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连结:
https://reurl.cc/AgdODE
原文内容:
〔财经频道/综合报导〕全球车用芯片供不应求,2021年底开始福特、GM、大众、丰田、
本田和日产等汽车大厂纷纷喊苦,无奈宣布停工、减产,而且目前看来仍没有缓解的迹象
,美国、德国和日本都罕见向台湾政府求援,呼吁台厂“挤产能”,车用芯片大缺货是怎
么发生的?
全球目前正面临车用芯片短缺的大难题。日本三大车厂、大众、戴姆勒和飞雅特克莱斯勒
(FCA)相继停工或减产;通用汽车(GM)旗下4个工厂计画在2月份减产,将产能集中在
需求较高的卡车、SUV产线;福特近几周也因缺芯片,旗下工厂闲置、工时缩短甚至直接
关闭工厂。
IHS Markit预估,全球汽车业首季产量可能比原先目标减少67.2万辆,影响恐持续到第3
季;根据AlixPartners,车用芯片缺货潮估将使车厂2021年第1季营收损失超过140亿美元
,全年损失则估达610亿美元。
车用芯片严重缺货,各国车厂面临裁员,担心恐拖慢疫情后经济复苏的脚步,2020年1月
,包括美、德、日皆罕见透过外交管道,寻求台湾政府协助;台美也在2月5日上午以视讯
进行台美供应链合作论坛。
随着汽车从安全到娱乐系统全面提升,加上整体产业向电动车转型,汽车业如今已成芯片
大户,需求量是愈来愈大。分析师指出,目前市面上多数车款至少需要用到约40个不同的
芯片,至于更高阶的车款则可能用到150个,而且只要1种芯片生产中断,车厂就无法出货
。
2020年封城停工 各车厂自行取消芯片订单
全球汽车芯片市场由德国英飞凌(Infineon)、荷兰恩智浦(NXP)、日本瑞萨(Renesas
)、意法半导体(STM)、德州仪器(TI)、博世(Bosch)等少数供应商主导;中国车用
芯片主要仰赖进口,根据Strategy Analytics,英飞凌、恩智浦和美光科技3家,就占整
个中国车用市场的2/3。
上述部份供应商有自己的芯片厂,但是28奈米以上的先进制程,或者超出自家工厂产能时
,仍仰赖台积电等其他晶圆厂代工;针对车用芯片荒,日前台积电表示正加速车用产品生
产,并重新调配产能供给;联电与力积电也都表示,将尽力协助。
但令人不解的是,整个缺货潮爆发,怎么会如此之快?时间回到2020年上半,武汉肺炎疫
情刚起,各国车厂因封城停工,且预期汽车销量将大幅减少,纷纷取消芯片订单;没想到
,在陆续解封后,复苏速度超出预期,车厂欲赶工弥补去年春天的损失,迎面而来的却是
严重缺工、缺柜及缺料问题。
车用芯片短缺 早于2020秋就现端倪
芯片供应中断,最早在2020年秋季就看出端倪。正当疫情过后,芯片业努力赶上全球制造
业复苏的脚步,而英特尔等大型芯片制造商发出警告,芯片生产可能遭遇瓶颈。汽车业位
于中国的工厂,也早在2020年底,就已嗅到缺货的味道。
大众自2020年12月起便陆续调整中国、北美、欧洲产量;接着博世、大陆集团(
Continental)说明有延迟交货的风险;日产则在1月证实,由于缺芯片将削减Note车款生
产。随后如滚雪球一般,FCA在加拿大、墨西哥工厂停产,戴姆勒表示受到冲击,本田、
福特也宣布减产。
疫情期间,由于远距上班、上课需求暴增,背后云端服务和的资料中心需求也增加,还有
5G手机的出现等,各式各样的消费性电子产品热销,导致芯片大缺;接着在汽车最大市场
中国开始复苏后,汽车需求快速回笼,就轮到车用芯片短缺。
另外,还有像是意法半导体的法国工厂发生罢工,以及日本延冈的旭化成(Asahi Kasei
)工厂发生火灾,2家公司都是中国车厂的主要供应商,这些临时因素也扰乱原本芯片交
