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问题] 汽车的机械结构专利?

楼主: saitou68201 (漂泊不定)   2018-12-27 14:36:13
※ 引述《shengfu1023 (阿夫拉)》之铭言:
: 我不是工科出身的,只是一位键盘车迷,让我用键盘的角度与你分享。
: 先说结论:要有一台好车,要做不做而已。
: 机械的结构,台湾一定可以做出来,只是需要多少时间跟金钱?往前半个世纪,欧洲的各
: 家车厂很多都是比赛出来的,需要研发出新的东西才有办法打败别人,增加自己品牌的价
: 值。问题来了!纳智捷有什么品牌价值?身为马粉,马在利曼24小时耐力赛拿下冠军,有
看了一下,这篇文真的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典范
我也不是工科出身,但我自己做学术研究,我也有朋友在做IC设计,可以跟你简单分享一
下我个人的心得
基本上你现在看到的所有底盘机械结构、引擎、变速箱,甚至是其他工业设计,这些东西
都是“成果”,但是内行的人都知道,如果你要做一样东西,成果不是重点,重点在过程
。如果你不是业内人士或当事人,你不会知道过程。包括设计者是怎么想的、设计者这样
设计的用意是什么、为什么某个地方会有一个看似很怪异的设计...甚至是这些东西为什么
要用某个材质
没有设计图、没有设计者的想法,你就算拿到一个底盘,一颗引擎,你也只有成果
按你的意思,差不多就是...“现代工业这么强,怎么可能无法逆向工程”?
当然是可以的,但这有几个问题
其一是你没有设计图、没有规格,你就没办法很快的弄懂设计的细节,举例来说,可能某
个组件的开口是0.3mm,但你只有成品没有规格,所以你要仿制之前得先花时间细部测量每
一个部件,这里开口0.3,那里开口0.5的差异是什么?如果不照做会不会怎样?强度或耐用
度会有影响吗?或是效果会比较差?
你全部都不知道,所以你得一个一个测
就算你测完了之后,逆向工程还是需要摸索的时间,可能还是要几年跑不掉;因为逆向工
程还是要花时间弄懂除了规格以外更多设计上的问题,不是说只要看到一个底盘就知道所
有设计干什么用的
会觉得看到就知道,可以懂的人,这已经不是文组理组的差异,而是把知识看太低的问题
除此之外,逆向工程还是有个大问题
你也许花了3年时间跟大量成本逆向成功Toyota的TNGA底盘,要达到量产水平可能还要花点
时间;但是在这过程里面你最终的结果只不过模仿了一个Toyota好几年前就弄出来的东西
套句我朋友他们在业界讲的话,就是你永远落在那些被你逆向的人后面
而且逆向工程有很多细节问题,例如工程结构或是工业设计,很多东西都有专利,你要嘛
得想办法绕过专利,弄出一个长得未必很像,但功能类似或是更强的东西;要嘛就是想办
法自己弄个新的...干你如果有这个能力,那何必逆向人家的东西?
但我们毕竟不是中国,没办法搞个芯片...我是说底盘回来,然后把Motorola...啊,又失
言了,我是说Toyota的商标磨掉,就说这是我们自己设计的正L一号。这太蠢,骗不过别人
,大概也会被原厂告到飞天,光是赔钱或是制裁你都吃不完兜著走
那你说好吧,逆向这么麻烦,那我自己搞自行开发总可以吧?
基本上这是没什么意义的事情,特别是以Luxgen来说。自行开发底盘、引擎、变速箱这些
关键要件都非常非常烧钱。我是没查到要弄出一颗引擎跟底盘要烧多少成本的资料,但是
以Toyota为例,他们一年投资在研发上的成本是1.05万亿日圆...所以我们时常在靠腰裕隆
集团拿了政府补助的100亿台币没在做事,殊不知这些钱烧下去,在人家连研发上的零头都
不到
而且全球汽车市场已经大致定型的情况下,就算你自己烧钱弄出引擎、变速箱、底盘好了
,很难想像这些东西能进军欧美获得庞大市场,成本很难回收。而且我讲夸张一点的,裕
隆集团大概在烧出这些东西之前就倒了。很多人拿韩国现代来比,我觉得不能比的原因是
,韩国政府对于现代汽车给的支持和补助的程度,裕隆集团大概也望尘莫及
这些地方都还先不谈人才问题,光是研发成本跟投资回报,算一算我要是裕隆集团,我也
不会想要自行开发整套东西。这些东西开发用讲的很简单,但你考虑到投资报酬率、市场
接受度跟成本之间的关联性,正常人根本不会选择这样做
对于小市场的品牌来说,其实最合理的出路就是买别人的技术,然后组自己的车子
世界上一堆车厂都是这样搞的,上到超跑,下到国民车都是,像Pagani的超跑,引擎根本
不是自己开发的,他们是买奔驰AMG的引擎回来装,但你也没看过乡民嘴Pagani怎么不自己
弄一颗V12引擎出来量产不是?
