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标题:为降低老年人事故,日本新车“Safety Car Support”安全认证制度介绍
连结:https://tinyurl.com/y7a42b5g
来源:Car Stuff
内文:
相信许多有在关注日本汽车市场动态的人,应该会注意到近一年来许多车厂在广宣操作上
推出了一个称之为“セーフティ・サポートカー(サポカー)”(英文:Safety Support
Car)的认证,而且还依照总类不同分成 Safety Support Car 与 Safety Support Car
S 二种,那么这个认证到底是怎么来的呢?
其实这个是由日本政府经济产业省所主导推行,有鉴于日本已经成为高龄化社会,老年人
行驶在路上所发生的交通事故越来越多,为了降低事故发生以及让车厂能够快速普及主动
式安全配备,只要拥有油门误踩抑制系统、自动煞车等安全配备,就能够获得此一认证。
因此 Safety Support Car 认证可以说是政府与车厂之间合作推广的一项措施,也等同于
政府机关认可这辆车的安全性。对于车厂来说有了这一个“认证”对于推销自家车款也更
有说服消费者的点。
最基础的 Safety Support Car 认证,是只要车辆拥有自动煞停就能获得;而 Safety S
upport Car S 则是针对老年人,不仅要有“自动煞停系统”,而且还必须要有“油门误
踩抑制系统”等才能够取得认证,而 Safety Support Car S 依照“自动煞停功能”的多
寡区分成三种版本,分别是 Basic、Basic+ 与 Wide 三种,其中 Basic 是“低速自动煞
停(时速30km 以下)”以及“油门误踩抑制系统”、Basic + 是“自动煞停”以及“油
门误踩抑制系统”、最后 Wide 版本则是“自动煞停(附侦测行人)”、“油门误踩抑制
系统”、“更先进的大灯切换系统”与“车道偏离警告”。
因此可以说,Safety Support Car 认证的推出也是让日本各家车厂在近几年内,无论是
轻自动车或是乘用车等都大量普及主动安全系统的功臣,由于误踩煞车或油门踏板并发生
事故的状况在日本社会一直以来都是非常严重的问题,因此采用先进安全技术如自动刹车
等,就可以有效降低事故。截至2015年,日本国内乘用车制造商自动刹车的新车装载率为
45.5%,而如今三年过去了,新车搭载上述配备的比例已经超过六成之多,对于推广0事
故社会的日本政府来说无非是个强心针。
以日本车厂来说, Toyota/Lexus 目前就推出了 Toyota Safety Sense C/Toyota Safety
Sense P 与次世代Toyota Safety Sense 系统,Nissan 则是推出 系统,Honda 则是 Ho
nda Sensing,Mazda 称做 I-ACTIVSENSE,Subaru 则是 EyeSight,Suzuki 则是没有统
一名称,Daihatsu 则是称为 Smart Assist Ⅱ、Mitsubishi 则是 e-Assist 等,虽然名
称有所差异,但基本上系统都含有主动煞停、车道偏移警告、油门误踩抑制系统、AHB 远
近光灯切换系统等。
对于台湾市场来说,日本政府推动这项政策立意是好的,由其台湾与日本不仅也面临到“
高龄化社会”的状况,而且马路上“三宝”发生事故的机会非常多,甚至比起日本地区还
来的严重许多。虽然说近年来台湾市场消费者购车意识逐渐从原本的“华而不实”的配备
为主,进化到以“安全配备”为优先考量,进口车部分已经做到与母厂同样完整的主动安
全系统,但国产车基于成本与市场规模的考量,安全配备规模还仅停留在基本的六安全气
囊与 ESP ,或许台湾政府也能考虑推行这项“认证”制度,同时广邀国产车厂一同来参
与,进而提升整体用车环境,达到“零事故”的愿景!
目前所有车厂也针对自家的主被动安全系统,推出了专属网页供消费者查询,以下是八大
车厂所设计的 Safety Support Car 网站与车型一栏表:
1.Toyota :Toyota Safety Support Car
2.Nissan:Nissan Safety Support Car
3.Honda:Honda Safety Support Car
4.Mazda:Mazda Safety Support Car
5.Subaru: Subaru Safety Support Car
6.Mitsubishi:Mitsubishi Safety Support Car
7.Daihatsu:Daihatsu Safety Support Car
8.Suzuki:Suzuki Safety Support Car
心得:
台湾到了今年才强致ESP而已,要有这种东西,起码5-7年吧,喔喔不对,可能要等某人弄
出一套ADAS系统的那天,还是说可能会强制标配AR透视底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