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Opel Crossland 芬兰自驾

楼主: aweiweek (aweiweek)   2023-04-01 18:59:03
嗨 各位乡民们好
小弟我在今年三月初去芬兰玩了快两个星期
期间除了在首都赫尔辛基以外
也有到芬兰其他地方旅游
出了首都以后大众交通机能基本上是零
所以选择了租车自驾
本来预定Toyota Corolla touring sports Hybrid
结果临时更动行程 几乎是当天租车急单的情况下
现场剩没几台车
更改为本篇试驾的Opel Crossland
附上当地规格的网址
https://www.opel.fi/autot/crossland/yleiskatsaus-ominaisuudet.html
不囉嗦 先上图
收据明细
https://i.imgur.com/RXhCqMx.jpg
两天下来开了826公里
租车价格为94.77欧 不含保险
保险是在租车网站预定车辆时买的
结果发现在取车柜台直接买保险更便宜
QQ
外观:
https://i.imgur.com/mWRhxdF.jpg
https://i.imgur.com/tSBwUsj.jpg
https://i.imgur.com/nX3AEbL.jpg
https://i.imgur.com/QORL8i2.jpg
基本上就是小型CUV
配上含钉雪胎 LED大灯和雾灯
LED尾灯 方向灯为传统卤素
1.2涡轮增压 六速自排130匹
手排为110匹 前轮驱动
内装照:
方向盘有加热功能 没有换档拨片
https://i.imgur.com/VHXdEfy.jpg
排档座 六速自排版本 可以手动切换档位
驾驶座和副驾驶座有加热座椅功能
https://i.imgur.com/yqg8Yj3.jpg
驾驶座电动窗控制模组
https://i.imgur.com/KEHQmzi.jpg
灯具模组
https://i.imgur.com/UOCWNx1.jpg
双区恒温空调
https://i.imgur.com/h8r9Vh4.jpg
钥匙为传统钥匙 没有keyless
https://i.imgur.com/CGBICGs.jpg
指针仪表含单色资讯幕
https://i.imgur.com/fEJkCc9.jpg
方向灯拨杆 含资讯幕控制钮和自动远灯功能
https://i.imgur.com/fkechnt.jpg
雨刷拨杆 含自动感应雨刷
https://i.imgur.com/4JfIVNh.jpg
全车织布椅 小到靠北的后座
这张是还没调成我正常坐姿的示意图
调到我的正常坐姿的话
后座没办法坐成人 只能坐小孩
https://i.imgur.com/zmypRhY.jpg
请原谅手机拍出来的照片不好
不知道是不是当地太冷
零下17度可能让3C产品运作不正常
三支手机和两台相机
偶尔都会有无法对焦 过曝的情形
后行李箱空间就一般般
传统电磁阀开关 没有自动尾门
放两个28吋行李箱就很勉强了
没什么特色就没拍照了
取还车过程:
租车的过程非常轻松
基本上就是到柜台确认身分和信用卡资格
另外刷卡扣300欧押金
最让我感到讶异的是.....
客人自行确认车况!!!!
没错
芬兰是个极度信任人性的国家
不管之前在台湾或日本租车
取车时店员一定会跟客人一同前往确认车况
在芬兰
一切都交由客人自由心证
不过为了保险起见
我还是自己拍了几张确认车况的照片以防万一
比较严重的就这三个部位
https://i.imgur.com/kE0Nt9C.jpg
https://i.imgur.com/eSQKxFY.jpg
尤其是这个地方 要钣金处理了吧
https://i.imgur.com/bKQLlIp.jpg
其他都是诸如此类的小刮痕
由于太多了 拍了大概快20张
照片就不全部po出来了
https://i.imgur.com/wMaRHYN.jpg
还车也是自己开到租车公司的指定停车位
车子停好 个人物品清除就好
没有店员会过来跟你确认还车时的车况
还钥匙就像图书馆还书一样
把钥匙丢入还钥匙箱就可以直接走人了
还车后一直心惊胆颤的
怕会被租车公司要求车损或是押金拿不回来
虽然当下取车有拍照
但一来一回沟通 也要花不少时间
结果就如上面的收据所示
押金全退 一分钱都没索赔
实在是太Free了 我爱芬兰租车!
经过休息站加油时
也有拍到当地国产机油
不知道效果如何
价格的部分
其实跟现在台湾能买到的水货进口油差不多
https://i.imgur.com/VF5oLCP.jpg
https://i.imgur.com/5z0RLah.jpg
介绍完车子和租车过程了
以下为自驾体验
油耗:
两天下来826公里 油耗为17.3~17.6km/l
和官方网站所称的5.6l/100km相去不远
这部分没拍到照片先说声抱歉
因为真的冷到靠北 室外手指末端没什么知觉了
我不想脱下手套拍加油站收据
隔音:
因为搭配的是有附钉的冬季雪胎
我觉得这部分要评论隔音不准确
也确实上高速公路时
压到柏油路面胎躁真的很大
积雪路面的话完全没胎躁(废话)
一路上都是音响开大声一点 盖过胎躁
风切声的话感觉抑制的比想像中好很多
超车开到140左右才有明显风切声
动力:
我没开过小排气量涡轮的车
起步缓踩油门基本上跟蠕行一样
油门要踩到一半才感觉到有动力出来
速度起来以后又得收回油门
要不然动力会一直涌现 很容易就超速了
动力上基本上算充沛
真的感觉不太出来是只有130匹的车子
变速箱逻辑以省油为主
超车时要必须搭配手动降档才会有动力
要不然只踩油门它也不会降档
一直加速到160以后才会有些微无力感
总而言之
动力上除了起步跟市区0~50公里低速反应
高速上的动力表现是可圈可点的
操控和舒适度部分:
方向盘超轻 应该是电子方向机的关系
市区内停车非常惬意 高速时也会加重手感
指向性不错 低速时虚位有点大
速度起来以后就没什么虚位了 打哪里就转哪里
但手感就是有点不真实
像我在家用罗技的方向盘玩欧卡一样
悬吊偏硬
即使车身偏高但变换车道时没什么侧倾
不过G力和碎震就会直接反馈到乘客和驾驶身上
长途坐久了其实会有点晕
就像坐了悬吊很硬的游览车一样
煞车:
这部分我一定要Diss 给个负评
即使轻轻碰一下煞车踏板
也有一种这台车的煞车只有0跟1的区别
然而真正需要煞车时
踩到后面又有一种力道不足的感受
让我想到focus mk3那种煞车的感觉
煞车有力只有在碰到煞车踏板的那一瞬间
我个人比较偏好日系车
那种踩多少就给多少力道的煞车
才可以给驾驶和乘客最好的乘坐舒适度
不知道是不是欧系车都偏好这种煞车设定?
