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发文把问题想太浅了
我先说结论,推论放在底下1~5点
结论:
所有的讨论我认为还是要有客观数字
MG的销量2023年全年也才13791台
比Mazda的13801台还少
所以MG涨价会不会有人买?
这必须考虑其他品牌会不会涨价
而不是只有MG价格的问题
如果只有MG涨,当然销量会下跌
但其他品牌也涨价的话
那销量就可以维持
而我认为今年下半年到明年
占台湾市场60%的日系品牌
涨价的动机很强
所以MG调整价格以后还是会卖的
只是市占率不可能再势如破竹
1. 商品的销量是基于竞争出来的
如果mg涨价,其他牌子也涨价
相对价格没变,mg还是会有很多人买
依照mg进台湾的销量数据摊开来
唯一"市占率"有明显下滑的
就只有福特,其他品牌差距不大
只是MG进来以后
除了为了维持市占率的因素
加上日圆汇率23年持续贬值
大家的成交价格都变便宜了
店面的折扣,80~100多万的车
动辄可以给到8~10万
这是可以说是汇率影响
但我认为是应对竞争的结果
只是日圆汇率贬值让大部分日系厂商
都有底气给出高额的折扣
而当政府实施保护政策
降低了竞争
其实长远来说
吃亏的永远是消费者
2. 竞争厂商可能随MG涨价
厂商看的东西,不完全是销量
获利也是要顾的
而获利的公式是销量*利润
未来当MG的成本上不再有优势
其他的商家不见得会维持原本的成交价格
也可以在确保销量接近的情况下
去调涨成交价格,也就是减少店面折扣
比方Toyota
CC一个月还是能卖到3~4000台
和泰会去评估,他维持现在的售价的话
假设MG涨价,他可以卖到5000台
但卖这个5000台获取的利润
有没有比同样卖4000台
但一台折扣减少3~5万相比
来的是多还是少?
我们外人不能够轻易知道
但和泰绝对会评估这条路
今天如果只有MG涨价
那Toyota还是有可能维持售价不变
但如果其他品牌比方Nissan / Honda 也跟着调涨呢?
今天唯一能确信的是
福特大概是少数会因为竞争对手涨价获益的品牌
因为他们肯定是要提升销量的
现在的销量明显太小
3. 其他车商涨价的动机:日圆升值
不管是信汇率真的有影响
还是不信,觉得汇率只是借口
我认为今年的新车款的售价
跟目前车款的折扣幅度
已经是可预见的缩小
上面刚刚有提到
厂商会去分析竞争者是否要涨价
当大家都在看MG国产化成本上升
厂商可不会忘记汇率这个问题
日圆升值已经不是一个短期问题
除了整车进口受到影响幅度最大以外
从日本进口的零件的报价,也会调整
还有获利目标因素要考虑进去
子公司获利转换回日圆金额结算的时候
也会因为日圆升值而下降
所以种种因素之下
台湾日系车品牌都会受到日圆汇率升值影响
Toyota + Lexus, Honda , Nissan +Infiniti,
Mazda, Mitsubishi, Suzuki , Subaru
这几个品牌2023年全年销售283233台
大概占台湾车市约59.4%
如果再把进口/国产分出来
纯进口品牌就56993台
加上Toyota也有33724台
全部的进口比率高达30%,不可谓之不小
这些数字都是远大于MG在台湾的销量
至于日圆升值影响成本的幅度? 小弟不是太清楚
但看看从七月到八月
日圆兑台币急升幅度最高10%
短期我相信这些车商都有避险
但假设长期就维持这个水准
那国产车影响个3~5% = ~5万台币
进口车影响个5~8% ~10万台币
我认为折扣幅度会减少
差不多这些金额
4. 福特肯定也要涨价
虽然福特看起来被打很惨
但去年也卖了24390台
市占率部分是下滑了
交车量大幅变少是今年
但这边也要考虑到
这有一部分也有品牌库存调整的可能性
毕竟Kuga 小改款快来了
也可能干脆就放推摆烂一季
如果还加上福特的部分
全部有涨价动机的品牌
妥妥超过60%了
5. MG牌价调整有限
虽然MG牌价不会再给折扣
但是这中间有个耐人寻味的东西
就是配件金
其实这就是种变相的折扣
MG把配件金减少
虽然实际上成交价格会上升
但牌价还是会有竞争力
所以看车的人大概也少不到哪去
另外
MG转成国产化以后
成本会上升多少?
MG也就做个100万左右等级的车
考虑到目前油车就有15%的水准
一些什么保险杆或是内饰,甚至是悬吊
改由台湾生产交付
影响整车的成本金额估计不会太高
可能成本增加个1~1.5万
售价增加的2万就已经顶了
这个幅度还小于日圆升值的压力
所以一来一往
至少油车的牌价
短期内是不会再大幅调整的
至于中长期,就很难讲了
毕竟目前对于中华要调高自制率
哪些部分会改为国产、对整车成本的影响
目前是没有多少参考资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