货的时程
车厂压低库存作法 将己身曝露于缺料风险中
但车用芯片缺货的最主要因素,真的是芯片厂供给不足吗?日本半导体产业专家汤之上隆
在《JBpress》分析,疫情使新车销售低迷,各国车厂在2020年3-8月大幅减产,取消大量
车用芯片订单;但也可看出自7月新车销售逐渐回温,到10月已经超越疫情前水准。
汤之上隆指出,供应严重不足的主要发生在高阶逻辑芯片,但观察台积电车用半导体出货
额在2020年Q3砍半,但在Q4就已经快要回到疫情前水准;他认为28奈米以上高阶芯片极度
缺乏,台积电虽已增产,但因需求实在太大,车用芯片一旦取消,完全没有机会把产能拿
回来。
车厂和芯片厂表面上要合作解决问题,私下却不是这么想。彭博分析,芯片厂普遍认为,
车厂太过坚持库存要在极低水位,才导致大缺货的结果;然而车厂和零组件厂则认为,晶
片厂偏好将产能分给消费性电子公司(如苹果、三星),因为这些占其大部分的利润。晶
片厂否认这种说法。
彭博提到,瑞萨曾在日本311大地震中严重受创,当时断料也冲击各国车厂,暴露出及时
生产系统(just-in-time, JIT)制造,及关键零组件依赖单一厂商的危险;没想到,10
年后全球汽车业再陷入类似困境,一切因疫情而起,长期以来车厂避免囤积库存,在销售
回温后才在想方设法取得零件。
根据《富比世》杂志,部分车厂如韩国现代、起亚及BMW等车厂相对影响较小,关键就在
于已经先确保长期芯片供应,得以轻松渡过难关。惠誉解决方案(Fitch Solutions)1月
报告也指出,汽车业来不及将供应链从JIT的制造,转换为更多元的管理系统,加上下一
代汽车芯片需求更高,最终将伤害到汽车销售成长。
不过尽管遭逢这次难关,汽车业也不太可能改变精实生产(lean manufacturing)的策略
,因为这种生产方式所省下的成本,远超过今年断链、停产带来的损失;汽车业本质上并
非高毛利的产业,因而发展出零库存管理模式,绝不会为了10年1次的最坏情况,改变原
有的做法。
芯片扩厂难 车厂缺货短期无解
芯片缺货潮确实带起涨价、延后交货、车厂停工等后续效应。如果问题持续下去,新车和
一些电子产品也将面临缺货,且可能被迫涨价。而车用芯片缺货很难快速解决,因为芯片
制造设备成本昂贵、扩产也需要时间。
汤之上隆指出,要解决缺货问题,除了建厂扩产没有其他的方法,但建厂、导入设备流程
等,至少也需要1-2年的时间,更麻烦的是车用芯片有安全等可靠性要求,产线要通过认
证会需要更长的时间。Continental发言人也向《NPR》表示,交货期至少要6-9个月,晶
片厂没办法应付车用需求非预期的暴增,并预估年内将持续受影响。
往后,无论是车联网和自动驾驶汽车发展,汽车业将更依赖先进芯片。汽车咨询公司
ZoZo Go执行长邓恩(Michael Dunne)甚至形容,“芯片将成为(汽车业)新的氧气”,
加上中国电动车及连网汽车销量扩大,未来能否顺利取得芯片将成为车厂需面对的一大风
险。
值得注意的是,彭博近来报导,世界依赖台湾半导体的程度,已经达到危险等级,经济学
人最近也提到,台韩掌握的芯片产能,将取代原油及天然气,成为“21世纪的荷莫兹海峡
”,显示外界已开始审视对台依赖太高的风险,可想见未来包括欧洲美国、日本及中国,
都将积极加速自产芯片的脚步。
心得/说明:(30字以上)
好笑!你们一堆国家嫌半导体代工高污染,C/P值低,全部都丢给台湾去做,你们爽爽生产
半导体生产设备和材料还有加工药剂就好
没有了才来哭,台湾要给也是优先给美国日本,再来是荷兰捷克,其他的通通给我领号码牌
慢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