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留下的问号比惊叹号多─Thunder Power

楼主: recloud (无敌小翰翰)   2017-08-11 10:54:32
原文连结:
http://feature.u-car.com.tw/article/38522/%E7%95%99%E4%B8%8B%E7%9A%84%E5%95%8F%E8%99%9F%E6%AF%94%E9%A9%9A%E5%98%86%E8%99%9F%E5%A4%9A%E2%94%80%E6%88%91%E6%89%80%E7%9C%8B%E5%88%B0%E7%9A%84%E3%80%8C%E8%87%BA%E7%81%A3%E4%B9%8B%E5%85%89%E3%80%8D%E9%9B%BB%E5%8B%95%E8%BB%8A%E5%93%81%E7%89%8CThunder%20Power
原文内容:
高英凯 撰文 谢天祐摄影
时间回到2015年法兰克福车展前夕,欧洲媒体传出来自台湾的电动车品牌Thunder Power
,将在车展举行品牌首演与发表电动车作品。至今仍印象深刻,第一时间听闻竟然有新创
台湾电动车品牌要进军法兰克福车展!这对身为台湾汽车媒体的U-CAR,当然是值得同感
高兴的事情。
也因此,当时前往法兰克福车展采访的编辑团队,特别前往Thunder Power展区,带来台
湾汽车媒体最早的影音专访报导。以当时Thunder Power于车展现场所对外宣示的进度,
是2017年开始试产,2018年开始量产,并在5年之内达到10万辆生产规模。不只以当时的
环境,即便在现今,年产10万辆电动车都是极为可观的生产规模。
2年过去了,Thunder Power于2017年8月份首度回台湾发表,先行于8月2日于台北市信义
区举办造势活动,接着于8月8日正式举行品牌发表会,宣布Thunder Power品牌量产车型
展开预售,而对于相关进程则有所更新,2018年展开量产版车型实际上路,并预估2019年
能量产上市交付给消费者。
我们真心期望并祝福,作为品牌创始者为台湾人的Thunder Power,能够如期地量产问世
,加入成为全球电动车坛的最新成员。
不过,作为汽车媒体,必须老实地说,就这此次Thunder Power在台湾所举办的发表活动
与媒体试乘体验,笔者心中所“留下的问号,是比惊叹号来得多”,因为,跟以往汽车厂
所举行的新能源车前导体验相比,Thunder Power在许多关键环节的资讯呈现与体验,真
的跟以往的经验相距甚远。
其实,就媒体而言,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在每场记者会,尽可能吸收汇整各项讯息,提供
正确详实的资讯给读者,并对读者负责。我们也能理解,Thunder Power此次展示的车款
,仍属于概念车阶段的作品,距离量产阶段仍有一段距离,因此,若有许多设计未臻齐备
仍属合理。
但即使如此,既然Thunder Power所强调的品牌竞争力,最核心的根源,来自具备跟电动
车业界一较高低的竞争优势,包括加速性能(0-100km/h 3.1秒)、极速性能 (时速240公里
)、最大巡航里程(NEDC欧规油耗测试650公里)、模组化底盘与轻量化科技(铝合金、超高
钢材与碳纤维复合材质运用)等等。
但很遗憾地,这些资讯作为汽车媒体的U-CAR,在这次的Thunder Power品牌发表会与体验
活动中,我们可以说,除了阐述品牌设计方向与数据层面的简报投影资料,以及以时速不
到20公里约10秒钟就完成的“试乘”体验之外,我们几乎没有任何具体的收获。以按照表
订计划来看,再不到2年就要把量产车交付给首批车主的品牌,这次品牌体验确实有相当
大的失落感,也觉得相当可惜
那回过头来说,若我们能建议Thunder Power,在未来的发表会或体验活动,U-CAR期待能
看到与体验到什么呢?
