告诉并求偿!原po说的公司这些动作要就私底下来,公开就等被告,另外如果销售给金融机构,依第54条规定,金融机构于利用前未告知个资所有人同属违法。
作者:
go1717 (go一起一起当神)
2017-01-26 07:49:00vbn22是属于道德问题 法律.板规可以站得住脚到底哪些银行审核部门有参考卡板上的文章?...愿闻其详
作者:
alex1973 (alex1973)
2017-01-26 10:31:00其实这种资料蒐集的性质, 就有点类似台北市区马路上到处都有的录影, 没事的时候那么多资料根本没人要分析.等到有事情发生 (车祸, 追查某特定人物), 才会有人去分析追查. 我就不相信哪家银行有那么多人力没事就来捞各位的发言, 去分析你是哪位卡友. 只有当你目标太明显, 发生什么大事, 才有可能有人愿意分析这 ID 是谁
作者:
sycsc (裸泳初体验)
2017-01-26 12:25:00某V不只道德问题喔,A.蒐集前未告知属违法。B.我1/15写信要求删除个资,当天的文章内容有删除,但1/23却又出现,未依当事人要求进行资料删除也属违法喔
过几天新版的排行榜又会出现了啦,之前要求删除的大概又会出现了,就是要每一篇都要寄信给他,然后他又没空上站收信,科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