但我开过末代的SAAB 93 Aero
煞车上也是踩多少给多少
不会有这种0跟1的不舒适感
其他部分:
方向盘加热跟前座加热真的是神器
尤其是在这种寒冷的国家
暖气如果开太强 怕车内车外温差过大
挡风玻璃很容易裂开
好像就有台湾人在北欧自驾遇过这种问题
后来还被租车公司求偿
没这两样加热神器真的很难开车
自动远灯的部分偶尔会误判
但基本上非常好用且精准
车机的部分非常阳春
要有线连接才可以使用Android Auto或Apple carplay
喇叭音质跟车内塑料内装一样廉价
另外还有一点让我非常不快
就是遇到安全带感应不良的问题
明明才累积里程两万多的车子
安全带的Sensor就快不行了
驾驶座安全带要用很微妙的角度插入
仪表上的警示灯才会消失
行驶时如果大动作碰到安全带
警示灯就会跑出来
硬开下去又会有警示音 吵到根本没办法专心开车
也有几次为了搞这个安全带警示灯
上车后插了快5分钟才感应成功
欧洲车 真的要聪明的才懂
懂插入的高手才能快速系上安全带
胎压侦测会有警示音
这期间我的胎压灯亮了三次
初判原因是温差过大
室外零下20度的正常冷胎压
在高速行驶后胎温上升
结果导致胎压过高而警示
胎温正常的轮胎看起来会比冷车时更加坚挺
胎面接触面积更缩小了不少
这部分无解
就是停下车打入P档后重置就好
胎面接触面积变小 速度放慢小心开就好
车道偏移警示的部分
会有警示音但不会帮忙修正方向盘
而且提到车道偏移警示
这就跟芬兰当地的特殊驾车环境又有关联了
基本上车道偏移警示都是处于一直响的状态
原因无他 就是雪地的关系
找张示意图跟各位看看
https://i.imgur.com/u0JabCt.jpg
车道偏移系统在这里
基本上是一路误判 一路响警示音的
因为根本看不到标线 人也不一定能判别
最后吵到心情整个啊杂 直接把车道偏移关了
靠自己判断比较实在
道路自驾:
基本上赫尔辛基市区内
大家都非常遵守交通规则
除了过路口礼让行人这点
人行道和行人号志也规划得非常到位
完全不会让行人和车辆冲突到
在这里
你可以安心走路 也可以安心开车
出了赫尔辛基到了乡下
我发现当地人有一种浅规则存在
那就是开车靠右 这里指的靠右
是指将你右边的轮子开在路肩边线上那种程度
与台湾在车道上靠左接近黄线不一样
起初我开在车道正中间
被闪了几次灯和被按几次喇叭提醒
我刚开始以为我哪里做错了
原来他们是在提醒我要尽量靠右边走
甚至右边轮子要压在路肩上
我很疑惑为什么当地人都是这样开车的?
直到.....
一台对向要超车的车子从我面前
完全不煞车 用破百的速度直直从我面前开过来
我才乖乖闪到右边 照着他们的方式开车
没错
当地人靠右是为了方便让对向车辆超车
所衍生出来的习惯
同理 我要超车的话也不用管对向有没有车
油门踩下去 直接切到对向冲就对了
因为对向也会尽量靠右
这种习惯刷新了我对开车观念
不适用于台湾 千万不要学谢谢
额外记趣:
在芬兰的这两个星期
当然也有在观察路上的车
我发现平价车的部分
日系欧系都有
但高级车的部分
就真的只有欧系车了
原因可能在于日系车在当地售价也没便宜多少
而有预算购入高级车的
都直接上欧系高级车
两个星期下来只看过一台Lexus
还是旧款的RX330
其他日系高级品牌根本连影子都没有
应该是当地日系高级品牌在经营上
直接放弃治疗了吧
卡车头不意外都是欧卡里面会出现的品牌
Scania Volvo DAF...等等
而且车头还有当地品牌
叫做SISU
取自于芬兰语里面的SISU
一种芬兰人的处事精神态度
另外
我在加油站看过几台甩尾进去加油的车子
真的就是手煞拉到底
里面的驾驶死命的转方向盘
后轮锁死让车尾滑动 剩前轮驱动着车身
就这样进加油站的
还看过几台路边停车要开出来
也是手煞拉到底 拉好拉满
方向盘往左打到底 油门用力踩
就会看到屁股不动 车头转出来的景象
以上
仅限于这个出了许多优秀拉力赛车手的国度
而且是在他们的乡下 市区内当然不能这样玩
当然也得等到冬天有雪的时候
整体下来
这趟自驾体验是很不错的
如果有机会大家真的可以体验看看~
作者: flowerabby01 (羽羽)   2023-04-01 19:10:00
推 最后一段和靠右那边很有画面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