再说,像中国一堆车厂都是买技术或逆向工程来的,根本没有什么自己开发的东西,一堆
车款都是逆向三菱的4G63引擎,或是直接买颗授权的4G63装进去...反正他们就走便宜路线
,不懂车的人哪管你什么4G63是超旧的引擎,反正有台车能开就好了
所以严格来说,你也不能说盐董买技术回来拼装车子的决定不合理...问题是出在他买的技
术是有问题的,跑去买三小东风的引擎...要不就是贪便宜,要不就是合作契约上的问题,
不知道。但总之,我虽然不喜欢盐董跟裕隆集团,但你也不能说他的决定不合理就是了
当然,讲这么多,我只是要说很多东西根本不是什么你要做不做,不是做不到的问题,这
种把事情化约得太简单的说法是没有意义的,现代工业非常精密、复杂,你光是要抄都有
很多问题得弄懂
最后,跟大家分享个关于逆向工程的小故事,我在书上看来的,跟我本业的研究有关
19世纪的时候,欧洲人在火炮上开发了很多新技术,其中包括一种设计是一颗校准螺丝,
可以透过转动来微调炮口的高低,对于火炮弹道的精细调整很有帮助;因为当你的射击距
离越远的时候,炮口高度或角度差一点点,弹著点就会差异很大。但这种东西其实在旧型
火炮上是没有的,因为旧型火炮射程没那么远,不需要,或者说因为知识水平不够,还没
有办法考虑这些问题
会出现这样的设计,你可以说是由于欧洲人在数学、空气力学、弹道学上面的研究花了很
多心思、时间,得到的成果
看在中国人眼里,他们只觉得“干拎老师,这火炮好猛,我也要弄一个”
然而当时在跟欧洲人打仗,欧洲人不可能卖你这些东西回来打自己,那怎么办呢?
中国人也不是白痴,买不到成品,他们就去打捞欧洲沉船上的火砲,捞回来做逆向工程。
他们就是标准的看着成品,然后照做,你说中国能不能仿制成功呢?
答案是可以的,但是有个小问题。因为中国人捞上来的那些火炮沉在水里,有些零件生锈
了或扭曲了,所以转不动,碰巧就是上面我讲的那个校准螺丝。但中国人不知道这东西到
底干什么用的,只知道这在欧洲强大而且精准的火炮上有,应该是有用的东西,但他们不
知道那个东西应该是要能转动的,或是应该要怎么转。所以他们就照做,但是做出一个长
得一样,可是不能转的校准螺丝
不过故事看到这边,聪明的你就应该知道,如果那个东西的功用是要用来微调炮口弹道的
,你不能转有什么意义?
讲白一点,就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当然,故事的结尾是,为什么这件事情会被知道呢?
就是因为后来欧洲人攻进了中国的兵工厂,在产线上发现了这些火炮,发现中国人原来在
逆向自己的技术,而且逆向得有模有样,看起来大概有8分像
但偏偏就是差了那一两分,事情就完全不一样了。嘻嘻
后来发现这件事情的欧洲人觉得很齁糗,所以就写进去记录里面,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史学
家会知道有这么一回事的原因
小故事跟大家分享,这故事是我从Tonio Andrade的书上看来的
千万不要以为逆向工程很好做,当时全中国的菁英知识分子,没一个人看得懂欧洲人的火
炮为什么跟中国人的外观可以一样,可是威力跟精准度差这么多。真正懂知识、懂科技史
的人,会跟你说逆向工程其实
很‧不‧简‧单
: 传奇的转子引擎,更不用提其他厂家的各种历史传奇故事了,纳智捷...有什么?
