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讨论] 台湾真的不需要4驱吗???

楼主: aal (生态小尖兵)   2020-05-26 12:14:11
→ ststLiang: 四个轮子驱动跟两个轮子驱动要达到“飘”的状态条件一05/26 10:17
→ ststLiang: 样? 05/26 10:17
→ ststLiang: 我是疑问句 05/26 10:17
→ ststLiang: 我“怀疑”并不一样 05/26 10:18
推 hasebe: 一样,某轮子因为水坑摩擦力归0 05/26 10:18
关于四驱雨天抓地的讨论,最近在脸书刚好看到相关的说明
转过来这边给大家参考
内文也说明2WD或4WD在麋鹿测试不会有差异的原因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rKWVvMcKBo&feature=youtu.be
skoda superb四驱二驱的溼地表现
作者Jeffrey Wang
[前言] 本文的缘起: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770290829743673/permalink/2662991483806922/
Jeffrey Wang:‘黄正拥 大大,媒体大多将 AWD 神化/美化了;
小弟现在正忙,会另行抽空、
另外开版来个“长篇大论、废话连篇”解释给您听 ...’
所以,今天小弟就来兑现承诺了 ... :)
首先,
当车辆在行驶时,轮胎与地面之间可能会产生三种力:
“滚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
其中,
“滚动摩擦力”只与“油耗、噪音”有关,不是今天的主题;
“滑动摩擦力”主要发生于“打滑”之后,也略过不谈;
所以今天的主角就是“静摩擦力”。
[本文]:
对于 AWD (Full-time 4WD),很多人都有一种迷思、误以为:
“后轮得到引擎驱动力之后,后轮的抓地力会变好”(其实不对);
这种迷思的起源,
一来,是被“不明究理、别有用心(帮车厂宣传)”的不长进媒体所误导;
二来,是将轮胎的两种物理特性
“抓地力 (traction)”与“偏滑角 (slip angle)”混为一谈、搞拧了。
所以,
小弟的下文将会分成
“抓地力 (traction)”与“偏滑角 (slip angle)”两部分、各别详述。
【抓地力 (traction)】:
何谓“抓地力 极限”?物理学上的意义
就是:
“轮胎与地面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
= 该轮胎的负重 × 当时的地面与胎面之间的静摩擦系数
何谓“轮胎打滑”?物理学上的意义
就是:
“施加于该车轮上的‘引擎驱动力 + 煞车力 + 过弯离心力’
三者的‘合力’(向量总和)
超过了上述的‘抓地力 极限’(= 轮胎与地面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
也就是说,
当施加于某一车轮上的“合力”(引擎驱动力 & 煞车力 & 过弯离心力的向量总和)
超过了当时该轮胎与地面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之时,
“轮胎打滑”就会发生。
所以,
对某一车轮“增加驱动力”,会导致/加重 该轮胎的打滑倾向;
对某一车轮“减少驱动力”,会消除/减轻 该轮胎的打滑倾向。
再举个例:
当某辆 前驱车在公路上以“定速巡航、直线”行驶,此时施加于
后轮上的“合力”(引擎驱动力 & 煞车力 & 过弯离心力的向量总和) 趋近于零,
所以此时它的后轮的抓地力 (traction) 是处于最佳状态。
那么,在 TCS 系统尚未普及之前的时代,
大家公认的“AWD 车款的行驶安全性确实是远胜于 2WD 车款”,
又是怎么回事?