首先,Thunder Power应清楚且具体地,展现品牌技术能力,以及供应链体系。
回到文前,以当前车坛技术力的演进,包括模组化底盘、轻量化复合材质、电力驱动模组
、电控系统与电池组设计等专业领域,诸家竞逐新世代能源车的量产车厂,以及背后提供
整合供应链的零配件大厂,也各自建立相关技术与设计特点,甚至各车厂之间也存有系统
,共用供应链或背后为同一零配件大厂支援的关系,毕竟,汽车产业是相当庞大复杂的体
系,现实环境,几乎不存在一家车厂就能全揽所有零组件研发与生产制造,某种意义上,
大家通通都是“组装车”。
也因此,在车厂各项创新科技的展示,不仅是概念车,即使到准量产车与量产车等不同阶
段,车辆系统若拆解开来,也都有产业内不同协力厂商与系统供应商的影子,而这些在底
盘模具展示、传动系统模组、机电控制系统与电池组展示,都是车厂跟媒体正面呈现与沟
通的重点议题。
接着,就一位汽车编辑,毕竟不属于汽车研发工程端,也非汽车供应产业内的一员,因此
,对于汽车工程系统的着墨,难免有所侷限性。但是,汽车编辑最熟悉的就是与车辆实际
互动,也就是车辆的实驾体验,这也是编辑得以“正确且完整”评估系统成熟度的关键指
标。白话点,就让汽车媒体干正事,好好开车!
即使是概念车或原型车阶段,透过实际测试,也能感受到动力系统能否达到原厂宣称的性
能指标,包括加速表现与最大巡航里程等等,当然,以电动车采用电动马达通电就能瞬间
拉高转速的动力传输特性,要让电动马达驱动到轮胎打滑并非难事。
但我认为电动车迈向量产车的最关键之一,不再于最大动力输出的表现,反而是如何最佳
化的控制动力输出,毕竟你买电动车绝对不是只拿来测0-100、0-400或0-1000加速,而是
像正常车辆的操控与行驶,这时候,如何在确保动态稳定、可操控性与安全性,绝对是谈
高性能之前必须面对。
毕竟,对于每款能上路的车,肯定要先有操控安全,才能来谈操控乐趣。
虽然,在此时机点,我们留下的问号,确实比惊叹号还多。
但我们真的很期待,即将于2017年法兰克福车展发表全新Coupé轿跑概念车的Thunder
Power,能带来更多的惊叹号,U-CAR也更有机会更深入了解Thunder Power的竞争力,也
期许在不久的未来,就也实际彻底体验Thunder Power电动车的机会。
心得/说明:
连U-CAR 小编都如此谨慎的发文了,网友们还是小心为上
先预祝大家大吉大利囉~
作者: MSEstar (Rock)   2017-08-11 11:05:00
台湾人马屁文化能做出什么好东西...人家国外在做工程 及格是基本需求, 完美是自我要求台湾人在工程 及格是自我要求是超高标准... 这种态度能做出什么好东西来... 别说不爱国货, 身为台湾企业主的主管不要只会报喜不报忧... 还以为不报忧它就会自己不见Thunder Power...还不就是如此只是做个及格货就拿出来大肆宣传, 问号比惊叹号多 还不就是因为只报喜不报忧, 大家根本看不出坏在哪. 他们怎么会自己哪里不好 哪里需要改进...
作者: alcloth (吕布)   2017-08-11 11:47:00
我觉得是跟大陆一起搞的吸金诈骗这种新创诈骗层出不穷啊 什么都有
作者: yuehxian (弦来无事)   2017-08-11 12:36:00
那个创办人背景通说是金融业出身...
作者: awayaway (away)   2017-08-11 12:44:00
当初被赴予厚望可以潜舰国造电池厂商那间也GG,国内的厂商...
作者: teardropbox (只想一个人静一静)   2017-08-11 15:09:00
小心被吉 这家会吉人
作者: moongloaming (成田陈永仁)   2017-08-12 01:11:00
外观超丑...
作者: LUDWIN (暑假已经过完了)   2017-08-12 09:59:00
先讲求政府补助,再讲求做得出东西,最后才是东西能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