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情报] 第一代"真正"全自动驾驶车造价高达30至40

楼主: driftingjong (长空浪子雁)   2017-08-10 06:43:11
键盘产业观察家又来了
Ciswww大在本则推文中提到固态光达 相信很多版友有看没有懂
本文就来科普一下Solid-state Lidar这个自动驾驶的新希望
1.什么是固态光达?
固态光达其实就是立基于光子电路上的微相位阵列
所谓光子电路 即是在积体电路中以光通道取代导线 以光子取代电子
实现光讯号芯片的技术
与传统电子电路相比 有着传输速度快 产热低的优点
而微相位阵列 即是微型发射器集成 以控制相位差的方式 控制相长干涉实际发生的位置
达到实质上的扫描效果
2.固态光达的优缺点?
与传统光学阵列相比 固态光达的优点有:
A. 尺寸缩小 微阵列可以以芯片等级存在 不再需要巨大圆柱体立在车顶上
B. 扫描升级 速度上,固态光达的速度取决于使用的光电子元件频率,估计在MHz
(每秒百万次)以上;精度上,以目前的信号控制(电压信号为多),uRad
(约10^-3度)量级还算乐观
C. 扫描可变性 可透过相位控制达到短时间内对特定区域进行高频率扫描,而对其他区域
进行稀疏扫描
不过正如Scape大提到,固态光达也非完美,目前可知的缺点有:
A. 扫描角度小 此乃次级与三级干涉带的存在导致
如果大家还记得高中干涉公式的话 干涉带的位置由光栅隙宽度与讯号
源波长决定 以目前的光子电路技术 理论值约莫接近100度 实际成品
约50度 此缺点需要仰赖增加扫描器数量弥补
B. 精度要求 由于干涉本身的物理限制 阵列单元尺寸不能大于半个波长 目前使用的
工作波长约1微米左右 意即在相同条件下 阵列单元尺寸不得超过500
奈米;另外,在光导腔部分材料厚度有时只有数个原子厚,这些都挑战
人类的加工精度
C. 容忍功率低 由于光导腔尺寸微小,所以无法忍受过大的功率;然而,这会使得目前
使用的TOF(Time-of-flight)测距技术优点的丧失。除了以多次扫描或
连续波调制增加信噪比解决发射端之外,接收端也因为功率低而不能
采用大面积sensor否则背景光噪将信噪比过低。必须说明的是,目前
固态光达的技术还无法实现扫描时同步接收信号。因此接收端还有这么
一个大问题待解决。(这也就是Scape大在推文所提到的)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固态光达仍然有这么多问题,但仍然是未来最可能量产的选项
最有力的证据,莫过于连传统光达的霸主Velodyne实际上是采用固态混合技术这一点上了
然而,究竟什么时候才能得到真正的突破,也只能静待时间来证明了
谨以此文,献给所有愿意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版友
谢谢收看~
作者: Scape (non)   2017-08-10 07:24:00
推专业详细解说!
作者: KAOGUY0617 (电波组阿宅)   2017-08-10 07:38:00
为什么没办法同时接收呀?
作者: mein (天冷了)   2017-08-10 08:24:00
推详细解说
作者: YJM1106 (YM)   2017-08-10 08:30:00
我知道了,跟神盾系统一样嘛
作者: gingiby (gingiby)   2017-08-10 08:59:00
推 虽然看不太懂XD
作者: JeanSijhih ((渡余))   2017-08-10 09:13:00
好专业
作者: chewie (北极熊)   2017-08-10 09:22:00
推详细
作者: lqr84060 ( )   2017-08-10 11:37:00
作者: neutrino (十年一梦)   2017-08-10 12:01:00
这个专业!
作者: artiller (砲仔)   2017-08-10 12:14:00
https://goo.gl/Cj4jGJVelodyne将会在近期发表售价在100镁的固态光达
作者: BlackCoal (居士隐埋偏仕)   2017-08-10 12:36:00
看完了,但是可以说中文吗,都看不懂
作者: atron (How)   2017-08-10 13:12:00
作者: ASKA (The 羊男)   2017-08-10 13:24:00
我还记得10年前的电脑书还在写固态硬盘超~级~贵~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