其实原因是这样:
以 2WD 的前驱车而言,每个前轮会分配到大约 50% 的引擎驱动力;
反观 AWD 车的每个车轮,只会分配到大约 25% 的引擎驱动力;
所以,
AWD 的驱动轮 发生打滑的机率
比 2WD 的驱动轮 来得低 。
但是,因为目前 TCS 在新车市场中已经非常普及(尤其是进口车),
所以情况已有所改变;
如下:
前驱车 (例如 Vitara 的 2WD 版) 如果有配备 TCS/ESP 的话,
一旦侦测到某一前轮开始打滑的话,电脑就会立刻自动降低引擎输出、
以便减少该车轮上的引擎驱动力;如此一来,行驶“安全性”就保住了,
但车速却会因此而降低,所以“驾驶乐趣”就因此减损了。
另一方面,
反观 Vitara All-Grip 的 Auto Mode 在相同的状况(某一前轮打滑)下,
如果它能在 TCS 作动之前、就抢先一步将部分引擎动力传至后轮、
而消除了前轮打滑现象的话,那么电脑就无须再降低引擎输出了,
所以车速就不会因此而降低,所以“驾驶乐趣”就保住了。
由上可知,
如果单单只就“柏油路面上的行驶安全性”来看的话,
有配备 TCS/ESP 的 2WD 版 Vitara 其实并不逊于 Vitara All-Grip;
但若是加上“驾驶乐趣”考量的话,
2WD 版 Vitara 当然就远远逊于 Vitara All-Grip 了。 :)
至于江湖上流传已久的“后轮得到引擎驱动力之后,后轮的抓地力会变好”,
这个说法以物理学的观点来看,根本是个“似是而非”的错误论述;
因为,
就以 Vitara All-Grip 的 Auto Mode 为例,实际上其实是这样:
当电脑侦测到前轮因路面积水而打滑时,
立刻自动将一部分的驱动力由前轮转移至后轮;
然后前轮因为“引擎驱动力减少了”,所以打滑现象就因此消除了。
也就是说,实际上的因果关系其实是这样:
部分引擎驱动力由前轮转移至后轮 → 后轮得到引擎驱动力
→ 前轮的引擎驱动力减少了 → 前轮的打滑现象消除了。
以下另举一例说明:
假设某台 前驱车的车重 1000 kg,前后配重是 60:40,
轮胎与地面之间的静摩擦系数 = 1;那么它的
每个前轮的“胎面与地面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 300 kgw,
所以它的最大驱动力总和只能到 300 x 2 = 600 kgw 为止;
一旦超过 600 kgw 之后,两个前轮就会开始打滑。
再来,
假设某台 AWD 车的车重 1000 kg,前后配重是 50:50,
轮胎与地面之间的静摩擦系数 = 1;那么它的
每个前轮/后轮的“胎面与地面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 250 kgw,
所以它的最大驱动力总和能够到 250 x 4 = 1000 kgw 为止;
一旦超过 1000 kgw 之后,四个车轮就会开始打滑。
如上,
因为 1000 kgw > 600 kgw,
所以 AWD 车款不但在“驾驶乐趣”方面胜过 2WD 车款,
而且在“TCS 系统尚未普及的时代”中、
AWD 车款的行驶安全性上也是优于 2WD 车款。
但是,从上述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另外一个问题:
当 驱动力总和超过 600 kgw 之后,那台前驱车的两个前轮就会开始打滑,
但此时它的两个后轮却不会打滑 (除非驾驶人乱踩刹车);
再来,
当 驱动力总和超过 1000 kgw 之后,那台前驱车仍然只有两个前轮打滑、
而两个后轮却不会打滑 (除非驾驶人乱踩刹车);
但反观那台 AWD 车,它的四个车轮却都会开始打滑了!
上述的现象,就是以往车坛中常说的:
AWD 车的操驾极限比较高;但如果超过极限、失控之后,却比较难救 ...
【偏滑角 (slip angle)】: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1%8F%E6%BB%91%E8%A7%92
当车辆在“过弯”之时,关于每个轮胎的
“偏滑角 (slip angle)”或“偏滑角产生率”的数值大小,
主要影响因素包括了:该轮胎的负重、施加于该轮胎的引擎驱动力、
煞车力、过弯离心力、胎壁软硬度 ...等。
而当汽车在过弯之时:
后驱车的后轮得到的引擎驱动力如果越大
→ 后轮轮胎的“偏滑角产生率”就越大
→ over-steer (转向过度) 的程度就越大
( 但职业赛车手可以利用此特性、
做出漂亮的 power-out 出弯,
让“后驱车的油门”获得“第二只方向盘”称号 );
反之,
前驱车的前轮得到的引擎驱动力如果越大
→ 前轮轮胎的“偏滑角产生率”就越大
→ under-steer (转向不足) 的程度就越大
( 但职业赛车手可以利用此特性,
在弯道的后半段 大脚油门、 加速“出弯”)。
至于
AWD 车的转向特性,相对于 后驱/前驱车而言,
AWD 虽然比较接近“中性”(稳定),
但也缺乏了上述的后驱/前驱车的那两种“出弯技巧”操作空间。
另外,例如,2WD 前驱版的 Vitara 在过弯时,
因为 100% 的引擎驱动力都在前轮,
所以“转向不足”的程度就比较大;
反观
处于 Snow 模式的 Vitara All-Grip 在过弯时,
大约有 40% 的引擎驱动力被传至后轮
→ 前轮的引擎驱动力剩下大约 60%
→“转向不足”的程度就变小了 ...
