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连结:https://goo.gl/366f1L
原文内容:国道警察遭拖板车撞击身亡,警车的安全问题再度浮上台面,警政署承诺2019
年将全面提升警车安全,将朝4颗以上安全气囊的车款采购。
其实警车的安全性已非首次讨论,曾有一名刚毕业的年轻警察以警车押解嫌犯时,被嫌犯
从后座刺杀身亡,让警政署重新思考如何增强警车安全。
● 2008年 一名通缉犯从后座刺死驾驶员警
时间倒转到2008年11月9日,台北市中山警分局大直派出所郑姓员警在北安路查获通缉犯
戴伟华,回报派出所请求支援,员警赖智彦开警车前往协助,戴男被押解坐到后座,由赖
独自载回派出所,郑则在后方骑乘警用机车跟随。
未料车子刚抵达派出所,戴男突然拿出预藏的水果刀,朝前座的赖员猛刺十多刀,当场赖
伤重昏迷在驾驶座上,跟在后方的郑员见状,掏出警枪打破左后车窗,双方一度对峙,最
后派出所小队长持球棒敲破玻璃,将戴拖到车外制伏。
赖员伤重殉职,从警还不到一年,赖的姊姊和女友也是警察,家属悲痛不已,戴则依杀人
罪被法院判处无期徒刑定谳。
● 痛定思痛:搜身、上铐、双人押送…还多了“安全防护罩”
警方检讨事故原因,除了一开始未对戴嫌搜身、上铐等疏失,并加强特考班员警训练,也
三令五申解送人犯绝对要双警以上的人力,时任台北市长郝龙斌则要求外勤警每人都要配
发一手铐。
由于赖员是开车时被后座的嫌犯刺杀,让警政署重新研究警车内部是否安全性不足?当时
召集警界内外勤人员研议,并参考各国警车内装设备及蒐集资料,多次会商研讨后,将“
安全防护罩”的装置,加装在全台警车内部,隔离前座和后座,并在2011年全面纳入警车
必备配件之一。
● 罩得住:毒鸳鸯装吐 伺机夺枪夺车失败
安全防护罩的功效如何?桃园一对曾姓男子和陈姓女子因毒品案被逮捕,两人双手被反铐
在背后,却不断佯装呕吐,跟他们一起坐在后座的员警给陈女塑胶袋装呕吐物,未料陈女
竟将塑胶袋趁机套在员警头上,曾男则将趁隙夺下警枪,幸好机警的员警早一步先将弹匣
解落。
曾男没察觉夺到空枪,将枪口指向正在开车的林姓警员喝斥“我开枪囉”,2人还试图爬
到驾驶座夺车,不断踹著驾驶座后方的安全防护罩,试图爬到驾驶座,林见情况紧急,紧
急停车后,掏出警枪,一发击伤陈女的左小腿,并与后座的同事合力制伏曾男。
警界人士分析,若当时没有安全防护罩,嫌犯爬到驾驶座,即便没有成功夺车,但恐怕会
严重影响开车的员警,造成车祸发生,后果不堪设想。
● 缺点:冷气吹不到后面、难支援后座、紧急逃生不便
虽然警车内的防护罩让员警在押解嫌犯时较为安心,但有基层警察认为,若员警在后座与
嫌犯发生争执,前座员警因防护罩遮挡,可能无法立即支援。
此外,若发生车祸,前座驾驶无法打开门,若要从后座逃生,也会因防护罩阻挡难行,加
上夏天又闷热,冷气因防护罩吹不到后座,让坐在后座的员警汗流浃背。
警政署则指出 ,安全防护罩是可拆卸式的配备,可视状况机警拆卸,例如发生车祸,前
座车门打不开,可以从前座拆掉防护罩,爬到后方,而且平时巡逻时不需装设,也可避免
巡逻时闷热,但押解人犯时必须立即安装,不能再让刺杀员警的憾事发生。
心得/说明:
反正就是加两颗气球,然后继续用撞测不公开的车辆作为警备车,政府采购明明可以省下
这么多的税金成本,为什么不能提供给员警更高标准的警备车?台湾没有一套令人信服的
撞测,岛国的居民注定只能在买影音送车辆的梦幻泡影中自High。
*转录新闻/情报,必须附上原文及网址连结及心得或意见30字(不含标点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