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Scape (non)
2019-11-14 11:39:55原文连结:
https://udn.com/news/story/6811/4155070
原文内容:
Model 3 有如iPhone 3G 大车厂如何避免沦为Nokia?
苹果公司2008年6月推出iPhone 3G,当时诺基亚(Nokia)仍是世界最大的移动电话制造
商,只是众人还不知诺基亚其实是“傻瓜”手机龙头,而苹果即将成为“智慧”手机一哥
。
著有《积极型价值投资法》等书的Investment Management Associates投资长凯茨尼尔森
(Vitaliy Katsenelson)在MarketWatch撰文指出,当年许多投资人未觉察iPhone其实不
是电话机,而是一台能打电话的便携式行动电脑。他认为把诺基亚推落手机王座的不是苹
果,而是诺基亚自己:诺基亚当年应检视iPhone,感谢苹果指引出未来手机方向,然后发
展出自己的智慧手机。
传统汽车制造商此刻也面临跟当年诺基亚类似的处境。内燃机引擎车(ICE)过渡到电动
车(EV),不只是同一领域内的技术变迁(例如从二轮轿车转向四轮传动休旅车),而是
脱胎换骨似的转换至全新领域。在ICE领域风光的汽车大厂,未必能在EV领域吃得开。
凯茨尼尔森认为,传统ICE车有如诺基亚手机,而特斯拉(Tesla)Model 3好比iPhone 3G
。由于一部车通常可开12年左右,手机用两、三年就差不多了,所以从ICE过渡到EV较为
缓慢。在过渡期间,旧领域的许多资产,将变成新领域的包袱。传统车厂转型是成或败,
将取决于能否及时、顺利地转换至新商业模式跑道,并且继续驰骋。
特斯拉执行长马斯克以“第一原理”(first principles)思考方式从头打造电动车,跳
脱汽油车设计框架,例如取消排档,并且采用滑板式底盘、双引擎、信用卡车钥、可当车
钥和控制器的行动应用程式(App)等等。
不仅如此,特斯拉也把“第一原理”思考方式套用在新车销售与售后服务上。一改传统汽
车制造商透过经销商卖车,特斯拉打破这种传统模式,改采直接的销售与服务模式,更体
贴顾客也更有效率。特斯拉也因此能囊括所有卖车收益,有别于ICE制造商必须与经销商
分享。
从这角度来看,特斯拉似乎师法苹果。苹果从手机卖给消费者,到售后服务,再到升级至
新手机,统统都自己包办,提供完整的顾客体验。
对照下,从ICE旧领域过渡到EV新领域的过程中,传统汽车制造商很难把昔日赖以成功的
旧模式全部打掉重练。不仅车厂须重新改装,劳工也须重新培训。汽车经销商是今日的资
产,明日却可能变成负债,就成本效益而言恐不敌特斯拉,但碍于经销合约,可能无法如
复制特斯拉的直销模式。
一些ICE汽车制造商已觉醒到转型至电动车攸关未来的存亡。最近宝马(BMW)就宣布,
2023年之前要推出12款电动车,比原订时程提前两年。
汽油车大厂要转型成电动车大厂,并非易事,但也不是不可能。马车制造商起家的杜兰特
(William Durant),就成功地把陷入困境的别克(Buick)改造成通用汽车(General
Motors)。傻瓜手机制造大厂三星电子,也华丽转身为全球最大的智慧手机制造商。
凯茨尼尔森指出,三星的做法是,在苹果iPhone指引出一条明路后,借助Google Android
作业系统迅速打造出自己的智慧手机。同理,ICE车厂也可仿效特斯拉,在电动车市闯出
一片天。
鉴于所需的投资金额巨大,传统汽车公司已合纵连横,例如福特(Ford)就与大众(VW)
携手合作研发车用人工智能(AI)技术与滑板式底盘。
传统汽车公司另拥有一些强项,包括车辆的设计、组装和行销,并拥有庞大的零件供应商
网络。同样做法也可用于生产电动车,例如电池交由LG Chem或三星生产,软件设计委托
Cognizant Technology Solutions、DXC Technology等公司,另可运用Alphabet部门
Waymo的自驾车软件,以及辉达(Nvidia)的自驾硬件。
凯茨尼尔森建议,ICE汽车公司应成立独立的电动车部门,让此部门管理团队直接对董事
会负责,在资金方面全力提供支援,并授权他们从公司内、外招募人才;现有ICE部门则
聚焦于冲高现金流量,作为电动车事业的资金后盾。
但这么做并不容易,因为横跨ICE和EV领域的车厂,仍必须每隔几年推出能吸引消费者购
买的新款汽油车,同时又得投注大量时间和资本开发电动车,面临的挑战远较特斯拉艰钜
。这说明为什么,特斯拉在电动车市的领先优势未来可能有增无减。
心得/说明:(30字以上)
这篇新闻的原文应该是这篇:
Tesla’s first-mover advantage over rival car makers should only get bigger
https://on.mktw.net/2Kk3jA6
当初看到时想翻不过实在没时间,现在有人翻了把它转贴过来
这篇文章讲到几个重点,解释Tesla 做的车不仅仅只是电动车
更多的是智能化、以及在制造、销售服务上的根本改变
也谈到了传统车厂的燃油车包袱
当然不是所有的传统车厂都是笨蛋,也有人知道Tesla 相较于他们的优势所在
但是受制于与经销商的合约、受制于须承受用燃油车利益去承担电动车早期的投入亏损
只能一步一步慢慢来
这也给了Tesla 更多更大的空间去发挥它在市场上的领先优势
据估计Tesla Autopilot 的总行驶里程数已经突破了20亿英里
它突破第一个10亿英里时大概花了4年多的时间
第二个10亿英里大约只用掉一年
未来车子越卖越多这速度还会快速的增加
有这么多真实世界的路况数据供Tesla 培养半自动/全自动驾驶
后面的人会越来越难以追赶
这个只是先行者优势的其中一个例子
当然也会有人不认同这篇文章的说法,就等10年以后回过头来看吧
让时间来验证
2008年的iphone效能 VS 2008年的PC/NB效能 差很多吧某M的推文之前请先想清楚吧2008年也有不少手机效能比当时iphone好 根本就不是靠效能 是重新定义触控体验 而Tesla则是重新定义能源管理
2008年苹果把电脑放进手机 这句话是你说的啊 当时HTC黑莓机当时效能也够用 但重新定义电容触控是Apple啊!你自己推文完全无知啊Iphone 是把电脑弄成跟手机一样大小,才干掉智障手机以上这句话是谁的推文?
苹果不降是因为客观上手机并不没很贵啊i11也才24K一个月薪水,跟小米差一万而已特斯拉最早卖500万跟一般平价车差五倍,要存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