但是,但是,
上述的“转向过度”“转向不足”,在物理意义上
与前文的“轮胎因失去 抓地力(traction) 而打滑”
完全是两回事喔!可别搞混了!
【总结】:
回到 黄正拥大大所说的“麋鹿测试”...
https://zh.wikipedia.org/…/%E9%BA%8B%E9%B9%BF%E6%B5%8B%E8%A…
如上,
“麋鹿测试”的测试过程:
“... 在驾车进入测试路段时,测试员
应在‘不踩刹车和油门’的情况下迅速变线至逆行道以躲避障碍 ...”
所以,
既然是“全程不踩煞车、不踩油门 (所以引擎驱动力 几可忽略)”,
那么 AWD 在“麋鹿测试”中 还有啥特别优势可言?不言可喻!
总之,
影响“麋鹿测试”成绩的主要因素就是:重心高度、
轮胎、悬吊设计、弹簧/避震调校、前后配重、
ESP 的介入程度/性能 ... 等等;
而与“驱动方式 (2WD/AWD)”没啥特别大关系 ...
【后注】:
本文至此,所讨论的只是关于
在 on-road (柏油路)场合的 AWD (Full-time 4WD),而并未包括
在 off-road (越野)场合的 Part-time 4WD 喔!
一来是因为,
Part-time 4WD 在 off-road (越野)场合
的强悍无庸置疑、远胜于 AWD;
二来是因为,
Part-time 4WD (亦即 Lock 模式) 是另一个完全不同的领域!
另外可参考: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77&t=5266334
作者: ststLiang (Liang)   2019-05-26 10:17:00
四个轮子驱动跟两个轮子驱动要达到“飘”的状态条件一样?我是疑问句我“怀疑”并不一样
作者: hasebe (煮熟的番茄)   2019-05-26 10:18:00
一样,某轮子因为水坑摩擦力归0
作者: wayne654852 (Pro)   2020-05-26 12:19:00
太长
作者: MK47 (和牛第一)   2020-05-26 12:21:00
懒得看 楼下一句话总结
作者: MunezSu (Munez)   2020-05-26 12:24:00
awd比较好但差异不大
作者: ka2 (面包)   2020-05-26 12:25:00
你不要这么专业好不好
作者: ppegg (Mania)   2020-05-26 12:32:00
赞赞赞
作者: hasebe (煮熟的番茄)   2020-05-26 12:35:00
我那句严格来说要改和摩擦力相对为0 XD
作者: Sparxxx ( )   2020-05-26 13:03:00
所以大雨中跑高速很稳只是错觉?
楼主: aal (生态小尖兵)   2020-05-26 13:06:00
不是错觉,AWD发生打滑机率比2WD低,一轮打滑ESP介入后两者差异不大,四轮同时打滑则AWD比较难救就是一般大家常说的极限较高但打滑难救
作者: chandler0227 (钱德勒)   2020-05-26 13:18:00
轮胎抓地力受限摩擦椭圆,4WD优势是动力分配给四轮不会有2WD驱动轮先打滑(上限高),但在某些项目例如麋鹿或稳态绕圆这种不需纵向驱动力条件下4WD无优势
作者: lakb24 (湖人必胜)   2020-05-26 13:32:00
不得不推,太专业了
作者: PPTer (PowerPoint Boy)   2020-05-26 13:38:00
高中物理可以理解
作者: ststLiang (Liang)   2020-05-26 13:49:00
不过就以subaru来说,前后动力分配的比例就影响了很多东西像是impreza其实开起来就像前驱如果是levorg这种,就会觉得又完全不同我车子的dccd也只是调整了最多9%的范围,但是下雨天把多这么一点点的动力分到前面就会觉得车头稳定一些甚至东北季风大的高速状态,把那一点点动力多分配到前轮,也是会车身变得更稳定
作者: hasebe (煮熟的番茄)   2020-05-26 14:01:00
楼上大大,因为一直是讨论极限状态阿XD没人否定四驱在平常状态,对驾驶感的帮助
作者: ststLiang (Liang)   2020-05-26 14:05:00
以我的车来说,要到达抓地力的极限时是不至于因为四驱突然的四个轮胎滑动,而是会感觉到头或尾先渐近开始,车厂的设计还是很安全的我也没有否认极限状态没什么差别物理限制就是那样只是大家如何想方法在没有超出物理极限时做出不一样的效益subaru就明显很细致在微调动力分配这件事,而不是只有四驱两字sti在微湿路面,他有不同的auto模式,就会发现他的自动分配导致整个操控有很大的差异然后就会明显发现某些轮胎到达极限边缘的速度就不同了在微湿的路面,使用不同的四驱控制模式,然后那个分配方式就感觉上会导致在当下路况某些轮胎碰触到抓地极限有差异因为sti四驱本身有这个特异功能,才能用这种稍微的动力分配改变去体会这很有趣的变化不同的模式,也许后轮打滑的速度就不同了,不一定要四个轮子都打滑,对驾驶来说就是很大的差别在湿滑的路面,我把动力往前挪或往后挪,就会改变我的某些轮胎碰触到极限的时机