: 扯远了,专利,其实就是各种know how,一样的麦花臣悬吊,各厂家的长的都不一样,没
: 有那些know how做出来的就是你说的不协调的车,找水野来也是为了解决这问题。
: 其实最快的就是买别人家的东西,这也没有什么不好,现在各企业都在联合或是互相交流
: 技术(ex.新的牛魔王、86)像是alfa romeo 更是直接使用法拉利的引擎跟技术。
: 然后更好的参考还有现代,跟裕隆差不多时间创立,他也是我刚刚提到没有品牌价值的厂
: 家,人家选择的是好好的做车,并且努力增加品牌价值,各种电影电视剧赞助,各种比赛
: ,甚至挖角别家的工程师。
: 所以说纳智捷,我觉得严董愿意创立打造台湾品牌我觉得是很棒的企业家,不过都选择要
: 做了,就不能好好的做吗?人家现代已经看不到车尾灯了,我们还在中国大陆0销售,这
: 跟考试0分一样,你不小心多写对一题都不可以,不想弄也没呀人会怪纳牌,把其他的代
: 理权放出来让有心想做的人去经营就好
: ※ 引述《greendani (请小声一点)》之铭言:
: : 前几天看到汽车节目某个车媒
: : 再讨论纳牌的发展和其他车厂的车款设计差别
: : 纳牌刚出来的时候车款是用前卫的电子配备当作卖点
: : 但是引擎和底盘等机械结构都是到处去全世界买别人的设计
: : 所以车子看起来很不错 可是开起来就是有一点怪 不协调
: : 再加上电子配备当卖点的部分其他车厂也都做得比纳牌好
: : 前几年 找了水野大师来帮忙改善及设计纳牌的车款
: : 听说水野大师 现在设计一款 模组化的 水野底盘
: : 引擎的部分 缸外要改成缸内
: : 以上是我看车媒评论的
: : 我疑问是 机械结构的设计 台湾真的没办法做出来吗?
: : 底盘 悬吊的结构设计 不是都只有那几款?
: : 为什么纳牌不使用? 譬如:多连杆 双A臂之类的
: : 是因为专利吗? 专利的话每一间车厂也都有在使用不是吗?
: : 引擎 变速箱的部分 台湾也许程度还真的跟不上吧?
: : 最近看的日剧 下町火箭 也把两部都看完了
: : 梦想 真的不是用嘴巴说的而已
: : 裕隆 真的没有想要把纳牌做好的话
: : 还是赶快把其他的代理权放手吧
: : 好想买OPEL ASTRA...
作者: dcoog7880 (给猫)   2018-12-27 14:47:00
中国最新的1.5t 基本都自己的技术了
作者: Fate0108 (鑫仔)   2018-12-27 14:49:00
好文 推
作者: ohhandsome (好难噢)   2018-12-27 14:54:00
好文推 文组以为键盘敲一敲就可以避开专利了严董的确在做人方面不受欢迎 但不可否认的是他破釜沈舟一心想为台湾的汽车制造开出一条路
作者: hondasho (本田)   2018-12-27 15:17:00
文组模范生XD
作者: MunezSu (Munez)   2018-12-27 15:20:00
作者: arcross (阿插)   2018-12-27 15:24:00
太理性了 一定是假文组
作者: YJM1106 (YM)   2018-12-27 15:32:00
你说的就是垃圾君学造车的故事吧
作者: eric19850629 (翔.Eric)   2018-12-27 15:34:00
推分析
作者: Tieylea (A.T.C.G)   2018-12-27 15:49:00
逆向工程也很吃自己的工业实力 这种所费不赀而且未必会成功的过程 通常是军工武器才会愿意不计代价硬搞(转头看对岸)有些门槛太高的东西 自己实力不够给你抄也抄不出来 看对岸的WS发动机搞成这个德行就是了
作者: as23305747 (BBQ)   2018-12-27 17:42:00
好文推而且纳智捷也有自己研发引擎
作者: finaleWL (Got to move on)   2018-12-27 18:21:00
好文推推
作者: tacos (~( ̄灬 ̄)~~(_灬_)~)   2018-12-27 18:36:00
谢谢你安慰我在Design House做的其中一样工作
作者: mhmichelle   2018-12-27 19:41:00
作者: jenikl (你应得的)   2018-12-27 19:46:00
这个故事很有趣,谢谢
作者: mexilo (慢半拍)   2018-12-27 23:30:00
作者: SMOOTH5528 (允)   2018-12-28 01:02:00
优文推荐
作者: tony51501 (x-ray)   2018-12-28 10:35:00
长知识
作者: s0991192568 (竹取飞翔)   2018-12-28 14:17: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