作者: mmppeegg (我是寂寞的)   2020-05-26 14:33:00
推就对了
作者: ststLiang (Liang)   2020-05-26 14:47:00
个人心得…一样是四驱…动力分配比例就大大影响了驾驶的感觉但是“安全”这件事没必要跟驱动方式造成的差异混为一谈变量太多了
作者: c8864c   2020-05-26 15:01:00
感谢分享知识
作者: ststLiang (Liang)   2019-05-26 18:17:00
四个轮子驱动跟两个轮子驱动要达到“飘”的状态条件一样?我是疑问句我“怀疑”并不一样
作者: hasebe (煮熟的番茄)   2019-05-26 18:18:00
一样,某轮子因为水坑摩擦力归0
作者: wayne654852 (Pro)   2020-05-26 20:19:00
太长
作者: MK47 (和牛第一)   2020-05-26 20:21:00
懒得看 楼下一句话总结
作者: MunezSu (Munez)   2020-05-26 20:24:00
awd比较好但差异不大
作者: ka2 (面包)   2020-05-26 20:25:00
你不要这么专业好不好
作者: ppegg (Mania)   2020-05-26 20:32:00
赞赞赞
作者: hasebe (煮熟的番茄)   2020-05-26 20:35:00
我那句严格来说要改和摩擦力相对为0 XD
作者: Sparxxx ( )   2020-05-26 21:03:00
所以大雨中跑高速很稳只是错觉?
楼主: aal (生态小尖兵)   2020-05-26 21:06:00
不是错觉,AWD发生打滑机率比2WD低,一轮打滑ESP介入后两者差异不大,四轮同时打滑则AWD比较难救就是一般大家常说的极限较高但打滑难救
作者: chandler0227 (钱德勒)   2020-05-26 21:18:00
轮胎抓地力受限摩擦椭圆,4WD优势是动力分配给四轮不会有2WD驱动轮先打滑(上限高),但在某些项目例如麋鹿或稳态绕圆这种不需纵向驱动力条件下4WD无优势
作者: lakb24 (湖人必胜)   2020-05-26 21:32:00
不得不推,太专业了
作者: PPTer (PowerPoint Boy)   2020-05-26 21:38:00
高中物理可以理解
作者: ststLiang (Liang)   2020-05-26 21:49:00
不过就以subaru来说,前后动力分配的比例就影响了很多东西像是impreza其实开起来就像前驱如果是levorg这种,就会觉得又完全不同我车子的dccd也只是调整了最多9%的范围,但是下雨天把多这么一点点的动力分到前面就会觉得车头稳定一些甚至东北季风大的高速状态,把那一点点动力多分配到前轮,也是会车身变得更稳定这些都不是达到抓地力极限的情况但是这些变量挪来挪去就可以创造出很多不一样的效果
作者: hasebe (煮熟的番茄)   2020-05-26 22:01:00
楼上大大,因为一直是讨论极限状态阿XD没人否定四驱在平常状态,对驾驶感的帮助
作者: ststLiang (Liang)   2020-05-26 22:05:00
以我的车来说,要到达抓地力的极限时是不至于因为四驱突然的四个轮胎滑动,而是会感觉到头或尾先渐近开始,车厂的设计还是很安全的我也没有否认极限状态没什么差别物理限制就是那样只是大家如何想方法在没有超出物理极限时做出不一样的效益subaru就明显很细致在微调动力分配这件事,而不是只有四驱两字sti在微湿路面,他有不同的auto模式,就会发现他的自动分配导致整个操控有很大的差异然后就会明显发现某些轮胎到达极限边缘的速度就不同了在微湿的路面,使用不同的四驱控制模式,然后那个分配方式就感觉上会导致在当下路况某些轮胎碰触到抓地极限有差异因为sti四驱本身有这个特异功能,才能用这种稍微的动力分配改变去体会这很有趣的变化不同的模式,也许后轮打滑的速度就不同了,不一定要四个轮子都打滑,对驾驶来说就是很大的差别在湿滑的路面,我把动力往前挪或往后挪,就会改变我的某些轮胎碰触到极限的时机
作者: mmppeegg (我是寂寞的)   2020-05-26 22:33:00
推就对了
作者: ststLiang (Liang)   2020-05-26 22:47:00
个人心得…一样是四驱…动力分配比例就大大影响了驾驶的感觉但是“安全”这件事没必要跟驱动方式造成的差异混为一谈变量太多了
作者: c8864c   2020-05-26 23:01:00
感谢分享知识
作者: meson (春田花花幼稚园)   2020-05-27 00:11:00
Liang 兄 请问486 那款可以自己分配出力?
作者: jack1st2001   2020-05-27 00:24:00
其实是ESP先介入居多 不是486AWD写得比较好
作者: meson (春田花花幼稚园)   2020-05-26 16:11:00
Liang 兄 请问486 那款可以自己分配出力?
作者: jack1st2001   2020-05-26 16:24:00
其实是ESP先介入居多 不是486AWD写得比较好
作者: ststLiang (Liang)   2020-05-26 16:43:00
subaru也就只有sti的dccd可以调整前后动力输出应该说由驾驶介入设定其他像是wrx cvt那种四驱就是前后动力会系统自动在一个范围里调整,驾驶无法自行设定sti可以做到强制50:50中央差速器几乎锁定不过我没用过dccd是个很有趣的东西…可是就偏偏只放在sti独有
作者: lakb24 (湖人必胜)   2020-05-26 18:03:00
一言以蔽之四驱就是操驾乐趣取向不要再洗脑别人四驱比较安全了2WD加上主动安全其实就很够用了
作者: Richie1105 (Richie)   2020-05-26 18:07:00
楼上的见解真有趣
作者: lakb24 (湖人必胜)   2020-05-26 18:12:00
现实就是台湾市场还是以2WD为主流,这没有什么有不有趣的吧XD
作者: ststLiang (Liang)   2020-05-26 18:31:00
不过现在四驱也暴增很多尤其新车马力越来越大起码四驱你重踩油门起步要打滑也不是那么容易
作者: dc8 (大家好)   2020-05-26 19:44:00
好文 只是一些被AWD广告洗脑或者不肯承认白白多花钱的人是不会相信的
作者: ststLiang (Liang)   2020-05-26 20:10:00
啥?结论不是这样吧?说awd一定安全是很粗糙的洗脑,但是说awd是白花钱也一样就不用非得要用二分法来看这两种东西,只是特性上的不同,没有绝对的什么优劣在某些情况也就真的awd占便宜,这只是物理上的必然同样也有两驱占便宜的时候例如 高速
作者: youkiller (人生海海)   2020-05-26 20:58:00
文章不就是在表达4驱能做到告速过弯的可能性比2驱高吗?
作者: ststLiang (Liang)   2020-05-26 21:07:00
应该不是就像前驱的type r仍然可以比很多四驱性能车过弯更快我觉得这篇文是在讲一件事,物理原理就是那样,大家都一样,但是有太多变量会影响表现出来的车子动态,包含用了车身稳定系统的两驱也可以做到救失去抓地的那一轮但是四驱也有可能让需要车身稳定系统介入的机会又更低太多可能性跟变量结果非要说四驱两驱谁好谁不好?根本就大混战因为你一定可以找出一个场景是两驱占便宜或是四驱占便宜把复杂的事情非要过度简化再加上一些主观的认知,例如开四驱会胆子特别大…我看到路上明明两驱的胆子更大…一个可以客观理解的物理现象就变成情绪争论
作者: Jamie (Jamie)   2020-05-26 22:36:00
推st大的看法,数据和理论是一回事。但后天影响的条件因素太多,不能一言以蔽之。
作者: lakb24 (湖人必胜)   2020-05-27 08:57:00
需要的就买四驱吧反正我是2WD,钱先买房比较实在BTW我是先有房(已没有房贷了)再买一台二手车今年刚换成新车,连油电2WD都不考虑了还谈什么4WD.AWD....
作者: eggy0501 (Eggy)   2020-05-27 21:39:00
嗯 我买油电四驱,但是房贷欠一屁股
作者: zzaaq (......)   2020-05-28 01:44:00
好文,四驱=安全本来就是车商的洗脑话术,希望可以把一些总是觉得开四驱就是安全的人点醒
作者: LZCMAN (Room)   2020-05-28 10:08:00
推专业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